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學2025年面向港澳台地區招收金融MBA簡章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25-03-12 10:08 浏览量: 2265
 智能总结

华南理工大学金融MBA项目致力于培养有情怀的金融引领者,介绍如下:课程方面,在金融知识课程基础上引入多类前沿课程,贯穿商业伦理。学科底蕴深厚,已形成完整学科及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科技前沿学科领先,会将相关课程引入培养环节。且具有浓郁创新创业精神。接着说明了报考条件、招生专业及学习安排、报名及确认流程、考试考核方式(含初试、复试)、录取规则、学费奖助情况、入学及毕业学位要求等,还提及违规处理、联系方式等相关事宜,由该校研招办解释简章内容。

关联问题: 华工金融MBA课程特色有哪些?报考该项目条件严格吗?项目复试有哪些具体要求?

·華南理工大學金融MBA項目·

致力於培養有情懷的金融引領者。項目在具有深度和廣度的金融知識課程的基礎上,引入全球政治、宏觀經濟、管理學與科學前沿課程;在金融理論課程的基礎上,全方位探討最新金融實踐和熱點問題;商業倫理將貫穿所有課程,強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

01.厚重的經濟金融學科底蘊

學科具有較長的發展歷史,從1984年創辦工業經濟專業招生和培養碩士,到目前發展成為擁有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金融MBA、金融碩士、國際商務碩士、工程管理碩士的完整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

02.領先的科技前沿

華南理工大學擁有領先的科技前沿學科發展。人工智慧、人機連結是國際領先,材料科學是老牌的優勢學科,國際校區有6個學院開設的專業均定位為未來前沿技術。項目將科技前沿課程引入金融MBA培養環節。

03.濃郁的創新創業精神

華南理工大學具有濃郁的創新創業精神。60萬華工人服務全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珠三角地區由華工校友創立或領導的上市公司超過200家,珠三角近2/3的企業負責人或技術骨幹是華工校友,全面支撐引領廣東的各行各業發展。

更多項目信息請點擊“華南理工大學金融MBA項目介紹”查詢。

一、報考條件

1.考生所持身份證件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香港、澳門考生:持有①香港或澳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和②《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

臺灣考生:持有①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和②《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或《臺灣居民居住證》。

2.報考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學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須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碩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

3.遵紀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

4.有兩名與報考專業相關的副教授以上或相當職稱的學者書面推薦(見附件1)。

5.報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等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還應符合《華南理工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規定的其他報考條件。具體見https://yz.scut.edu.cn/2024/0930/c30381a563674/page.htm

二、招生專業及學習安排

港澳台研究生可報考的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經濟與金融學院金融MBA項目。

學制:3年

學歷學位:符合畢業要求的學生可授予

  •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 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

學習方式:週末授課

學費:人民幣26.8萬元

三、報名及確認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並按規定時間確認網報信息和繳費。考生報名時只可填報一個招生單位的一個專業或專業學位類別(領域)。

1.報名時間:2025年3月5日至3月11日。

2.報考點:教育部委託下列5個報考點負責港澳台研究生招生宣傳、報名、確認、初試組織等工作。

(1)北京: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院)

聯繫人:秦彥超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

郵政編碼:100081

電話:010-68945819

圖文傳真:010-68945112

(2)上海:同濟大學(研究生院)

聯繫人:黃建業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

郵政編碼:200092

電話:021-65982683

圖文傳真:021-65988292

(3)廣州:廣東省教育考試院

聯繫人:陳瑤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中山大道69號

郵政編碼:510631

電話:020-38627835

圖文傳真:020-38627826

(4)香港:京港學術交流中心

聯繫人:李丹華

地址:香港北角英皇道83號聯合出版大廈14樓1404室

電話:00852-28936355

圖文傳真:00852-28345519

(5)澳門: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

聯繫人:鄺子欣

地址:澳門約翰四世大馬路7-9號一樓

電話:00853-28555533

圖文傳真:00853-28355427

符合報考資格的考生可自主選擇報考點,並按所選報考點安排的考場參加初試。

3.報考網址:考生須登錄「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網(網址:)」進行網上報名及上傳電子照片。

4.網上(現場)確認:考生根據所選報考點要求對報名信息進行確認及繳納報考費。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後一律不得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後果由其自行承擔。

