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双碳目标下转型金融是突破口,未来30年绿色低碳投资需求将达487万亿 | DAFI观点

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
2025-01-31 11:22 浏览量: 2173
 智能总结

马骏:双碳目标下转型金融是突破口,未来30年绿色低碳投资需求将达487万亿 | DAFI观点

马骏

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

在全球气候变化议题持续升温的背景下,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近日,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在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举办的“新金融全球领航计划(第二期)”的课程《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与企业ESG提升》中分享观点:

“当下全球最大的共识就是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双碳目标,既是国内经济转型的内生动力,又是增强国际影响力、实现大国担当的使命必达。”

马骏在人民银行工作期间,曾牵头起草了我国第一份绿色金融指导意见和绿色债券标准。在梳理绿色金融框架时,马骏介绍:“构成绿色金融的四大支柱包括界定标准、信息披露、激励机制、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分别从绿色金融是什么、做什么、谁来做和如何做四个问题切入,构成了绿色金融的总框架。”

马骏指出,中国要实现双碳目标,转型金融是突破口。根据马骏团队的研究,传统的绿色金融更多注重纯绿经济活动项目,该经济活动约占中国GDP的10%,转型经济活动的规模远超过纯绿经济活动规模。然而,在当前绿色金融框架下,对可转型的经济活动(即高碳向低碳转型经济活动)尚得不到充分的金融支持。这不仅仅是国内的面临的挑战,更是全球的共性问题。

对此,参考《G20转型金融框架》金融框架,马骏提出了如下建议:

(1)推出国家级转型金融界定标准;

(2)支持鼓励“两高一剩”转型经济活动贷款;

(3)扩大碳减排工具对转型金融业务的支持范围;

(4)将转型金融纳入绿色银行评价机制;

(5)鼓励地方和银行建立碳账户体系;

(6)鼓励地方和银行推出“转型规划编制模板”并开展相关培训;

(7)要求银行建立转型金融业务流程,注重建立合格主体和项目的准入标准。”

马骏指出,根据绿金委课题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碳中和背景下,依照《绿色产业目录》口径测算,我国未来30年的绿色低碳投资累计需求将达到487万亿人民币(按2018年不变价计),市场前景广阔。

关于EE

高层管理教育(Executive Education,简称 EE)依托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自身在金融研究与教育领域的高端资源优势,整合全球教育资源,针对企业不同需求定制培训方案、并推出面向中高层管理者的金融类和管理类公开课程,为社会各界培养高质量的金融经济人才与管理者,赋能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项目致力于探讨国际先进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最优结合之道,打造新兴金融领域最具价值的终身学习平台。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上财滴水湖高金DAFI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