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EMBA校友、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将投入约75亿元用于AI研发

长江商学院EMBA
2025-03-20 09:46 浏览量: 1284
 智能总结

2025年3月18日,小米集团交出“史上最强年报”,2024年总营收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同天,总裁卢伟冰介绍未来五年规划,首次披露六大核心战略框架,透露2025年将投入约75亿元研发AI。2024年小米实现多维突破与战略深化,从“规模优先”向“高质量增长”转型。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协同效应初显,高端化取得阶段性成功,全球化展现韧性且模式升级。同时,小米启动生态级技术革命,不过汽车交付目标、研发投入转化效率面临考验。小米2024年财报体现企业转型,其发展进化

关联问题: 小米未来五年规划是怎样的小米高端化如何持续突破小米AI投入将有何成果

2025年3月18日,小米集团交出了被雷军称为"史上最强年报"的成绩单:全年总营收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经调整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

同天,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2024年全年业绩发布电话会议上介绍了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并首次披露六大核心战略框架。卢伟冰还透露,2025年小米将投入约75亿元人民币研发AI。

卢伟冰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

长江商学院EMBA校友

从《小米集团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可以看出,小米集团在2024年实现了多维突破与战略深化。这份财报背后,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小米从“规模优先”向“高质量增长”战略转型。

1.生态协同的裂变效应

当卢伟冰表示:“2024年,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刚开始闭环,协同效应就已经开始显现,更大的协同效应将会在未来发生。”,这一表述背后是三大业务线的强劲增长:

智能手机出货量1.686亿台,稳居全球前三,远超行业平均增速(7.1%),市场份额提升至13.8%;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首破千亿,同比增长30%,空调、冰箱、洗衣机出货量分别增长50%、30%和45%;

汽车业务则以SU7全年交付13.68万台的成绩,提前完成年度目标。

尤为关键的是,这些业务并非孤立存在——SU7用户中超80%来自传统豪华品牌换购群体,其购买行为带动了小米手机、智能家居产品的交叉销售,形成“购车即入生态”的消费闭环。

这种协同效应在财务数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互联网服务收入341亿元,毛利率高达76.6%,成为集团利润的“压舱石”。当用户通过米家APP控制智能设备、用小爱同学唤醒车载系统时,小米的生态粘性正悄然转化为商业价值。

2.高端化突围

“小米高端化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功’。”卢伟冰的这番表态,揭示了小米在高端市场的野望。

财报显示,得益于小米15系列的技术突破(如徕卡影像系统、澎湃OS),小米在高端市场实现显著突破,6000元以上价位段销量同比激增80%,中国大陆4000-6000元价位段市占率达24.3%,排名第一。小米15 Ultra开售首日销量较前代增长50%,海外预售量更是翻倍。

在汽车领域,SU7 Ultra以52.99万元的起售价,三天内收获1.9万个大定订单,其中80-90%用户来自BBA、保时捷等豪华品牌。

这些数据不仅打破了“小米=性价比”的固有认知,更印证了技术投入的回报:2024年研发支出241亿元,V8s电机、澎湃OS等自研技术支撑起高端产品的溢价能力。

3.全球化纵深

在印度市场政策波动、欧美贸易壁垒加剧的背景下,小米的全球化战略展现出韧性。境外收入占比达41.9%,56个国家市占率稳居前三。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其全球化模式正从“手机出海”升级为“生态输出”——东南亚市场空调首月销量破5万台,欧洲SU7预售量同比翻倍。

卢伟冰提出的“五年新增海外门店1万家小米之家”计划,本质是通过渠道复用降低IoT品类出海成本,这与特斯拉通过超级充电网络培育电动车市场的逻辑异曲同工。

4.AI重构与产能竞速

当小米宣布2025年研发投入增至300亿元、其中75亿元聚焦AI时,一场生态级的技术革命已然启动。澎湃OS向AIOS的进化,意味着手机、汽车、家电将共享同一套AI底层架构,也预示着技术储备的商业化加速。

不过,战略雄心也需面对现实考验:汽车业务35万台的交付目标依赖产能爬坡速度,而千亿研发投入的转化效率,将决定小米能否在AI大模型、自动驾驶等长周期赛道建立壁垒。

小米2024年的财报,既是一家企业从青春期走向成熟期的转型宣言,也是中国科技产业升级的缩影。当硬件公司纷纷陷入增长焦虑时,小米通过生态协同打开了新的价值空间;当价格战成为行业常态时,其用研发投入筑起了差异化的护城河。这场从“规模奇迹”到“生态帝国”的进化,或许才刚刚开始。

编辑:许力文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