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浦的“她” | 祝贺西浦三名学子入选2025年Women@Dior & UNESCO项目


西浦未来教育学院三名在读硕士生郭史璇、杨晓彤和钟飞云获选2025 Women@Dior & UNESCO教育计划新成员。该计划2017年发起,旨在推动性别平等与女性领导力等。项目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学员成长,学员将参与相关方案制定等活动。三位同学分别就报名原因、期望成长方面、西浦经历中“她”的故事及心目中的女性力量等进行阐述。她们或因项目理念吸引,或关注女性赋权等报名;期望在理念、实践等多方面获成长;分享的故事展现了西浦女性风采;且都认为女性力量应超越限制、做自己、不被定义等。
关联问题: 如何推动女性领导力发展?项目怎样助力女性赋权?西浦经历对她们影响几何?
近日,来自西浦未来教育学院的三名优秀在读硕士生郭史璇、杨晓彤和钟飞云正式获选,成为2025Women@Dior & UNESCO教育计划的新成员。
该计划由Women@Dior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7年发起,旨在推动性别平等与女性领导力,鼓励女性发掘潜力,推动社会变革,支持年轻女孩赋权。当前已为全球6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女性提供指导与教育。项目通过导师计划、教育平台课程及行业领袖访谈,助力学员成长。学员将参与"梦想改变计划",以小组形式制定女性赋权方案,并通过全球大会与姐妹情谊活动建立支持网络,促进女性合作与发展。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她们心目中的女性力量,
以及与西浦的“她”之间的故事。
01.不仅仅是“女性的”力量
郭史璇 数字化教育
Q:为什么要报名参加Women@Dior项目的选拔?
A:Dior在女性赋权领域所展现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该项目推动“女性赋能”、“性别平等”及“可持续发展”等的理念和精神深深吸引了我。作为一个深切关注性别平等的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教育有很强大的力量可以促进性别平等,打破性别不平等的枷锁。更何况在当今这个一切由数据和算法说话世界,随着更多的女性勇敢地进入STEM领域,“教育+技术”正是可以作为解构不平等结构强有力的武器。
Q:你希望通过项目哪些方面获得成长?
A:一是理念,二是实践。
理念上,Women@Dior & UNESCO项目提供25+门课程,涵盖自我关怀、创造力、包容性等主题,由顶尖学者和行业领袖授课,并接受LVMH高管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的指导。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全球女性领袖的经验,还可以通过导师指导和全球会议深度探讨性别平等、科技创新等议题,学习如何将学术研究转化为政策建议。
实践上,在「Dream for Change Project」中将会围绕“女童解放”和“女性赋权”相关的议题进行项目的设计和实践。在这个sisterhood community中深度地与跨文化、跨领域的女性合作,不但可以联结全球女性力量,同时也在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Q:你在西浦经历里,有没有什么关于“她”的故事可以分享?
A:能有幸入选这个项目极大程度上得益于学院的“加持”。去年CSLEI主办的女性领导力研讨会,为我打开了教育创新领域的全新视角。其中一位嘉宾正是我的课程导师王千博士,与其在会后进行了关于教育领域女性处境的深入探讨,更进一步地让我看到女性在该领域的付出与意义,给了我许多职业规划的灵感。
还有一位“她”,也是我的导师——李娜博士。「如果我们一再看到同样的事,就会习以为常」,她让我看到了科研领域所有优秀女性的缩影——她们的智慧、勇气和担当,还有冷静、慈悲和严谨,更甚是自信、真诚和爱……她让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也让我更加坚信:「真的女性主义是没有女性主义」。她们都值得成为所有女孩的role model。
Q: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女性力量
A:女性主义不等于“女性的”主义,女性力量也不等于“女性的”力量,而是超越二元的。
「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每个女性都能表达明确的自己,站在太阳下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那是充满创造力的、多元的存在,而不是让别人来告诉你该做什么样的女性。我们每个人都本自具足,在这个世界上凿光而行,值得被赋予所有美好的品质。
至少在这一刻,我认为女性真正的力量,是能够决定自己是谁。我一直坚信且践行一句话:「你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一一串联起来。」面对这漫长且充满力量的革命,祝福每位勇敢追梦的女性都为这个世界闪耀光芒。坚守初心,向光而行!
02.做自己,允许彼此闪光
杨晓彤 国际化教育
Q:为什么要报名参加Women@Dior项目的选拔?
A:我对Women@Dior项目的兴趣源于其赋能女性的使命,尤其是对“女性力量”这一主题的关注。作为自媒体创业者,我始终关注女性赋权的隐性叙事,聚焦于不同生活阶段、不同角色的女性,致力于用创新的方式传承沪语文化,并通过自媒体平台探索女性力量的多样化表达。
我相信,女性赋权始于尊重多元价值,无论是职场精英还是传统女性,都应得到应有的尊重。我认为,年轻女性拥有无限的潜力,她们缺少的是能够让她们野蛮生长的平台与机会,所以我非常期待能通过Women@Dior项目,让沪语的温软声调成为全球女性对话中的独特声部;同时,我希望自己作为女性的一员,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传达和表现我心中的女性力量:温柔而坚定,柔软却有力量。
Q:你希望通过项目哪些方面获得成长?
