复旦在职金融MBA 2024届校级优秀毕业生:余超、刘兴燕、曾诗晓——踏浪而来,乘兴而归|FMBA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024-07-12 09:25 浏览量: 1568

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

全球步入信息时代的今天

有人在时代更迭流转下踌躇不前

也有人迎着奔涌澎湃的浪潮

以变,应万变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

如何创造职业生涯的更多可能

复旦大学在职金融MBA 2024届校级优秀毕业生

余超、刘兴燕、曾诗晓用行动证明

勇气为帆,信念领航,方能乘风破浪

Part1.「勇气为帆」的余超

余超

FMBA PT+ 2024届

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

职位:自主创业

获得荣誉: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从互联网到金融

从产品经理到自主创业

余超始终坚信: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在时代沉浮中,成为自己的桨

理性,是对抗不确定性的最佳武器。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我们拥有了更便捷的信息接收方式,也有了更多探索世界的可能性,拥有八年互联网产品经理履历的余超深以为然。

2015年,余超已经在谢菲尔德大学获得信息管理硕士学位。回国后的余超便投身互联网行业,这一待就是八年。本科、硕士甚至工作阶段都待在同一领域的余超开始有了焦虑,“我们这个行业,好像总在焦虑35岁是不是要去送外卖、开滴滴”,他笑着自我调侃道。

为了看到更多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余超决定通过深造获得全局视野,重新出发。“从学科视野看,金融业的学习能够帮助我快速建立对各行业的认知;从现实视角出发,要想更好地提高个人与企业投资决策科学性,金融学的落地性反而更强。”基于对目标的拆解与分析,复旦国金FMBA PT+项目成为余超的首选。

图:在光华楼前的大草坪留下毕业瞬间

两年的学习与沉淀,余超发现,在复旦的收获远不止于此。《公司金融与治理》《财务会计》和《比较中国金融体系》等一系列课程,帮助余超建立了系统的金融认知体系,他回忆道:“钱军院长的《比较中国金融体系》这门课,抽丝剥茧地对比、分析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股票二级市场、房地产和债券市场情况,对我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启发”。

金融、计算机和互联网等多领域的知识积累,也让余超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金融科技》《金融行业的区块链应用》等跨领域课程,全面的行业案例分析和理论解读给当时负责的AI产品的余超带来了启发。

对余超来说,每一次挑战都是机会。不论是加入复旦国金FMBA PT+项目,还是丢掉光环勇敢创业,他的每一步决策,都是在理性权衡后的勇敢突破。余超用“不给自己设限”来总结过往经验,更是感叹道,“处在发展迭代的进程中,只有勇敢迈出未知的那一步,才会迎来转机”。

前进道路上的点点繁星

在旁人眼中,余超总是淡定从容地应对一切,但只有他知道,未知终点的人生道路上难免也有彷徨时分。而家人和志同道合的伙伴,是陪伴余超在黑暗中前行的点点繁星,消融了他的恐惧与不安。

谈到去年升级成为新手奶爸,余超脸上露出腼腆又幸福的笑容。女儿的诞生带给他和另一半许多幸福的瞬间,“第一次给她换尿布、她的第一次翻身和第一次剪头发......每个第一次印象都非常深刻,除了开心,也真诚地感受到伴侣的不容易。”家人无条件地爱,支撑着他在前进道路上不断攀登。

人生海海,得遇挚友,不觉途远。非科班出身的余超在来到FMBA PT+前也曾有过担心,但幸运的是遇到了这群团结且志同道合的伙伴们。

图:在新生户外拓展活动中与同学们一起劳作

在LIVE课程中,一道“上市公司财报研究”的指定命题让没有任何财务基础的余超犯了难,“当时我们课程小组集体决定每星期开两到三次讨论会,如果我有拿不准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课程老师也会每周亲自指导”,在各方协作下,余超最终啃下了这个硬骨头,“现在回过头来看也蛮不可思议的,我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事情,老师和小组同学给了我许多帮助。”

图:余超参与伦敦海外学习模块

在伦敦海外学习期间,与大家重回过去生活过的城市,余超感慨良多。同学们一同领略伦敦风光,聆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解读全球经济,到伦敦证交所、谷歌和彭博社等企业实地参访,仿佛是两个时空的握手交汇,“感觉和大家的感情羁绊更深了”。

