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经营战略:兼并收购以及合资企业 | 2024上财iMBA《竞争与战略》Peter&Alan双师同堂学习之旅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2025-03-24 11:08 浏览量: 1956
 智能总结

上海财经大学iMBA项目的“双师同堂”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兼具两校特色,将学术与实践结合。学员们分享了学习收获,涉及国际化经营、兼并收购、合资企业等内容。如认识到国际化经营进入模式的选择要点及风险评估;理解兼并收购的动因、关键因素;明确合资企业的优势与应用场景。还分享了在战略思维、实践能力、跨学科认知等方面的升级体验,以及对M&A与Joint Venture区别的理解。此外,介绍了项目特色,包括优质师资、教育资源,免联考等优势,该项目成果显著,连续招生多年。

关联问题: 双师同堂有何独特优势?合资企业如何分担风险?兼并收购关键因素是啥?

“双师同堂”是上海财经大学iMBA项目课堂教学的一种创新模式,兼具中方上海财经大学的财经特色和美方韦伯斯特大学的国际化,由授课教授邀请企业家或行业专家走进课堂 ,将学术理论与行业实践相结合,通过学习企业家管理经验、企业战略、企业运营、市场策略、行业研究和最新案例分析等,促进MBA学习的实践应用。

学生利用之前课程中学到的所有概念、理论和工具,研究商业政策和政策决策的概念和实践应用。本课程涵盖当前的业务和发展问题,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分析并推荐一种全面可行的方法来应对实际情况。

- 2024级iMBA学员 穆婷婷-

- 就职于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The most valuable part of the lecture was the discussion on the success factors and challenges of joint ventures (JVs). The analysis of the high failure rate of JVs and how to improve success by selecting the right partners, defining clear goals, and understanding legal and operational considerations was particularly insightful. It provided practical guidance on managing the complexities of JVs effectively.The lecture inspired me to realize that JVs are not just a form of business collaboration but a strategic choice requiring carefu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Choosing the right partners, setting clear objectives, and ensuring legal compliance are critical to success. It also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laws and market dynamics, motivating me to stay informed about global business practices for future career challenges.

- 2024级iMBA学员 任书娴-

- 就职于海尔集团-

兼并收购,作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武器,能助力企业迅速获取新技术、新市场和新资源。这一过程中,对目标企业的精准评估、收购时机的把握以及收购后的整合管理,每一步都充满挑战,却也蕴含着无限机遇。学习这部分内容,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意义深远。在职业上,从事企业战略规划或投资并购相关工作时,这些知识将成为我制定战略、评估项目的坚实理论基础,帮助我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做出明智决策。从个人成长角度,它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以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全球经济格局和企业发展规律,培养了我的战略思维和风险管理意识,使我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更长远、更全面的角度去思考解决方案。这堂课让我深刻认识到,在企业经营的道路上,无论是兼并收购还是合资企业,都需要企业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果敢的决策力和卓越的整合管理能力。我也将带着这份收获,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 2024级iMBA学员曾琳-

- 就职于汕头市金平区人民法院 -

本次Peter Tan教授与Alan MacCharles教授的“双师同堂”课程,以国际化战略与合资企业为核心,融合地缘政治、法律规避、组织治理等复杂议题,通过维京游轮中国合资案、婚姻结构类比、中企欧洲扩张困境等鲜活案例,为我们打开全球化商业的“黑箱”。

我有如下几点多层次认知升级体验,尝试进行粗略的总结与探索:

一、战略思维:从“线性扩张”到“非对称博弈”

1、地缘政治敏感度觉醒,初次意识到“国际化≠标准化”。“维京游轮”案例在中国采用可变利益实体结构,实为规避外资准入限制与政策风险的战略设计,而欧洲中企需在“关税战前夜”提前布局生产,本质是将地缘冲突预判纳入战略框架。

2、结构即武器。“婚姻式合资”案例(如利用法律联姻规避资产转移限制)颠覆我之前粗浅认知:商业规则可通过契约重构——所有权结构、治理条款、退出机制的设计可能比业务本身更影响长期生存。

二、实践工具箱:合资企业的“外科手术级”拆解

1、治理解剖学。通过维京游轮合资案,我理解到“股权比例≠控制权”:中方商人主导的“合资船”背后,是监督委员会席位分配、关键人事一票否决权、知识产权分阶段授权等等隐形权力杠杆。

