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 MBA未来产业移动课堂比亚迪学习之旅:走向全球与战略投资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
2025-01-10 13:48 浏览量: 2051
 智能总结

HKU MBA未来产业移动课堂比亚迪学习之旅:走向全球与战略投资

新能源汽车正在快速普及。

2024年12月26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投行和研究机构的统计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2025年将首次超过燃油汽车,早于国际预测及此前设定的目标,将成历史性转折点。

经管学院亦积极关注新能源发展趋势,带领MBA同学现场学习与深度研讨。

作为港大经管学院深圳校区“未来产业移动课堂比亚迪学习之旅:走向全球与战略投资”的尾声,2024年12月26日,MBA同学们提交课后作业,并在线上学习反思与分享会上交流了心得体会,至此圆满收官。一周前,深圳校区为同学们专程准备了课前阅读资料,在充分的课前案例预习、讨论后,12月19日校区带领同学们现场走进位于深圳坪山区的比亚迪总部,与港大经管学院助理院长、深圳校区主任张炜教授一起,参与试驾、探访展馆、与高管对谈,获取新知,融会贯通,沉浸式学习,于前沿商业浪潮中把握时代脉搏。

打开视野,走向全球

在走访比亚迪总部时,许多同学观察到了一个平时在教室里很难获知的细节:这家公司内部设有祈祷室。

他们立即意识到,这是公司充分尊重多元文化、走向全球的一个缩影。

在抵达比亚迪总部前,课前阅读与讨论环节上,张炜教授引导同学们基于深圳校区提供的相关阅读资料,围绕公司成功要素、未来增长驱动因素、投资等方面提出最想获知的问题,同学们积极讨论并依次发言。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是许多同学关心的重点议题。

有同学说:“我此前去过东南亚,在当地很惊讶地发现比亚迪的车型‘海豚’很受欢迎,原来这家公司在海外发展得如此迅速。”

据比亚迪2024年半年报披露,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遍及全球6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00个城市。

出口是大势所趋。比亚迪2024年11月产销快报显示,当月海外销售新能源乘用车合计30977辆,其中出口28141辆。

“中国崛起正在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变革。”比亚迪集团董事会秘书、 首席投资官李黔先生在师生座谈会上说,包括比亚迪在内,已有5家中国车企进入全球销量前20。

图/李黔先生

带着课前讨论环节提出的核心问题,19日在座谈会上,上述同学询问了比亚迪迅速实现产品出海的关键因素。

李黔先生回应称,公司发展早期有一部分业务是给跨国企业做代工,彼时逐渐积累了全球资源及销售网络,因此当公司向乘用车转型时,能够快速了解当地文化并开拓市场。

一周后,2024年12月26日,“未来产业移动课堂:比亚迪学习之旅线上学习反思与分享会”于晚8点开始。依照张炜教授的指导,同学们自发分成6个小组,选择公司的一个业务板块,从财务、市场、战略、组织、运营等方向出发进行深入分析,提交课程报告,探讨公司未来继续保持增长的成功要素。同学们还需要思考并分享的是本次学习给未来两年个人发展带来的启发。

在线上学习反思与分享会上,2024级MBA同学蔡振威亦提到对比亚迪捕捉新趋势、行动迅速的风格印象深刻。他的感悟是,传统老牌车企面对行业新趋势,会相对保守、犹豫,而新锐企业则保持着敏锐嗅觉,“快鱼吃慢鱼”。此次学习之旅加深了他的思考。

问道产业投资

投资与出海紧密相连。

同学们在课前准备中看到,比亚迪旗下控股子公司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曾于2023年12月完成收购全球最大电子制造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Jabil Inc.的移动电子制造业务,以拓宽比亚迪电子的智能手机零部件业务。

中国市场也有比亚迪投资并购的身影。

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深圳市卓驭科技有限公司在2024年12月5日发生了工商变更,深圳比亚迪创芯材料有限公司入股投资,持股比例为3.9467%。卓驭科技前身为大疆车载业务。

因此在课前阅读与讨论环节,一位来自跨国企业的同学就提出了自己的关注点:他发现身边很多公司在短短三五年间,一家接一家地接受比亚迪投资。他想知道比亚迪做投资的内在逻辑。

在19日的座谈环节,李黔先生表示,目前比亚迪的整体战略投资主要集中在解决短板、解决“卡脖子”问题上,以保障公司供应链安全,服务战略发展。供应链上的被投企业与比亚迪之间是双向赋能的,随着这些企业发展壮大,实力越来越强,亦能够帮助比亚迪在全球竞争中占优。

