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活动 | 清华五道口技术转移硕士项目2024级学生参访清华校友企业活动回顾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2024-11-23 10:56 浏览量: 4191
 智能总结

11月,清华五道口技术转移硕士项目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参访活动,带领同学们走进清华校友创办的企业,了解探索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

11月,清华五道口技术转移硕士项目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参访活动,带领同学们走进清华校友创办的企业,了解探索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这些“清华力量”不仅在技术创新上走在行业前列,更是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访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去观察和学习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案例,从而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第一站:走进华控智加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制造

11月1日下午,技术转移硕士2024级学生前往北京华控智加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如何基于机器声纹,帮助工业企业最大限度提高设备的生产力。

华控智加副总经理李飞首先介绍了公司背景、核心技术、技术定位及发展路线。华控智加依托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技术积累,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推出了基于机器声纹和运行大数据分析的设备健康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助力工业企业安全、高效生产。

交流过程中,大多数同学第一次了解到工业设备的“听音问诊”系统,华控智加搭建的工业设备健康监测平台,实现对工业设备超早期故障检测与智能运维,并在实际应用中提前识别出了多起重大事故,为客户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

图为交流现场

随后,李飞结合产品体系以及在电力、煤矿行业的应用案例,展示了华控智加的商业模式、市场空间以及融资进程。

第二站:走进松延动力

Noetix Robotics

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创新

结束对华控智加的参访,同学们前往松延动力Noetix Robotics。

松延动力致力于通用人工智能本体、机器人仿生以及具身操作系统等多个方向的研发,核心创始团队来自于清华大学、中科院等多所知名院校。

松延动力创始人兼CEO张世璞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公司的背景和核心产品,工程师详细讲解了机器人背后的技术原理、产品特点、应用场景等,并展示了机器人产品上下楼梯、上下斜坡、抗冲击等性能,不少同学也是第一次亲身和人形机器人进行互动。

而随后见到的仿生人形机器人Hobbs,则展示了全球企业的多模态高仿生人脸技术,Hobbs的人脸自由度高、交互延时低,具有超高自由度,能够进行沉浸式交互,并且可以模仿人类面部表情,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交流环节,张世璞就机器人公司的商业模式、数据的隐私安全、具身智能未来面临的挑战与机会等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交流。

第三站:走进无问芯穹

Infinigence AI

大模型时代的算力创新

11月15日下午,技术转移硕士项目的部分师生及校友走进世界领先的AI基础设施企业无问芯穹(Infinigence AI)。

无问芯穹致力于成为大模型时代的首选算力运营商,通过“多元异构、软硬协同”的核心技术,构建了“MxN”AI基础设施新范式,解决了多种大模型算法在多元芯片上的协同部署难题。

交流会上,无问芯穹异构云平台的一站式AI平台产品负责人张殿炎以“释放无穹算力,让AGI触手可及”为主题,详细介绍了无问芯穹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使命与愿景、核心团队、行业痛点等情况,并分享了无问芯穹如何通过PaaS算力平台和MaaS模型服务平台实现技术突破,为下游应用型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算力服务和模型支持。

图为张殿炎分享

交流环节上,无问芯穹研发负责人吴保东、战略运营总监刘佳祺与师生们就算力技术细节、行业趋势以及商业模式等多个领域深入交流。此次面对面的交流,令参访师生加深了对AI基础设施领域的理解,也从无问芯穹的技术实践路径中获得了许多启发。

清华校友企业系列参访活动,为技术转移硕士项目学生搭建了解行业前沿、开拓创新视野的宝贵平台。在展现“清华力量”的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热情,加深对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领域的前瞻性思考,启发同学们将科技创新与金融实践探索的可能性。

参访心得

陈新义

技术转移硕士2023级学生

作为投行人,我们除了提供融资上市服务,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进行战略规划和资源配置。在参访无问芯穹公司后,我深受启发。在国外高端AI芯片供给受限下,公司致力于解决国内算力不足、算力服务标准化的问题,实现模型与算力的垂直打通,成为大模型时代首选的“算力运营商”,公司是基于问题的需求而构建商业模式的典范。

郭子维

技术转移硕士2024级学生

参访华控智加和松延动力两家公司,让我深刻感受到清华系科技创新的强大潜力。华控智加通过时间序列大模型结合机器声纹检测,创新性地实现了对大型机器设备的实时“听诊”。这一技术不仅大幅减少了传统人工运维的误差和成本,还有效提高了设备运行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远影响。

而松延动力则专注于智能机器人领域,其虚拟与现实交互映射的训练方案令人印象深刻。通过现场演示,我们见证了消费级双足机器人在识别障碍和人类指令跟随方面的高效表现,展现了智能技术在生活场景中的无限可能。这次参访让我意识到,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创新实践是推动清华系企业不断突破的关键动力。

贺骁武

科技成果转化奖学金首期班学生

算力是推动本轮生成式AI浪潮的底层燃料,更是中美科技博弈的主战场之一。无问芯穹致力于解决异构国产算力芯片的适配问题,助力大模型快速落地。通过本次交流讨论,我对当前算力市场格局和商业模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期待未来能与无问芯穹开展研究协作,为推进智算产业健康蓬勃发展贡献技转力量。

陈坚妮

技术转移硕士2024级学生

参访无问,我感受到其技术创新背后的深远意义。通过“多元异构、软硬协同”的“MxN”AI基础设施,无问实现了模型与芯片的高效协同,不仅优化了算力资源的使用效率,更从技术源头赋能供应链和客户群体,推动AI技术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普及与应用。这种能力体现的不只是技术突破,更是对未来智能社会建设的深刻洞察。我觉得,无问所倡导的不只是工具的升级,而是AI普惠化的理念。

通过千卡规模异构混训平台和灵活GPU配置等创新,其技术让不同规模的企业都能参与智能化变革。这让我认识到,AI技术不仅是效率和性能的竞争,更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和发展公平的实现路径。无问用技术诠释了“降本增效”的真正内涵,同时启发我思考如何通过科技实现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清华五道口技术转移硕士项目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