2、风险对冲矩阵。Alan教授提出的“业务可选性”(Optionality)概念令人反思:合资不仅是资源整合,更是地缘对冲工具——例如在东南亚与欧洲同步设厂,用区域风险互斥性保障供应链韧性。

三、跨学科认知:法律、文化与资本的“三重博弈”

1、合规悖论。“以婚姻为幌子”的具象化类比:商业结构设计游走于法律文本与立法精神的灰色地带(如VIE架构在中国法律环境中的暧昧地位),必须在“合规性”与“生存性”间权衡。

2、文化契约论。欧洲案例中“客户胁迫本地化”现象揭示深层逻辑:合资不仅是资本结合,更是信任赤字管理——通过外派高管的文化翻译角色、董事会中的“仪式性席位”等,降低跨文化合作的心理摩擦。

四、动态适应力:在不确定中“建造方舟”

1、场景规划能力。Alan教授强调“为所有未来状态设计可选性”,尝试开始运用反脆弱架构思维:例如在合资协议中嵌入“地缘政治触发条款”(如中美关税超阈值时自动启动生产转移),将不确定性转化为战略选项。

2、组织基因编辑。从会计合并案例中学到:跨国合资不是简单“资本缝合”,而需通过治理基因重组(如双CEO制、分布式决策权)打造“适应性组织体”,以应对监管环境突变或文化冲突。

五、认知颠覆:培养商业世界的“第二层思维”

1、从“做什么”到“如何存在”。我领悟到合资企业的本质可能是主权让渡游戏:维京游轮中方伙伴让渡运营权换取市场准入,外方让渡股权换取政策护盾,这种“不完美联盟”恰是全球化退潮期的生存智慧。

2、资源诅咒破除。传统“以技术换市场”逻辑被批判:案例显示,强势方(如掌握核心专利的外企)在合资中可能因过度依赖法律保护,忽视本地化知识沉淀,最终反被中方伙伴“掏空技术外壳”。

我想本次课程或者说这一大议题最终赋予我们的不仅“如何做合资企业”,更是在零碎的全球化中重构秩序的能力——正如维京游轮穿越政策暗礁时,既要依仗航海图,更要学会聆听潮汐的暗语。课程带来的不仅是跨国经营的工具包,更是一种"复杂性驾驭能力"——当世界进入"碎片化全球化"(Fragmegration)时代,能够在法律契约、文化密码、地缘震荡间构建动态平衡的战略思维,也许将成为新一代全球化商业领袖的生存技能。

- 2023级iMBA学员邵翊炜-

- 就职于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 -

MacCharles老师在分享中通过“Fish or Fish Monger”的小互动,生动形象地用生活化的话题为我们诠释了M&A与Joint Venture的区别——前者一如“客户爱的是鱼,与鱼贩只有一次性生意”,后者一如“客户爱的是卖鱼的人,通过与鱼贩建立关系来长期、稳定地获取鱼”,使这两种方式的区别,以及什么情况下做出各种选择的原因跃然纸上。从课堂上轻松愉快的互动,以及MacCharles老师诙谐幽默的讲述风格中,M&A以及Joint Venture都是企业常用的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跃然纸上,但它们在合作模式、风险分担和目标导向等方面显然是存在差异的。其中的方法论与思维训练的意义也是放诸四海皆准之的。因此,无论是企业并购还是合资企业,都需要我们对于企业发展有着清晰规划以及考虑各利益相关方的权益。就企业管理层以及方案的设计者而言,应当全面考虑企业与目标公司、股东、员工、竞争对手等多方利益的冲突并进行博弈,科学地根据自身需求、资源和市场环境选择合适的方式。

- 2024级iMBA学员 吴兰勋-

- 就职于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Peter Tan教授的课程内容结合了理论与实践案例,让我深入理解国际化经营、兼并收购和合资企业在战略制定与实施中的关键要点。

国际化经营

1. 市场进入模式选择: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进入方式包括出口、非股权安排和直接投资。直接投资阶段又可细分为合资进入、独自进入和管理合同等。企业在选择进入模式时,需综合考虑目标市场的经济环境、政策法规、文化差异以及自身资源和能力等因素。

2. 战略价值与风险评估:国际化经营可以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份额、获取资源和技术、提升品牌影响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政治风险、汇率波动、文化冲突等挑战。企业需要在战略规划阶段充分评估这些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兼并收购

