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学参访 | 走进蜂鸟智造,解锁科技转化的密钥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4-12-09 11:37 浏览量: 1710
 智能总结

12月6日,在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肖延高教授、EMBA项目主任柴俊武教授的带队下,2024级EMBA学员走进蜂鸟智造,聆听公司创业背后的故事,探讨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前景。

蜂鸟智造(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是目前国内鲜有的市场化运营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也是国内电子信息智能硬件领域首个获得B轮融资的中试研发服务平台。

12月6日,在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肖延高教授、EMBA项目主任柴俊武教授的带队下,2024级EMBA学员走进蜂鸟智造,聆听公司创业背后的故事,探讨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前景。

参观企业

作为电子信息智能硬件领域唯一一家获得“四川省首批智能硬件中试研发平台”称号的企业,蜂鸟智造现有三个中试基地。配备中试装配测试线体、电路板贴片线体、工业级3D打印设备及多种可靠性试验检测仪器百余台套,为项目提供产品优化、供应链设计优化、可量产性分析、环境及可靠性实验、中小试生产等服务。

在本次参访活动中,EMBA师生参观了成都高新区中试基地。在展厅,作为创始人的田勇董事长亲自讲解,详细介绍了公司六大核心服务能力: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检验检测、科技投资、产业孵化、人才培育。并对公司孵化的产品进行了展示:数据中心级硬盘数据擦除设备、针灸虚拟仿真系统、电子捕蚊器、自动售货机器人、智能洗衣机等。接着,在谢雨峰经理的带领下,师生们参观了中试车间。在小批量生产场景中,各种不同行业领域的产品,在车间工程师团队的操作下都得到了“概念”到“实物”的实现。

通过公司核心功能介绍、产品呈现、车间具体操作流程的展现,让EMBA学员们从直观和感性上了解了中试平台的概念。

交流分享

田勇董事长为EMBA同学带来了一场关于中试平台商业模式发展的专题分享。“专业领域厚植、找准细分市场、先发制人”是蜂鸟成功的核心要素。在电子信息产业深耕20多年的田勇,凭借当年TCL创新事业部中积淀出的经验,洞悉中小企业、高校在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痛点、堵点问题,率先构建市场化、专业化的中试研发科技服务平台,从而满足科技成果工程化、产品化、商品化的需求。蜂鸟发起并参与管理全国首支成果转化中试创投基金,形成“中试+孵化+投资”的科技成果转化闭环。田勇指出,公司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对于政府政策的深度解读,保持战略前瞻性。同时,需进一步加强与保险、金融、法律、供应链等各要素的结合,形成产业生态圈;另外,公司业务拓展,应更具逻辑性和协同性。利用“训练营”识别潜在的客户,帮助客户寻求更多的金融支持,在中试平台上实现深度合作,形成客户粘性、业务闭环。

作为蜂鸟合伙人的徐剑总经理,分享了公司在“技术经理人培育“上的经验和心得。研发突破是“从0到1”,而技术经理人是加快”从1到100“(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市场)进程的关键。蜂鸟利用多年科技转化实践所积淀的经验,配合独特的教学方式,帮助技术经理人具备良好的技术知识、辨识科技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场景、寻找合适的合伙人、组建创业团队,熟悉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助力技术经理人打通职业发展通道的同时,蜂鸟智造构建了与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形成“科研团队+产业专家+技术经理人”的人才矩阵。分享后,现场同学围绕商业机会识别、人才培育、数据安全、知识产权、国家政策、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参访的最后环节,肖延高教授进行了深刻的总结:首先,对蜂鸟智造提供的高质量实地参访表示由衷感谢。并指出中试平台从“创新”到“产业化”中所扮演的关键孵化角色。最后,分析了蜂鸟智造在商业模式创新上的可持续性发展。参访团师生纷纷表示,通过对蜂鸟的深入了解,让他们更清晰理解了如何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的设计,真正让创新产业化。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电子科技大学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