報考具體安排考生須及時關注報考點通知。

四、考試考核

考試考核分為初試、複試兩部分。其中初試由各報考點組織,複試由華南理工大學各學院組織。

1.初試

(1)初試科目:各專業考試科目1門,採用全國統考試題。各專業考試科目詳見我校港澳台招生專業目錄。初試科目指南可通過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網(https://www.gatzs.com.cn/gatzs/yz/zcfg/202502/20250214/2293354413.html )查閱。

(2)考試方式:考試方式為筆試或機考,考生結合報考點支持的考試方式和考位情況選擇考試方式。

(3)準考證打印:4月7日至4月12日期間,審核通過的考生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面向港澳台招生信息網」下載打印《準考證》。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參加初試和複試。

(4)考試時間:4月12日上午8:45-12:00

(5)考試地點:見相關報考點公告

(6)成績查詢: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網

關於初試考試的具體安排及要求,請考生及時留意各報考點發布的公告。

2.複試

報考我校的考生均需進行複試,預計在5月20日前組織完成。複試前,我校將嚴格審核考生的身份信息、學歷(學位)證書、報名材料及考生資格,對不符合規定者,不予複試。

我校將根據考生初試成績劃定各專業進入複試的基本成績要求,達到成績要求者將由相關學院通知進行複試考核。複試內容一般包括外語聽說能力、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等。具體要求及方式、複試成績佔錄取總成績的權重等信息見複試前各院(系)公布的面向港澳台地區招生複試錄取細則。複試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五、錄取

我校根據考生的報考資料、初試及複試考核情況、導師意見及體檢結果,確定擬錄取名單。錄取通知書預計於2025年7月中下旬寄發考生本人。

六、學費、獎助

港澳台研究生的學費與內地(祖國大陸)研究生執行相同標準,具體標準見學校公布的《華南理工大學收費公示》。

港澳台研究生在學期間獎學金的設立、評審情況按照《財政部教育部關於印發〈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科教〔2017〕139號)及《財政部教育部關於印發〈臺灣學生獎學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科教〔2017〕140號)規定執行。詳情可諮詢我校港澳台事務辦公室。

七、入學

新生預計於2025年9月報到入學。具體時間將在「錄取通知書」中注明。新生應按時報到,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到者,須書面向我校請假,無故逾期兩周不報到者,取消入學資格。

新生入學后,我校將按照《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有關要求對所有考生進行全面複查,複查不合格的,取消學籍。

八、畢業與學位

1.研究生在學校規定年限內,按培養計劃的規定,完成課程學習和必修環節,成績合格,德、智、體達到學校畢業要求,完成學位(畢業)論文並通過答辯,院(系)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討論通過后,准予畢業,並發給畢業證書。

2.研究生應當在學校規定的期限內,向學校提交學位申請,符合學位授予條件者,由學校頒發學位證書。

九、其他

1.對在報名、考試考核、錄取中有違規或作弊行為的考生,我校將視不同情況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教育部有關規定給予嚴肅處理。對弄虛作假者,不論何時,一經查實,取消報考資格、複試資格、錄取資格、學籍、學歷、學位等。

2.擬錄取考生應在2025年9月入學前取得國家承認的相應畢業證書或學位證書,否則錄取資格無效。凡於境外獲得的文憑須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認證報告。

3.若教育部等部門相關政策調整,我校將結合學校實際作出相應調整。

4.聯繫方式

(1)研究生招生辦公室

諮詢電話:020-87113401

電子郵箱:adyzb@scut.edu.cn

通信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華南理工大學篤行樓102室

郵政編碼:510640

官方網站:

微信公眾號:scutyzb(華南理工大學研招辦)

(2)港澳台事務辦公室

諮詢電話:020-87113141

電子郵箱:hkmt@scut.edu.cn

(3)紀委辦公室

監督電話:020-87110195

(4)經濟與金融學院金融MBA教育中心

諮詢電話:020-81182377

電子郵箱:fmba@scut.edu.cn

微信公眾號:SCUT_FMBA(華南理工大學金融MBA)

本簡章由華南理工大學研究生招生辦公室解釋。對招生工作中有疑義者應在招生年度內通過諮詢或者信訪提出,過期不予受理。

附 件

掃碼查看或下載華南理工大學招收港澳台研究生專家推薦信

编辑:许力文

(本文转载自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