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宽虎:AI发展将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的优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24-08-05 15:57 浏览量: 1902

题记:2024年6月16日下午,北大国发院朗润·格政第186期在承泽园举行。本次论坛由北大国发院、劳动经济学会人工智能与灵活就业专委会、岭鹏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本文根据上海大学副教授、上海交大中国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岭鹏产业与创新研究院院长向宽虎的发言整理。

今天我从人工智能对设备更新的需求角度,分析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可能发生的变化。我们的研究使用的是“周薪薪”平台数据。

AI发展对制造业的影响

在供给侧,AI对制造业可能带来深远的影响,比如引发生产组织结构的变化,劳动需求、技能结构的变化,效率和国内外竞争格局的变化等。

在需求侧,AI技术一旦被应用就会对终端产品提出新要求,这些要求会实时反应到制造业上。从宏观方面看,AI的发展会引发3C行业的需求变化,这会对其他制造业,比如3C的上游环节带来影响。此外,AI不仅能改变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还能引发制成品需求量及结构的变化。以智能手机为例,AI技术运用、手机操作系统的升级、手机APP一些新功能的实现等,都对手机的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

纵观智能手机的整个产业链,我国在很多环节都具备传统优势。在上游,除了芯片制造,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全产业链优势,而且优势非常明显。中游和下游集中了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我国优势更加明显,特别是在下游的整机组装环节。苹果设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每一家工厂都是几十万人的规模,中国的优势从这个方面也可见一斑。

LIMP指数与制造业景气程度变化

由于我国在制造业很多环节具有明显优势,AI技术在终端产品上的运用会对中国国内制造业订单量产生影响,进而反映在劳动力需求上,特别是制造业中的零工需求受到的影响会体现在LIMP指数(制造业景气先行指数)上。LIMP指数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联合岭鹏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利用“周薪薪”蓝领招聘平台的制造业灵活用工大数据构建的指数化产品,‌旨在先行地反映出宏观经济的变化。‌

LIMP指数是利用3C行业里招聘订单的信息来做的指数,它同时利用了招聘的工价(时薪)信息,以及每个订单对应的面试人数,相当于从价格和数量构建出同比指数。该指数以50为分界点,高于50意味着与去年月度同期相比,今年的状况更好的。

LIMP指数能够反映出制造业景气程度的变化。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AI里找到一些线索。

图1 LIMP指数

图1是一段时期内LIMP指数的基本变化情况。可以看出,疫情放开后,从2023年1月开始,经济出现比较明显的复苏,LIMP指数上扬,这种态势一直持续到2023年8月,LIMP指数开始回落。2023年年末这一指数降至40左右。今年前两个月LIMP指数再度拉高,到5月又出现回落。LIMP指数总体态势是2023年下半年至今明显复苏,今年以来总体比较乐观。

图2 招聘工价

从图2可以看出,在2020年1月-2024年5月这段时间内,招聘工价自2023年8月起回到正常,2024年2-5月的情况“极乐观”,在剔除低基数的影响后,总体情况仍比较乐观。

图3 招聘数量

然而从图3招聘数量情况看,自2023年6月达到峰值后至今,相关数值一直在“正常”范围附近波动,且伴随着低基数效应的影响。该数值在2023年全年和今年的前几个月,并没有呈现出太过明显的复苏趋势。

蓝领招聘数据反映的结构性变化

招聘工价和招聘数量的数据表现为何出现差异?

从贸易、制造业PMI等一些数据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让人乐观。在贸易(以美元计价)方面,5月出口同比增长7.6%,累计同比增长2.7%;进口同比增长1.8%,累计同比增长2.9%。今年3-5月的制造业PMI在过去12个月中总体较高;非制造业PMI也是连续处于扩张区间。

从LIMP指数看,工价走势趋于乐观。因为在3C行业,最新一轮的AI技术应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更新设备的需求。

如果单纯由激增的产品订单驱动,招聘环节应该“量价齐升”,但实际情况是,招聘数量指数表现“平平无奇”。在我看来,这里面可能蕴藏劳动供需的结构性变化,集中在外出务工人群的就业选择上。

通过调研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2023年以后,在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这两个选项中,农民工更倾向于在老家附近的地方就近就业。与此同时,在服务业和制造业中,有些原先属于制造业的劳动者转行去了服务业岗位。这样的情况与非制造业和制造业PMI增长的现象能够吻合。

图4 百度指数关键词搜索趋势

图4是百度指数中关于AI的词条热度。可以看出2023年10月份来,AI的热度比以前高了好几倍。2024年开始,AI的热度更是节节攀升。

相比词条的热度,AI对国内传统制造业的影响,仍是平平无奇的状态,至少到目前仍未体现出来。从月度招聘数量看,2024年的情况和前几年相比处于历史较低水平。2021年开始,整个制造业的在职规模持续下降,“周薪薪”平台活跃会员的数量也在持续下降。所谓活跃会员,指的是从外地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打工,且有面试记录的人群。这部分人的数量在减少,有可能是有些选择了在老家附近就近择业,不再奔赴千里之外的长珠三角地区。因此,长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供给减少,虽然用工需求没有明显上涨,但因为劳动力供给也下降,工价仍然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

图5

观察“招聘大户”(月均招工规模在所有企业中排名前五的企业)近期招聘量的变化,我们发现,2023年以来,这些大户的招工比例明显下降。

总结

综上所述,AI技术对全球3C行业需求的影响很快就会显现。尽管如此,关于AI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我们仍需保持谨慎乐观。

第一,工价上涨并不意味着订单量上涨。正如前文所分析,工价上涨可能由劳动供需结构变化所导致,包括:非制造业行业明显复苏,带动劳动需求上涨,推升整体工价;长珠三角地区劳动供给的结构性减少,流动人口选择就近就业;出口大户和用工大户的招聘量减少等。

第二,AI的热度和LIMP指数走势不吻合。原因有几个方面,从上游看,芯片制造环节的前沿不在中国;从下游看,组装环节是劳动力需求最多的环节,对就业的影响也比较大,但现在下游行业“出海”趋势明显。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国内大厂出海在越南建厂,最近一两年建厂的节奏明显加快。这种全球需求增加与国内份额下降的叠加效应,令我国的用工规模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没有出现明显上升。

第三,关于AI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制造业劳动需求长期增长仍然乏力,对此我们需保持谨慎乐观。从更长期的角度看,制造业出海被越来越多的人看作是未来的长期趋势,外加中国和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靠制成品出口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在未来或许会越来越难。未来我国的就业或将更倚重服务业来拉动。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北大国发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