1. 动因与战略价值: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可以快速进入新市场、获取技术与人才、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例如,跨国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在目标国市场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2. 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

尽职调查:在并购前,企业需要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财务状况、法律合规性、技术实力、市场地位等,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文化整合:并购后的企业文化整合是成功的关键之一。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整合策略,促进双方文化的融合,减少内部冲突。

战略协同:确保并购后的业务能够实现战略协同,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提升整体竞争力。

合资企业

优势与应用场景:

合资企业可以帮助企业分担风险,特别是在进入新兴市场或高风险行业时。

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目标市场的文化和政策环境,获取当地资源和市场。

- 2023级iMBA学员徐胤-

- 就职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技术装备中心 -

通过参与Peter Tan教授的《战略与竞争》课程,我在知识、能力和思维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收获。

在知识层面,我系统地掌握了国际化经营中兼并收购以及合资企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了不同战略模式的特点、适用条件和实施要点。这些知识为我今后在企业国际化战略规划和实施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在能力层面,通过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我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我学会了如何从复杂的商业信息中提取关键要点,运用所学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在与同学们的团队合作中,我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思维层面,这门课程让我养成了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在面对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问题时,我不再局限于局部和短期的利益,而是能够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符合企业战略发展的决策。这种战略思维的培养,将对我今后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这门课程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持续学习和不断创新的重要性。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勇于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名iMBA学生,我将以这门课程为契机,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创新的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 2024级iMBA学员李智浩-

- 就职于渤海银行济南分行-

1. 深入理解国际化经营模式:课程详细阐述了兼并收购与合资企业这两种关键的国际化经营策略。让我清晰认识到兼并收购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获取目标企业的市场份额、技术专利、品牌资源等,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合资企业则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分担风险与成本,有效打开新市场,这些理论知识为我分析企业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2.案例剖析带来的实践启示:丰富的案例分析是课程的一大亮点。真实案例让我深刻理解到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基于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去选择合适的国际化经营方式,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3.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课程使我在思考企业国际化决策时,能全面考虑潜在风险,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双师线上授课模式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两位老师专业知识互补,不同的教学风格与分析角度,让课程内容层次丰富,知识点讲解得细致入微。线上学习平台的便捷性也无可比拟,随时随地就能开启学习,还能反复回看课程重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课程中大量的真实商业案例,把抽象的国际化经营理论具象化,让我不仅理解了知识,更懂得如何在实际商业场景中运用,切实感受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魅力。

- 2023级iMBA学员胡琴-

- 就职于芜湖众通汽车服务-

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并购或收购也是一种经营的战略!根据HBR在跨国合资企业的研究,成功的合资公司需解决三大核心矛盾:

控制权分配、知识共享机制以及退出预案设计。课堂总是能提供一些有意义角度刁钻的思考运用发散在当下工作里解决一些实际的操作问题。

- 2023级iMBA学员王逸楠-

- 就职于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发展局-

最有帮助的内容是对并购和合资的区别进行了清晰阐述。并购通常涉及一方完全收购另一方,而合资则是双方共同投资、共享资源与风险的合作模式。合资更适合在法律限制或需要当地合作伙伴资源的场景中应用,如基础设施或自然资源项目。这种对比让我明白在不同商业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战略路径的重要性。

老师通过和同学的互动使我更生动了解并购和合资的区别和特点。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灵活的治理模型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是成功的关键。同时,通过双师同堂也提醒我关注地缘政治对跨国企业的影响,以及数据合规和人才管理的重要性。建议如果有更多时间的话,老师能够结合他实际经历的案例在课堂上分享。

不一样的视角

1+1>2的精神知识收获

知行合一·社会担当

让学习不负美好时光!

上海财经大学iMBA项目,由上海财经大学与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合作举办,是国内最早获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MBA学位教育项目之一,1996年即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至今已连续第29年招生。荣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第二届“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提名表扬(2016年),成为本届评估中唯一进入榜单中的MBA项目。

项目特色:

两所百年名校的商科教育资源和校友资源,优质师资联合授课。

最早获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学位教育项目之一。

财经特色国际化,注重商业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赋能职业发展。

免联考,自主招生,同步欧美商学院,学分制,无论文写作。

毕业后获美国MBA硕士学位,中国教育部学历学位权威认证。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上海财经大学i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