A:我希望实现双重目标:
1. 文化赋能与技术提升:通过学习国际品牌的社会创新经验,将奢侈品行业艺术与本土文化结合,利用个人品牌影响力开发“沪语×女性叙事”的跨界内容,如非遗技艺短视频道具或沪语主题公益联名;
2. 全球视野与社区深耕:借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网络,探索方言保护与性别平等的协同路径,将上海弄堂的“她智慧”转化为可复制的社区赋权模型,并通过Dior传播资源扩大影响力。
Q:你在西浦经历里,有没有什么关于“她”的故事可以分享?
A:在西浦,我结识了很多有想法的女性,其中一位令我印象深刻。我们在一次活动中相识,虽然不在同一学习阶段,也不在同一专业,但性格相合,常一起参加学校和校外活动。如今,她成立了摄影工作室独立创业,我也在互联网上创业,互相支持和鼓励。这种女性之间的真诚帮助,虽然不常见面,但彼此真心希望对方好,这是值得歌颂的、纯真的女性友谊。
Q: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女性力量
A:在“大女主”思想的推动下,女性主义成为关注话题,越来越多的女性思考自己的生活与力量。我认为,真正的女性力量是允许女性做自己,无论是西装笔挺地参加会议,还是自由自在地做个女孩。
如果只有一种女性主义,那就是允许她成为她自己。女性不应互相评判,而是应互相支持。“Girls help girls”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应该用行动去践行的。允许别的女性成为更好的她自己,也允许自己成为更加优秀、闪闪发光的女性。
女性拥有的力量不只是物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她可以在精神层面指引他人,拥抱不完美和脆弱,向世界传达爱和希望。女性的天职不只在于她的美丽,更在于精神上的滋养能力。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我的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女性拥有的延续生命的能力,就像孕育了一个又一个春天,柔美也好、坚韧也好,这是她们的含苞待放的生命之美,这才是真正的女性力量。
03.每个女性都值得被看见
钟飞云儿童发展与家庭教育学
Q:为什么要报名参加Women@Dior项目的选拔?
A:报名参加这个项目源于三个层面的共鸣。首先,价值观的契合,这个项目关注的是“女性可以怎样”,而非“女性应该怎样”。其次,实践价值,它提供全球视野和行动框架,将性别平等的思考转化为实际影响力。最后,群体认同,我始终相信女性发展不是孤岛式的自我完善,而是需要构建彼此支撑的生态。选择成为其中一员,是个人成长的契机,更是对"每个女性都值得被看见"这个命题的躬身实践。波伏瓦在批判结构性的性别压迫时说道:"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加入这个项目或许正是为了参与这场"重塑"的进程,既解构偏见,也重构可能。但与其这样说,我更觉得不如说是想要成为女性最天然的样子。
Q:你希望通过项目哪些方面获得成长?
A:认知维度上,领导力课程能帮助我超越"女性领导力"的刻板叙事,建立基于能力而非性别的评价体系。经验维度上,校外导师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授技巧,更在于展示女性如何在现实困境中保持主体性——她们走过的路,会成为我们规避认知陷阱的路标。最重要的,是与项目成员共同探索"赋能"的实质,那些共创活动构筑的"她宇宙"。
我期待在这里能够看到,金融精英的理性锋芒可与艺术创作者的感性光华交相辉映,工科女生的缜密思维能与社科研究者的宏观视野碰撞新生。这种多元价值的共振,将打破"女性只能囿于单一赛道"的刻板想象。期待通过系统性赋能,将个体经验沉淀为可复制的成长范式,让每位参与者的突破都成为照亮后来者的路标。
Q:你在西浦经历里,有没有什么关于“她”的故事可以分享?
A:去年秋冬,一位怀孕的老师在孕晚期依然活跃在讲台上,尽管需要低身或席地讨论,她始终独立完成教学工作,这种从容让我们既担忧又钦佩。她的动人之处不在于“坚持工作”,而在于以专业传递热忱,温柔反击了“女性脆弱”的刻板印象。另一位30岁的同窗选择暂别家庭攻读硕士,突破了“母职枷锁”,这让我感动的不仅是她如何平衡母亲与学者的角色,而是她作为独立个体对教育事业的赤诚。"母亲"与"学者"身份在西浦不再是单选题。这些日常细节构建起的"她生态",本质是对传统叙事的解构。我们看到的不是社会角色切割下的女性碎片,而是完整的人在拓展生命维度——讲台上孕晚期教师的工作状态、育儿母亲书包里的学术论文,都在诉说同一个真相:真正的性别平等,不在于歌颂女性为兼顾多重身份付出的艰辛,而在于创造让每个选择都能自然生长的土壤。
Q: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女性力量
A:女性力量的本质是争夺“定义权”。当社会用“温柔”、“细腻”等标签限制女性时,真正的力量是突破这些符号暴力。女性力量不应是静态的“美德标本”,而是奔腾不息的创造之河。它可以是实验室里推翻假设的执着,是董事会上有力的提案,也可以是夜晚台灯下的温柔笔触。当我们不再用"像男性一样刚强"或"保持女性特有柔美"的标尺自我规训时,当"人"的概念真正超越性别维度时,力量自然就觉醒了。选择任何不被社会时钟胁迫的人生,让女性既能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参与者,也能成为重塑价值体系的定义者。总的来说,我心中的女性力量,本质上就是将"人"的无限可能性从性别框架中解放出来的革命。
不被定义,去创造。
感谢郭史璇、杨晓彤和钟飞云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编辑、新媒体:金晓艳 赵懿
监制:杨光宇
(本文转载自西浦招生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