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崛起+“出海”远航,2025中国经济新动能 | 视界·两会观察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等举措,强调实施积极财政与货币政策、扩大内需等推动经济发展。中国经济面临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挑战,如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等,但积极信号显现,政策发力等将改善经济“体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凭人口红利等高速增长,如今虽面临老龄化等挑战,但挑战中蕴含机遇,如房地产行业正迭代更新。面对经济挑战,中国可凭国情与政策优势续写增长奇迹,以创新等为驱动,企业要革新提升竞争力,通过“出海”等应对变化,政府也需转变角色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联问题: 2025年财政政策如何发力?货币政策怎样助力经济发展?如何突破经济面临的挑战?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
今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202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经济议题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稳定房地产市场等措施,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锚定了新的方向。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又如何续写经济增长奇迹?本期“视界”,小管邀请应用经济学系李治国教授,为我们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与关键难题。
李治国
复旦管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产业发展与金融、货币理论与政策、计量经济模型
01压力→曙光,经济“体感”逐步改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成为2025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一。回望2024年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调整有迹可循。
首先,GDP增速与投资增速面临下行压力。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受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偏弱。
再看宏观金融数据中的货币供应量指标。M1(狭义货币)主要由现金和企业的活期存款构成,它能够直观反映商业活动的“冷暖”。M2(广义货币)包括了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的定期存款,是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目标。从历史数据来看,每当经济明显复苏时,M1的增速往往超过M2。但自2024年4月以来,M1的增速出现了持续几个月的同比负增长。
总体来看,中国经济正面临三方面挑战。
第一是周期性挑战。目前我们正受到一个中长期的经济周期的挑战,这主要是由房地产和建筑投资引发的库兹涅茨周期。自从我国自2000年左右进入商品房时代以来,我们第一次进入这个周期的下行阶段。
第二是结构性难题。现在,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但与此同时,一些关键领域却面临着“卡脖子”的困境。更重要的是,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内需不足,我们逐渐意识到,这些现象背后的核心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合理,而收入分配是一个结构性问题,需要长期努力才能逐步解决。
第三是体制性障碍。资源配置效率不够高,市场准入门槛一直是个难题,同时监管职能也存在错位和越位的情况。
传统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和外贸也面临调整压力。
消费方面,“花钱能力取决于持续稳定的挣钱能力”,消费行为更多取决于持久性收入,当然,短期内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也会产生一定效果。
投资方面,房地产被视为经济周期的重要驱动力,房地产市场稳定和房地产投资复苏尚需时间,而目前,地方政府面临的化解债务压力可能对基建和相关投资产生影响,进而波及整体投资水平。
外贸方面,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外部市场的不利影响正在加深,新一轮的保护主义抬头,“特朗普2.0”的冲击可能以更快更猛的方式影响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
虽然2025年经济下行的趋势短期内难以快速扭转,但积极的信号正在显现。除了重点扩大内需,2025年,我国还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包括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
宏观政策的持续发力、内需市场的逐步改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等因素正在共同发挥作用。从政策层面到市场一线,从企业到消费者,经济的“体感”将逐步改善,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尤其是在大语言模型、人形机器人等关键高科技领域,近期的卓越表现正进一步提振企业家信心,并且缩小了“预期差”。
02“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挑战中蕴藏新机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堪称奇迹,这一成就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独特的人口红利。全球化进程推动了出口繁荣和“世界工厂”的崛起,城市化发展则为投资和资本积累提供了广阔空间。这两者在人口红利的催化下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一成就,正是“看得见的手”(政府政策引导)与“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协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常说,消费、投资和出口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三驾马车”,但从根本上讲,人口红利才是中国取得总量经济增长奇迹的核心竞争力。全球化进程为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城市化发展则为投资和资本积累提供了广阔空间,而人口红利则为两者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这种协同作用,使得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高速增长,成为全球瞩目的经济奇迹。
然而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加剧、全球化进程放缓,以及城市病等社会问题逐渐显现。目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超20%,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大城市综合成本居高不下,房价、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让很多人喘不过气,小城市则面临人口净流出,尤其是年轻人的流失。
多重因素作用下,投资效率出现明显反转,如今需要投入6到7块钱的投资,才能增加一块钱的GDP,而2007年之前仅需3到4块钱的投资。此外,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两大突出挑战。
尽管如此,这些挑战中也蕴含着新机遇。换个视角看,“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现存的困难正是孕育新机遇的土壤。通过不断创新、改革与开放,这些挑战可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向更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以房地产行业为例,近年来房地产面临诸多压力,房地产企业本身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也逐渐暴露。如今,留在行业的部分企业和专业人士正在积极调整和应对。一些企业坚持代建模式,走轻资产路线,注重文化底蕴,把地产项目当作作品来打造。整个地产行业正在快速更新迭代,人们对房地产的认知在发生根本性改变。
从消费角度看,买房对很多人来说是一辈子的大事,有时候我们会讨论,食品饮料是快消品,汽车家电是耐消品,那么房子或许可以被称为“辈消品”——需要谨慎对待、慢慢选择。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行业可以放慢节奏,从中寻找新的机会。这些从困境中寻找突破的思路,正是中国经济在挑战中孕育新机遇的生动写照。
03结合国情续写增长奇迹
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海”
面对当前的经济挑战,中国完全可以凭借自身国情和政策优势,续写经济增长奇迹。2015年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和2013年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中国制造2025”目标已基本实现,中国制造业在十年间完成了“迈入制造强国”的阶段性目标。如今,我们正迈向下一个十年目标——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的中等水平,也就是对标德国和日本,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应积极学习德国和日本企业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自身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
作为“出海”热潮中的主角,中国企业尤其需要注意,在不确定性日益加剧的环境下,尤其是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加深的情况下,企业不能盲目“出海”,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是否“出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企业需要进行自我革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目前形势来看,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越来越明朗。在经济增速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成为应对挑战的关键路径。我们将以创新和“中国智造”为核心驱动力,替代过去依赖投资和资本形成的发展模式。同时,通过“出海”和共建“一带一路”,弥补当前出口面临的困难,积极应对国际环境的新变化。
政府的角色也需发生根本性转变。一方面,金融体系改革应聚焦于资源的有效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另一方面,财政政策需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确保社会公平。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的协同作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未来的中国经济,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理想虽丰满,但实现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希望所有企业都能在挑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海”,在“中国智造”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下,续写新的增长奇迹。
(本文转载自复旦管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