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琦:临床医生→投资人→技术转移探索者丨吾道青年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2025-02-19 10:59 浏览量: 7243
 智能总结

杨琦:临床医生→投资人→技术转移探索者丨吾道青年

杨琦,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技术转移硕士2023级学生,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新南威尔士大学MBA毕业生,现专注于大健康领域一级市场股权投资。

穿上白大褂:发现临床痛点,向更大的世界探索

硕士毕业后

我成为一名外科医生

每天穿梭于手术室与病房之间

处理复杂病例 守护患者生命

这一过程中

我深刻体会了生命的脆弱与医学的意义

但与此同时

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医院里使用的药物和器械

大多依赖进口

这些技术虽然先进

却让患者承担了昂贵的成本

更让我困惑的是

许多临床痛点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为什么我们自己的药物和器械

在技术上却落后于国外

带着这样的疑问

我决定走出医院

加入500强跨国药企

从医生到企业

我的职业身份发生了转变

而我的视角也随之改变

图为杨琦主持赛诺菲年会

在赛诺菲

我参与设计临床研究

推动治疗指南更新

并将药物引入本土市场

这些年

我亲身见证了全球500强药企

如何推动医疗创新

并学习了企业在医疗领域的

运营和技术转化路径

然而

我的内心依然不满足

我渴望的不仅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更希望推动中国自己的创新产品

让它们能够惠及更多患者

资本的力量:从源头解决医疗创新的痛点

2019年

我来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攻读MBA学位

经济学、公司金融、战略管理

这些课程让我从商业的角度

重新审视医疗行业

在美国伯克利大学

一门湾区创业与风险投资课程中

我进一步认识到

资本在推动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学成归国后

我正式进入医疗投资领域

和团队一起

探索如何用资本赋能医疗创新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

我们试图将资源精准注入到产业关键环节

图为杨琦出席CMAC年会新药BD论坛

在一次次的项目中

我发现了中国医疗领域的核心痛点

许多卡脖子技术被国外垄断

国内科学家虽然拥有先进的科研成果

却因为缺乏商业资源和转化路径

无法让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

同时

医生作为临床需求的提出者、产品的使用者

以及临床试验的执行者

却很少真正参与到医疗创新的过程中

这导致了科学家、医生

以及企业与资本之间的断裂

我意识到

只有加强这四者之间的连接

才能从源头解决中国医疗行业的痛点

这是我的使命

也是我投身医疗投资的初心

让创新技术走出实验室、服务患者、造福社会

清华五道口:明确使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023年

清华五道口技术转移硕士项目

进入了我的视野

“科创+金融”的人才培养体系

让我看到了更清晰的方向

我决定加入这里

将自己的医学背景与投资经验进一步结合

探索技术转移的全流程

图为杨琦在清华五道口2023级新生入学日留影

在清华五道口

我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同学

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

却有着共同的梦想

用金融的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落地

课堂上

老师结合实际案例

深入讲解技术转移的理论与实践

一次关于技术成熟度评估的讨论

让我印象深刻

技术转移并不仅仅是

科学家与企业之间的交易

更是一种资源的高效配置

以及多方之间深度信任的建立过程

这些学习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

我要成为连接科学、临床与商业的桥梁

从源头推动中国医疗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让实验室里的技术真正走向市场

有效解决临床痛点

造福更多患者

从医生到投资人

从临床到技术转移

我的角色在不断变化

但我的初心始终不变

推动中国医疗科技的发展

让更多患者享受到高质量的创新医疗产品

正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所言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在技术转移的道路上

我会继续前行

为中国医疗科技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清华五道口技术转移硕士项目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