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湾联动,再谱创新创业新篇 | 2025大湾区创新创业论坛隆重举行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025-02-03 18:02 浏览量: 2376
 智能总结

1月18日下午,第三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大湾区创新创业论坛在产教融合基地(深圳)隆重举行,论坛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及企业界嘉宾,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回归、科技向善的社会责任,以及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的未来趋势等议题,与会者深入交流、碰撞思想,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业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无论在以深圳为代表的粤港澳,还是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创

业的热潮澎湃不息。1月18日下午,第三届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大湾区创新创业论坛在产教融合基地(深圳)隆重举行,论坛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及企业界嘉宾,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家精神的回归、科技向善的社会责任,以及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技术的未来趋势等议题,与会者深入交流、碰撞思想,为未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动力。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处副处长、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王征,浙江大学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浙江大学科技园董事长褚如辉,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谢小云,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许翾,管理学院发展委员会主席朱原,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文腾,院长助理王小毅,水滴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鹏,顺丰科技首席市场官唐恺以及浙江大学历届校友、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历届校友、老师们、同学们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浙江大学MBA教育中心主任杜健主持。

论坛回顾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处副处长、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王征在论坛上致辞,并感谢各界对学校及管理学院发展的支持。他回顾了浙江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在产教融合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不懈探索,尤其是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评价体系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多项关键指标位居前列。他表示,当前全球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科技与人才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支撑,浙江大学始终以国家战略为导向,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此次在深圳成立的产教融合基地,必将为人才培养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为促进创新创业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许翾在致辞中表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建院四十余载,始终秉承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商学教育新路径。2024年,学院推出了“学科交叉BEST战略”,推动多个领域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她指出,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枢纽,今天举办的第三届大湾区创新创业论坛,以及见证大湾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和浙大科技园珠三角科创资源对接中心的揭牌,标志着学院在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学院将继续发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大湾区的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学科交叉与产业智库建设,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大湾区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

左起:顺丰科技CMO唐恺,天虹数科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数字官郑蔓,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小毅,浙大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浙大科技园董事长褚如辉,金蝶精一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乐志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大湾区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将促成教育与产业资源的对接共享,通过联合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合作,有力推动大湾区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

浙大科技园珠三角科创资源对接中心揭牌仪式

浙大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浙大科技园董事长褚如辉(右)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小毅(左)

作为践行有组织科技成果转化的浙大科技园,成立珠三角科创资源对接中心,将汇聚各方面智慧与资源,为大湾区的创新创业注入新动力。

主题演讲

谢小云院长以“致敬企业家精神”为主题,回顾了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发展轨迹,尤其是自1988年在深圳起步的办学“创业”历程,并详细阐述了学院如何紧跟时代变迁和国家战略需求,在不同阶段不断探索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他强调,当下全球商学教育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围绕“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服务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等关键问题,学院提出了“学科交叉BEST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旨在培养兼具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卓越人才。他还特别指出,企业家精神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强调它在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创新中的关键作用。他呼吁全社会尊重并保护企业家精神,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提供持续动力。在主题演讲的最后,谢院长引用了袁庚先生蕴含深远企业家精神的名言“向前走,莫回头”,并将这句话赠送给管理学院及在场的每一位校友,激励大家勇敢前行、不断开创未来。他期望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水滴科技创始人兼 CEO、2015 级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培养的酒店及旅游管理博士校友沈鹏,发表了以 “科技向善,用科技助推普惠保障的创新实践” 为题的演讲。他分享了以“用科技助力广大人民群众有保可医,保障亿万家庭”的创业初心与“水滴筹”的创业历程,以及水滴公司在科技向善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此外,沈鹏分享了他对商业本质和企业家精神的理解,认为商业本质是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通过利他从而利己。企业家精神是对创业机会的不懈追求,不局限于当前能控制的资源。最后他以“以前的科技创业更像冲浪,现在的科技创业更像登山”,指出如今创业更需对事业的热爱、持续奋斗的精神和科技持续赋能业务的能力。

顺丰科技CMO唐恺分享了顺丰在大模型领域的实践成果,阐述了大模型应用的两大方向:一是如“低垂的果实”般易于落地的应用,企业能够迅速实施并优化;二是需要更多资源与方法探索的深层应用。他详细介绍了顺丰自主研发的“丰语”和“丰知”两大模型及其应用场景。“丰语”聚焦内部大语言模型应用,“丰知”则是行业首个物流决策大模型,并向全行业开放。唐恺指出,B端应用大模型在实际推广中面临幻觉生成、专业性不足、黑盒操作及深度应用欠缺等挑战。顺丰通过“大小模型结合”的策略,有效克服了这些问题,实现了专业性与实用性的平衡。最后,他总结了顺丰大模型应用的成果,期待与各界携手,进一步挖掘大模型在多领域的潜力,共同推动行业智能化的全面发展。

论坛最后圆桌环节,浙大控股集团副总经理、浙大科技园董事长褚如辉,金沙江联合资本管理合伙人周奇,华润微集成电路事业群党委副书记及副总经理、2020级浙江大学MBA创客班校友罗先才,澄一科技总经理、2020级浙江大学企业家学者项目校友任勇,围绕“科技转化在大湾区的机遇与挑战”,就科技转化、政策获取、企业出海、产教融合等问题展开对话,各抒己见。圆桌论坛由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小毅教授主持。

罗先才认为,大湾区作为电子整机产业聚集地,集成电路使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但在芯片制造技术方面,大湾区与长三角等地相比仍有差距。他强调,科研成果转化应以需求为导向,这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所在。但在实际操作中,需高度警惕伪需求,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此外,政府的支持与引导资金也不可或缺。

任勇从制造业角度出发,以在油烟机领域的创新为切入点,阐述了如何通过精准洞察用户需求、科学识别技术可靠性、精心优化工程方案以及合理规划营销路径,成功实现产品的商业化落地。他特别强调,制造业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无论是商业洞察,还是商业思考,抑或是用户洞察、对技术的判断,都不能脱离市场。

周奇从投资角度分析了当前创业生态面临的挑战,如 IPO 数量和融资额的双双下降,并购市场的尚不成熟等问题。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从宏观的角度,他建议在投资方向上以投国家支持的,且是“卡脖子”的领域。他提出,在投资决策时,除了关注技术本身的先进性,更应着重考量团队的运营能力、技术的成熟度以及企业的融资能力。

褚如辉介绍了浙大科技园在成果转化方面的创新探索,尤其是建立概念验证中心这一重要举措。通过对创业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诊断,一方面鼓励更多的师生勇敢投身创业浪潮,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创业的成功率。此外,他还分享了浙大科技园通过构建庞大的科创服务网络,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支持,进而降低创业成本的成功经验。

云程发轫,万里可期。在大湾区这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土地上,人才汇聚百川归海,思维碰撞星火燎原,我们相信未来将会创造出更大的辉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也将继续深化在创新创业领域的研究与教育革新,进一步加强与各界的合作与交流,为大湾区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编辑:杨怡

(本文转载自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