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燕园风物变冰雕啦


哇!燕园风物变冰雕啦
当燕园的亭台楼阁披上了晶莹剔透的冰雕外衣,当未名湖在冰雪中静止,我们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为您讲述燕园的历史故事,让冰雪成为“画笔”,勾勒出燕园承载的梦想与历史的岁月。
博雅塔
博雅塔矗立在未名湖边,是集环境协调、建筑艺术、实用功能于一体的建筑杰作,它的倩影印在北大莘莘学子的心中。博雅塔修建于1924年7月,仿造通州燃灯佛舍利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共13级,高37米。起初,它是校园的供水水塔。因为此塔主要是由当时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晨光的叔父捐资兴建,所以命名“博雅塔”。
博雅塔的位置看似平平无奇,但却凝聚着设计者的巧思,可谓是燕园构建的神来之笔。它高高的塔身,能让校园内外时时出现它不同角度的美丽身影,未名湖澄澈如镜,倒影塔影毕现,随清波荡漾出无穷的诗意,“湖光塔影”映照在一代又一代北大人的心里。
未名湖
未名湖本无名,在清朝属于淑春园的一部分,靠引万泉河供水,是园中的人工湖。乾隆将淑春园赐给宠臣和珅,后来又几易其主。上世纪20年代,淑春园一带成为燕京大学的一部分,由当时在燕京大学任教的钱穆教授起名为“未名湖”。
关于这个名字,还有一则小轶事。话说,1930年,国学大师钱穆应邀进入燕京大学任教。一天,燕京大学监督司徒雷登在设宴招待新同事。司徒雷登名为监督,实则燕京大学校务全由他一人主持。司徒雷登问大家到校后的印象,钱穆直言说,听闻燕京大学是中国教会大学中最中国化的,现在看来不是这样——进校门就看见“M”楼、“S”楼,都以美国捐资人姓名首字母命名,这是什么意思?哪有什么中国化?应该用中国名称才对。司徒雷登从善如流,于是,改“M”楼为“穆”楼——钱穆的穆,“S”楼为“适”楼——胡适的适,“贝公”楼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一律赋以中国名称。唯独是这园中之湖,景色秀美,大家竞相命名但都不满意,最后干脆由钱穆教授提议,取名为“未名湖”。
翻尾石鱼
在北大未名湖的西岸,有一块水草丰美的小小沙渚,是苍鹭、野鸭、鸳鸯等水鸟的聚集地。在沙渚旁的湖面上,有一座不太起眼的白色石像,雕刻的是一条张口朝天、翻尾翘首的大鱼,这就是翻尾石鱼。这座翻尾石鱼由黄褐色细石精心雕刻而成,鱼身上的鳞片仍然清晰可见。鱼身长165厘米,高87厘米,下部鱼肚宽90厘米,上部鱼嘴宽42厘米,最初是被放置在清代皇家园林圆明园中长春园北部的西洋楼景观“谐奇趣”前的海棠形喷水池中,石鱼开口向上,正是为了从口中喷出水柱。从石供桌及五供旁的小路,几步即可到达未名湖西岸。站在西岸可以看到不远处水中的翻尾石鱼。这条翻尾右鱼原本是圆明园中长春园的遗物,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翻尾石鱼流落在外,后来被朗润园的主人爱新觉罗·载涛买下,放置于朗润园中。根据《燕京新闻》记载,翻尾石鱼在朗润园放置多年,燕京大学1930届学生毕业时,特意将此石鱼买下赠与母校,自此,翻尾石鱼便在未名湖畔安了家。
花神庙
花神庙即慈济寺山门,现在矗立在未名湖边,原在淑春园内,据说是当年祭祀花神之处,故常被称为“花神庙”。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遭到焚毁,现仅存山门,门额上有“重修慈济寺”字样。旧历二月十二日为花王神诞辰,谓之“花朝”,祀花神一般也选在这一天,即“花朝节”,也称“花神节”或“挑菜节”等。春秋时期的《陶朱公书》中记载:“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花朝节的习俗有踏青赏红、祭祀花神等,寄托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北大图书馆
北京大学图书馆地处校园教学区的枢纽位置。现由新馆与老馆两部分组成,其中老馆建于1975年,在当时为全国面积最大、条件最好的大学图书馆。1998年5月,北京大学名誉博士李嘉诚先生捐资支持的图书馆新馆于北大百年校庆之际竣工,使北大图书馆一跃成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设有阅览座位4000余个。
百年讲堂
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位于校园中心位置,为什么叫百年讲堂呢?顾名思义,它是为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而建。百周年纪念讲堂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观众厅分楼上、楼下两层,共2167个座位。百周年纪念讲堂是目前全国高校最大的一座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多功能校园剧场,校内的师生可以在附近的展板上、公众号上查阅在这里举办的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大型典礼、讲座、报告等活动。
光华1号楼
光华1号楼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凹”字形教学楼。新春的一抹嫩绿,仲夏的郁郁葱葱,深秋的金黄落叶,寒冬的落雪纷纷……走过四季,光华1号楼门前,永远不乏动人的风景。厉以宁老师亲笔写就的“光华管理学院”六个大字,但门楣小细节“学”字上边少了一点——更是象征着学海无涯、学无止境,蕴含着厉以宁老师对光华学子的寄望。
敢当石
光华1号楼西门外,屹立着一块巨型泰山石,上面镌刻着厉以宁教授手书的“敢当”二字。无论是明媚的晴天,还是迷濛的雨季,这块磐石总能引得游人频频驻足;磐石上遒劲有力的两个大字,也总是叩击着每个光华人的心弦。“敢当”,不仅象征着光华人的品格与担当,也蕴含着学院对每个光华学子的期望。
212办公室
来到光华1号楼,别忘了来ROOM212 MBA OFFICE办公室打卡。
华表
从北大西门进入,就会看到草坪上立有两根高大精美的华表。这一对华表是圆明园安佑宫遗物,造于乾隆七年以前(1742年),原本一共有四根,另一对在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院内。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这对华表,会发现一粗一细,并不是一对。原来1925年燕京大学建校舍时,只从圆明园安佑宫运来了三根,第四根却被运到城里,1931年曾横卧在天安门前道南。当北京图书馆建文津阁新馆时,欲将燕京大学多余的一根华表搬走与天安门前的另一根合成一对,不料搬运时阴差阳错,结果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的华表皆不成对,成就了这一桩趣事。
翼然亭
校景亭,别名翼然亭(取“有亭翼然”之意)、校友亭,位于北京大学德斋(红一楼)北部土山上,北面俯临红湖。校景亭为大式重檐四角方亭,亭式简朴大方,是昔日鸣鹤园中最大的亭子。亭四周假山叠置、树木阴翳,亭子掩映其中,很有古园林建筑中“藏”的味道。乾隆十二年(1747年),清高宗登此亭赏景并赋《翼然亭》一首。1860年鸣鹤园毁于英法联军之手,翼然亭奇迹般幸存下来。清末,醇亲王奕环做诗描述鸣鹤园景色凋零,古亭独存的荒芜景象20年代燕大迁来后稍加修葺,亭内绘制校园风景园林十二幅,遂得名。
写在最后
以上只是燕园风物的一些节选,但园子里的每一处都深藏着故事,镌刻着历史的厚度,待你去慢慢品味,细细探寻。燕园的风骨,早已融入它的每一片瓦砾、每一片湖水,而今,又悄然融入了你的生命旅程。当你有幸与这方园子相逢,愿你也能寻觅到你与燕园的那一份默契,也欢迎你与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本文转载自北大光华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