直到现在,余超还会和小伙伴们组队一起骑行、夜跑,那些放声欢笑的时光未曾随着毕业褪色,而这份真挚的友谊也将一直延续。

Part2.「信念启航」的刘兴燕

刘兴燕

FMBA PT+ 2024届

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

职位:上海东方证券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班级职务及获得荣誉:副班长;学业三等奖学金;金融等专业技能证书;人力资源三级证书

金融业是我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行业

希望如沃伦·巴菲特一样

能在94岁的高龄仍能保持投资的热爱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刘兴燕来到复旦国金FMBA PT+项目的初衷很简单:拓宽职业道路,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2016年,非金融科班出身的刘兴燕进入东方证券创投公司,从业期间她发现,要想突破职业生涯的上限,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事情的转机很快到来。当时,东方证券创投在探索投贷联动、REITs、量化产品等第二增长曲线业务,刘兴燕在了解业务创新过程中发现,零散、被动的金融知识获取显然难以满足她的需要。

对于跃跃欲试要在金融行业闯出一番天地的刘兴燕来说,系统性学习、提升个人学历几乎是立即提上了日程。考虑到中国金融体系的独特性和行业全球化趋势,刘兴燕希望能够将二者结合,“深耕中国金融实业,同时又积极与国际接轨的复旦国金FMBA PT+项目成为我的不二之选”。

图:复旦国金校友会活动

两年的学习生涯,复旦国金FMBA PT+给刘兴燕带来的增益很明显。除了能够最大程度地汲取有利职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外,课程、讲座中教授学者们传授的专业知识和前沿观点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刘兴燕回忆道:“印象最深刻的还有高华声教授的《公司金融与治理》,不仅课堂内容结合行业案例、旁征博引,课下作业的布置也有巧思”,高华声教授的课堂作业,要求必须将要点浓缩在100字以内,十分锻炼学生体系建立与框架建构的能力;在个人管理能力培养上,项目特色的LIVE课程、LITE课程和其他的小组项目也让她的沟通表达、任务分解和团队协作等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尽管忙碌,但刘兴燕却觉得在复旦国金FMBA PT+的时光充实且快乐,她坚信,每一寸的微小进步,都将在未来看到巨大收益,“日拱一卒无尽有,功不唐捐终入海”。

良师益友,是生命中的“小确幸”

在FMBA PT+的学习期间,刘兴燕不仅汲取了自己需要的知识,也收获了珍贵的同窗情分。作为热情洋溢的超级E人,刘兴燕提前向往届学姐杨柳了解班委的工作职责,提交了班委的申请书,“我的想法很简单,和班委小伙伴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向上的环境,与同学们一起创造美好的值得留恋的校园时光。”

作为班级副班长,她需要管理班费收支、配合组织节日聚会和各类联合活动,琐碎的班级事务并未消磨刘兴燕为同学付出的热情。伦敦海外课程期间,刘兴燕与其他班委成员计划在全员到齐的第一天举办聚会。然而,提前预定的餐厅在活动前一天被取消,彼时的刘兴燕还在离伦敦7小时车程的湖区,她快速重新挑选场地,在异国条件下多番协调成功,最终同学们共同度过了愉快的一晚。

图:刘兴燕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的合影

谈到毕业时最想说的话,刘兴燕感慨道:“唯有感恩”。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她收到学院老师和同学的很多帮助,学习之余,刘兴燕还在项目中发展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兴趣搭子,“我们现在还会一起约音乐剧、羽毛球和看电影等等”。良师益友,让刘兴燕始终满怀感激与感恩。

图:共乘巴士,在伦敦学习之旅中体验英式下午茶

七月微风带来绚烂的夏花,我们相信,毕业不是刘兴燕旅程的终点,而她是奔赴下一场热烈的起点。

Part3.「乘风破浪」的曾诗晓

曾诗晓

FMBA PT+ 2024届

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

就职于:上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班级职务及获得荣誉:学业三等奖学金

生而悦己,而非困于他人

纯粹地忠于自己所热爱

是曾诗晓不变的信仰

在基金运营深耕的8年

是她座右铭的注脚

来到复旦国金FMBA PT+项目亦如是

在人生的轨道里寻找旷野

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毕业,曾诗晓顺理成章地迈入了金融业的大门。在一家体系完备的大型基金公司完成职业生涯的初期历练后,她逐渐明确了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扎根基金运营,向“成为经验丰富的业务专家型人才”目标进发。

