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辉新年论坛发言丨创新生态集成服务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25-02-03 18:13 浏览量: 1810
 智能总结

2025年1月11日,第二十六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

2025年1月11日,第二十六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创新驱动:赋能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北京中关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金辉,在论坛上进行了发言并参与主题为“科技自立自强 构建创新生态”的圆桌对话。

如何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怎样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生金”?在创新资源富集的中关村,有这样一家企业,它面向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中的痛点、难点发力,在不断探索中构建起从书架到货架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科研院所、高校师生、青年人才等创新创业主体提供全周期、全栈式、集成式科技服务。如今,这家企业服务创新创业企业数量超15.55万家(次),提供投融资服务总额7600多亿元,落地北京高精尖产业和创新孵化项目5900多个。这家企业就是中关村发展集团。发言中,张金辉分享了中关村发展集团在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助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以“耐心资本”服务科技成果转化

“我们是一家‘村’办企业,主要的工作就是服务中关村的创新发展。我们所做的所有工作,就是帮助科学家把实验室的想法变成知识产权,然后再把它变成企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做到上市,为我们的产业做出贡献。这就是我们所做的工作,可以说我们做了从实验室到产业端发展全链条里面的所有服务,服务源头创新,服务创新主体。”张金辉说。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金种子”,离不开“耐心资本”的陪伴。此次发言中,张金辉带来了中关村发展集团构建耐心资本体系、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新进展——集团在管母子基金55只,总规模557亿元,已累计投资产业项目2700多个,培育上市企业160余家。

张金辉表示,中关村发展集团围绕“中关村资本”品牌,打造了覆盖从天使、创投到并购的各阶段产业投资体系,主动发挥国有资本基石作用,构建以高精尖母基金、金种子基金、S基金为代表的多层次投资服务体系。“这个资本体系能够帮助大家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需要哪个阶段的投资,就可以找到合适的资本。服务科学家是我们最核心的特点,专门为科学家、为新型研发机构、为高校院所做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基金,覆盖了从天使基金到产业化的整个全过程。”张金辉说。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痛点。据介绍,中关村发展集团为了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特色化需求,在科技担保、科技租赁、科技小贷等金融服务基础上,打造出中关村信用交易金融服务平台,推出北京首支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产品,面向专精特新企业推出“主动授信服务产品方案”。

张金辉介绍,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已累计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债权融资服务近8万家(次)、金额超过4000亿元。“中关村大概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都是我们从小企业一路用金融手段扶持长大的。”他说。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成长

“洞察科技趋势,理解转化规律,提早布局、敢于出手,依靠耐心资本服务产业需求。”张金辉说。

截至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打造了脑机产业基金、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等专项基金,围绕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源头,建立“科学家+职业经理人+基金管理人”的新型服务机制,链接产业上下游关键环节,促进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张金辉表示,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专业的科技服务需求,如生物制药领域的研发组装服务、医疗器械企业成长壮大过程中必需的工程化服务等等,这是大家还比较陌生的领域,而这些渗透到各个行业里面的专业服务也正是中关村发展集团科技服务平台的特点。

而中关村科服平台的设立,搭建起了圈层服务体系,弥补北京高精尖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短板。通过“控股战略节点、参股拓展能力、生态联盟开放合作、大数据广泛链接”的思路构建服务生态圈层,不断汇聚整合科技服务资源,以数字化手段赋能专业科技服务。

“集团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材料等领域打造了20余个产业垂直领域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通过这些平台服务企业成长,提升创新转化的整体效能。”张金辉说,今年中关村发展集团还提出了服务“四院(院所、院系、院士、院长)”的发展战略,已服务高校院所40余所、9位院士。

例如,引入2004年诺贝尔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带队研发的成果转化项目Tripod在京落地,未来还将推动在京建设诺奖实验室;服务西安交通大学孙军院士及其核心团队,共同出资设立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公司,已迅速落地转化第一个项目,并将于近期完成首轮亿元融资。

加快建设“世界的中关村”

上世纪80年代,中关村以“电子一条街”闻名于世。如今,经过持续迭代升级,中关村已经发展出了软件园、生命科学园、集成电路设计园、医疗器械园、人工智能园等一批高品质特色园区,打造专业轻资产运营团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令人耳目一新。

“冠以中关村名字的,有明确产业特点的园区都是我们中关村发展集团的子公司。我们大概有22个运营的特色园区,在建的园区还有一些,源源不断的专业科技园区也是我们具体的服务方向。在我们的这些科技园区里面,已经形成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态势。”张金辉说。

张金辉表示,近年来中关村发展集团着力建设产业定位清晰的专业科技园区,以创新型社区承接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态势。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在京运营的特色园区有22个,运营空间21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500余家。

在他看来,中关村不只是北京的中关村,更是中国的中关村,世界的中关村。中关村发展集团通过不断地构建国内和国外的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链接,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我们紧跟国际前沿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在全球创新高地积极布局,在全球布局了21个创新网络节点,累计参设海外基金9支,孵化和投资项目超500个,在京外运营50个创新空间,运营空间288万平方米。同时,也把我们中关村的企业推广链接到全世界。”张金辉说。

此外,张金辉表示,依托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的资源汇聚势能,中关村发展集团有力支撑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加速人才、项目、资本流通,促进优质资源汇聚中关村。

“中关村发展集团自诞生之日起就深耕于中关村,建设和守护着这片创新创业生态。”在张金辉看来,创新驱动发展是一项长期战略,任重而道远。作为创新生态集成服务的实践者,中关村发展集团未来将一如既往地为链接创新源头和产业发展而不懈努力,为北京建立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创新生态体系,以此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双创主体成长,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杨怡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