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志刚教授:特朗普“对等关税”——对WTO规则的颠覆与全球贸易战的隐忧


陶志刚教授:特朗普“对等关税”——对WTO规则的颠覆与全球贸易战的隐忧
陶志刚
长江商学院战略学及经济学教授
欧洲市场副院长
EMBA项目学术主任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核心在于要求各国对美商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与美国对等,这直接挑战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基石——“最惠国待遇”原则。根据WTO规则,成员国需对所有成员实行统一关税,但特朗普通过双边谈判和单边施压,试图以“逐个击破”的方式重构贸易关系。
例如,美国当前对欧盟汽车征收2.5%的关税,而欧盟对美汽车关税高达10%。特朗普认为这种不对等让美国企业处于劣势,因此提出“你征多少,我征多少”的报复性关税。然而这种政策无视了WTO框架下发展中国家享受差异化待遇的合法性。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为保护本土产业,关税普遍高于美国,若强制对等,其产业可能面临崩溃。
此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
第一,全球供应链重构:美国钢铝关税已迫使企业转移产能,例如汽车制造商可能迁至东南亚以规避双重关税。
第二,通胀与经济衰退风险:彼得森研究所数据显示,2018年钢铝关税导致美国消费者多支付56亿美元成本,而全面贸易战或使全球GDP损失0.8%-1.4%。
第三,多边体系危机:WTO总干事警告,若各国效仿美国单边行动,全球贸易规则将陷入系统性危机。
中美关税差异与非关税壁垒:
现实与博弈焦点
中国加入 WTO 时承诺的关税水平虽高于美国,但开放进程远超多数发展中国家。以 2022 年数据为例,中国对美商品平均关税为 7%,美国对中国则为 3%。具体领域差异显著:制造业 —— 中国对美国产品征收 6% 关税,美国对中国为 3%;农产品 —— 中国对美蔬菜关税达 15%,美国对中国仅 2%。
然而,关税仅是冰山一角。欧洲通过汽车重量标准、农产品质量要求等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美国则指责中国存在类似壁垒,如技术认证和政府采购限制。特朗普的 “对等” 政策不仅瞄准关税,还可能将增值税、劳工标准等纳入博弈范围。
中国的战略空间:
一是,主动降低制造业关税:中国已对部分国家实施更低关税,如 2024 年对东南亚电子产品减税。此举可彰显开放姿态,同时缓解外部压力。
二是,差异化应对美国诉求:特朗普关注“可讲故事”的传统制造业(如哈雷摩托),适当降低其产品关税既可换取政治缓和,又契合其 “重振制造业” 口号。
历史镜鉴与中国的全球化角色重塑
特朗普的政策并非全新创举。1934 年,罗斯福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推动全球关税下降,但其逻辑是 “以合作换开放”,而非单边胁迫。
当前,中国可借鉴历史经验,主动引领全球化议程:
强化区域合作:通过 RCEP 和 “一带一路” 深化与东南亚、欧洲的供应链整合,减少对美依赖。
参与规则制定:在数字贸易、绿色关税等新兴领域提出中国方案,对冲美国单边主义影响。
案例启示:印度近期为缓和特朗普压力,下调了摩托车和威士忌关税。中国亦可选择性地在汽车、能源等领域让步,同时要求美国放宽高科技出口限制,实现利益交换。
注:来自《金融时报》,对比各国与美国关税。其中印度与美国关税差异最为显著,而2022年中国对美国产品平均关税为7%,美国对中国产品平均关税是3%。不过2022年后相关数据更为复杂,这些仅作参考。
以韧性应对不确定性
从目前情况看,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并非完全针对中国,有一定理性思考,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并非一开始就处于极高水平,比如最初加征 10%。但是我们必须清楚,未来若与特朗普谈判,必定是一揽子谈判。鉴于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特朗普的谈判诉求不会局限于贸易,还会涉及南海、台湾、俄乌冲突、以哈冲突等诸多方面。回顾特朗普 1.0 时期,他最初针对的是加拿大和墨西哥,这是因为它们与中国一样,都曾是对美国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不过如今中国已不是对美出口第一的国家,到特朗普 2.0 时期,中国可能降至第二或第三。
注:美国进口来源国占比,墨西哥以15.6%排第一,成为美国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占13.5%降至第二;加拿大占12.6%位列第三,德国和日本分别排第四、第五。我们主要用这些数字信息。
尽管看似特朗普没有将中国作为首要针对目标,但随着中国制造业愈发强大,即便单方面宣布对所有国家实施极低关税,其他国家因忌惮中国制造业实力,可能也不会轻易接受这种 “让利”。所以,即便未来推行对等关税政策,中国企业仍需 “出海”。通过在一些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设厂生产,利用这些国家与美国更为有利的对等贸易关系,以第三方国家为跳板将产品出口到美国,这一策略依然可行。
特朗普的 “对等关税” 本质是零和博弈,但其政策落地仍存变数。例如,对墨西哥、加拿大的关税威胁一度暂缓,显示其 “交易性” 本质。
对中国而言,关键在于:
第一,保持战略定力:不随美方节奏被动应对,而是通过扩大内需和区域合作增强经济韧性;
第二,灵活博弈:在非核心领域(如传统制造业)释放善意,在关键领域(如科技自主)坚定底线;
第三,推动多边共识:联合欧盟、东盟等经济体,维护 WTO 改革进程,抵制单边主义逆流。
全球化不会因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止步,但规则的重塑需要智慧与实力。中国若能以开放促改革,以合作谋共赢,或将在新一轮贸易变局中占据主动。
参考文献:
特朗普 “对等关税” 政策解析
钢铝关税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
非关税壁垒与中美博弈焦点
历史经验与区域合作策略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 05/17 【重磅开启】2026年入学同济经管专业学位招生发布会邀您参加!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