怀着希望与憧憬,曾诗晓来到了一家处于规模拓张阶段的中型基金管理公司,“可能在别人看来,我还挺能折腾的”,她说道。随着业务实践的深入,曾诗晓深知,随着基金运营系统的升级迭代,未来,机械重复式的基金运营工作将会被逐渐取代,而只有了解最新行业动态、提高专业认知水平和培育管理才能,才能建立自身在金融领域的竞争力,站稳脚跟。

图:曾诗晓与泛团团的毕业合影

在两位同业,并且也曾就读复旦国金FMBA的同学推荐下,曾诗晓决定重新投入母校怀抱,成为了FMBA PT+项目大家庭中的一员。丰富的课程体系、贴近实际的课程内容十分契合曾诗晓的期待。

她举例王永钦教授主讲的《宏观经济学I-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没有照本宣科的无趣,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国际经济局势与国家间政策。除了重温金融学相关知识,面对近乎陌生的课程,曾诗晓也总是感到痛并快乐着,“比如《野蛮人与妖精-社会发展、科技和保险的澎湃进化》《艺术品投资》等课程,都是我本科没有学过,工作时更没有接触过的内容。但是真正投身和沉浸时,我发现不仅在内容上开阔了我的眼界,这种开放包容的学习心态也渗透到了我的工作中。”

因此,当任职公司进行数智化转型,开发及上线各种智能运营管理系统时,曾诗晓赶忙把握机遇,接受挑战,最终担任双报表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刚领到任务的曾诗晓十分兴奋,立即着手开始行业调研,与同业沟通传统基金运营可优化路径,敲定供应商,并梳理、整合各个项目,“现在这个系统已经上线并平稳运行一年了,在别人搭好的框架里做一个执行者,和自己去构建一套框架,感觉是不一样的。”

不论是在职场上敢于创新,还是加入复旦国金在职金融MBA充实自我,在这个看似一成不变的人生轨道上,曾诗晓始终张开着双臂,享受路过旷野的风。

图:在复旦校园的各个角落里留下毕业照片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曾诗晓用“明媚与汗水共存”来形容这段难能可贵的校园时光,“既有良师益友陪伴,也有自己的辛勤付出”。

提及印象最深的一门课,她思考了许久,笑着回答到:“还得是《统计与决策》”。编程基础薄弱的曾诗晓,刚开始面临回归模型、数据分析和理论讨论这套“组合拳”时十分手足无措。自学编程知识、重温课件内容的每个日子仍历历在目,遇到棘手的问题,曾诗晓也一一记录下来,一并请教老师,与同学交流。

为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复旦国金FMBA PT+的LIVE课程会鼓励同学们自行组队、讨论选题。曾诗晓所在的“小分队”就非常多元化,分别从事债券、风控、人力、一级市场和基金运营的几个人凑到一起,有着奇妙地化学反应。

“大家合作得很愉快,每次大家都各自认领好个人分工,课程作业汇报成果也不错......”时光匆匆,在复旦国金FMBA PT+项目,曾诗晓只觉得重拾了学生时代的简单纯粹,在繁杂之中回归赤子之心。

图:生活中的曾诗晓

图:工作中的曾诗晓

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曾诗晓还完成了家庭中的身份转变。从怀孕到成为新手妈妈,她经历了严重的孕反和两次流感,同时还要面对工作日夜轮班的需要和课业压力。同学们给了她许多关切。

作为一个典型的INTP,曾诗晓并不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当我们问到她是如何规划自己连轴转的生活时,她坦言:“突如其来的变化才是生活常态,说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肯定不现实,大家都在各任务线中艰难前行,秉持着计划赶不上变化的原则,P人的心态是:活在当下,把握现在,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在复旦国金FMBA PT+的旅程已然结束,但曾诗晓的轨道列车还在不断向前,那便祝愿她“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历史车轮滚滚不息,时代浪潮汹涌而来

余超、刘兴燕、曾诗晓正是踏浪前行、激流勇进

才能在风浪之中享受晴空万里时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