投资并购的经验分享让同学们获益匪浅。一周后的线上学习反思与分享会上,2023级MBA同学李大鹏提及,他因此查阅了更多资料,该公司的投资布局也开拓了他的思路。

从工程师文化到生态构建

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更迭和发展脉络加深了理解,这是同学们在参加本次未来产业移动课堂后的普遍感受。

在19日的参观中,同学们看到展馆里陈列着远超于新能源车的展品: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子元器件、电池,以及轨道交通“云巴”等。这是因为比亚迪目前业务板块除了新能源汽车,还覆盖了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以及正在拓展的城市轨道交通业务等。

张炜教授的观察是,这类企业精于制造业,自带鲜明的工程师基因,在制造领域亲力亲为,在参访前他已向同学们提出了这一点。张炜教授分析认为,制造业企业建立生态圈是必然趋势,以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企业得以深挖护城河,防止被后来者快速复制,同时拓宽营收渠道,提高抗风险能力。

26日的课后学习反思与分享会上,有同学提到了这点。2024级MBA同学Christian在比亚迪展馆中看到1994年公司成立时以生产二次充电电池起步,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其后逐渐向新能源汽车过渡,至2022年停止燃油汽车整车生产。在此期间,2020年该公司还援产口罩和消毒液,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制造商。

上述发展历程让这位同学领悟到,要尊重技术、坚持长期主义,在此基础上不妨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短期灵活调整,抓住风口,才会有新机会。

比亚迪的企业文化也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据比亚迪相关人士介绍,公司内部以技术为导向,风格较为包容,管理层认为研发过程中难免犯错,对此容忍度很高,重点关注改进的速度、效率和个人悟性,因此产品能够实现快速迭代。

从阅读课前资料、提出关注点,到现场试驾、参观展馆、高管座谈,课后以小组形式提交课程报告并分享感悟,一气呵成、融会贯通,同学们参加“HKU MBA未来产业移动课堂”此行受益良多。正如港大经管学院助理院长、深圳校区主任张炜教授在课后分享环节所言,从产品导向到生态导向,不仅是企业发展的一种脉络,在个人身上也同样适用——把自己作为产品,要进入更大的生态圈,关注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合作,以生态的思维去超越单纯产品的竞争,“这种充满想象力、充满人类情感的链接弥足珍贵,恰恰是AI不能完成的”。

本次港大经管学院深圳校区“未来产业移动课堂比亚迪学习之旅:走向全球与战略投资”特别鸣谢2024级MBA同学、比亚迪投资处投资总监陈鼎豪。

图/左一为李黔先生,左二为张炜教授

关于长期主义与坚持,我想分享一个更为详尽的案例:早在千禧年之初,比亚迪已提出了“电池保护芯片”的策略并成立芯片公司,到2008年公司收购了相关资产,此后十余年间不断迭代,终于实现了特定器件的国产化。

—陈鼎豪,比亚迪投资处投资总监

我的感悟归纳为纵向积累与横向链接。纵向积累是指一个产品在爆发前要历经多年积淀,才能在行业风口期抓住机遇;横向链接则是要发展在各行各业拓展的能力。对我而言,意味着在深耕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在更大的视野里寻求链接,产生新的化学反应。

— 王帅,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高级产品经理

比亚迪学习之旅让我收获良多,启发了我对未来的思考:要坚持长期主义,看清形势和趋势,然后找准自己的相对优势,在夯实基本面的同时,坚持做自己有优势、难而正确的事。

—卢焯中,深圳永信瑞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非常开心可以参与本次BYD学习之旅,关于个人发展方面,这次学习给我的启发是,在行业迭代来临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抓住机遇进行新的布局,开拓思路去把握未来的增长,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

—邝馨瑜,壳牌(珠海)润滑油有限公司 原材料计划经理

教授简介

张炜

香港大学经管学院管理实践教授、助理院长,深圳校区主任

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博士

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健康政策博士

张教授曾任药明康德首席战略官,招商局健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CEO,曾在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担任外部董事。他还有着丰富的创业孵化和产业投资经验,参与创建和孵化了多家科技公司。张教授的研究聚焦战略创新,新兴市场战略,医疗组织与激励,生命科技创新等,曾执教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创建了医疗产业研究中心,并在北京大学创建了商学院健康产业方向。他也曾作为主讲教授参与哈佛商学院,伦敦商学院,IMD,INSEAD 等多家高管教育课程,也作为战略顾问服务多家全球公司。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HKUMBA港大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