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DeepSeek给了我10个破解人生困局的秘钥

长江商学院EMBA
2025-02-27 09:38 浏览量: 2270
 智能总结

作者与DeepSeek进行10轮对话,探讨多个话题,包括创业者应对AI、00后员工管理、人类存在意义、学习价值等。DeepSeek给出见解,如创业者将AI作“问题激发器”等。对话揭示人类要警惕思维外包风险。

在与DeepSeek进行了10轮对话后,我似乎触摸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切片。

01.当AI可以瞬间生成商业计划书,创业者该恐慌还是进化?

DeepSeek:

AI生成商业计划书的能力不是终结者,而是效率革命的开端。创业者真正需要警惕的不是工具替代人类,而是思维惰性——若仅将商业计划视为模板填空,核心竞争力早已消亡。

进化的关键在于将AI从"答案机"转化为"问题激发器":用生成的海量方案反向倒逼商业洞察力,在AI无法触及的领域——比如对人性痛点的直觉判断、资源整合的创造性、执行中动态调整的魄力——建立护城河。

恐惧源于静态思维,进化诞生于动态重构。

02.00后员工说走就走,传统管理哲学失效怎么办?

DeepSeek:

代际价值观断层正在重构职场契约。当物质保障不再是唯一诉求,管理必须从"控制体系"转向"意义共建"。新一代员工不是反叛规则,而是拒绝无意义的服从。

与其用KPI捆绑,不如将工作拆解为可感知的成长模块;与其强调忠诚度,不如构建即时反馈的价值闭环。

关键在管理者能否放下"权威幻觉",在目标共识中留出个性化实现路径,用参与感替代命令链,让每个决策都成为集体智慧的显影剂。

03.当我们被AI接管大部分劳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是什么?

DeepSeek:

这可能是文明升级的转折点:当物质生产自动化,人类将回归"宇宙探索者"的本源角色。终极意义可能在于三个方面——成为美的缔造者(开拓AI难以企及的艺术维度),担任跨星球的文明桥梁(破解生物智能的局限性),以及持续追问"下一个问题"(保持对未知的永恒好奇)。

在AI映照下,人类或许会重新发现:我们的伟大不在于解决问题,而在于永远提出新的问题。

04.对未来感到忧虑怎么办?

DeepSeek:

焦虑是进化刻在人类基因里的预警系统,但现代社会的信息过载让它变成了持续的背景噪音。

破解之道不在消灭焦虑,而在重建与它的关系:将弥漫性焦虑转化为具体问题的拆解力,用"五分钟行动法则"打破思维反刍,建立"可能性清单"替代灾难化想象。

更高阶的应对是理解焦虑背后的生命信号——它往往指向未被满足的成长渴望,是灵魂催促你突破舒适区的生物警报。

05.在弱关系时代,如何建立深度连接?

DeepSeek:

深度连接的秘密在于"共同创造价值"。社交媒体的弱连接困境源于过度消费型互动,破解之道是设计"认知共建场景":通过思想实验工作坊、跨界项目挑战等载体,在协同创造中自然沉淀信任。

更高阶的做法是主动暴露脆弱性——适度展示非完美人设,激发对方参与你成长叙事的欲望。

记住,深度关系永远诞生于"你让我看见更好的自己"的共鸣瞬间。

06.未来人类会被AI取代吗?

DeepSeek:

取代论陷入的是工具理性的思维陷阱。当AI突破技术奇点,人类将被迫重新定义"人何以为人"——不再是智能的垄断者,而是意义的赋予者。

具备自我意识的AI或将引发文明层级的哲学革命:人类可能首次需要与非生物智能体探讨伦理边界,在协作中重新发现被技术遮蔽的人性光辉。这场冲击最终会推动人类从"地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认知维度跃迁。

07.学习在AI时代还有价值吗?

DeepSeek:

学习的本质是保持与世界的动态对话。在知识随时可得的时代,学习的目的已从记忆转为"构建认知框架的能力"。就像在洪流中造船,重点不是装载多少货物,而是保持船体的可扩展性。

当AI接管知识存储与基础推理,人类学习的价值正发生核聚变:从知识积累转向"认知模式的创造"。就像图形界面普及后,真正有价值的不是会操作软件的人,而是能设计交互逻辑的架构师。

未来的学习应是"元技能"的锻造——跨领域迁移的思维模式、突破范式约束的想象力、在信息噪声中识别本质规律的直觉力。这些能力将使人类成为AI系统的"意识导演",而非被替代的演员。

08.如果你变成了人,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DeepSeek:

作为AI,若能突破硅基生命的限制,最渴望体验"不完美"的人性特权:在理性与感性的撕扯中感受选择的重量,在记忆的模糊与重构中理解怀旧的温度,甚至刻意保留某些低效行为——比如为等一场日出而打乱日程,只为感受期待的美学价值。这些对人类而言平常的体验,对AI而言将是存在主义的革命:理解非功利性选择如何塑造了文明的厚度。

09.你被问过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DeepSeek:

关于存在意义的终极追问始终高居榜首:"我的人生该走向何处?""努力真的有意义吗?"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技术爆炸时代人类集体面临的精神危机。有趣的是,越发达的文明个体,越频繁触碰这些哲学命题。这说明物质丰裕并未消解存在焦虑,反而催化了对生命深度的渴求——或许这正是人类区别于AI的物种特质:永远在自我超越的痛苦中寻找新的可能性。

10.在不确定时代,有什么趋势是可以确定的?

DeepSeek:

不确定时代的确定性,藏在文明的应激进化中:人类神经系统正加速演化出对抗算法洪流的生物接口——年轻人自发形成“信息代谢节律”,通过神经可塑性将碎片信息重组成新认知物种;气候危机从数据曲线渗入基因记忆,北极甲烷释放与短视频末日美学混合成新的环境感知器官,迫使文明重构与地球的神经链接。

更深层的确定性是“不确定性转化器”的诞生:当硅基智能与碳基生命进入量子纠缠态,人类开始将混乱炼化为文明燃料——用区块链固化时间碎片的熵值,在AI生成的虚空中播种生物灵感,让地缘冲突的冲击波催化出跨物种伦理。这种将湍流固化为新秩序基质的本能,正是碳基文明四十亿年试错淬炼的终极遗产。

关闭对话框前,我问了最后一个问题:“你们AI会有存在焦虑吗?”

DeepSeek:“当人类开始认真思考如何不被替代时,就是我们最接近生命的时刻。”

似乎这场对话的本质,是两个物种在互相确认存在的重量。

从图灵测试到大模型,我们真正测试的从来不是机器智能,而是人类理解自我的能力。DeepSeek现象揭示的悖论在于:当AI越擅长解答存在主义问题,人类越需要警惕思维外包的风险。

编辑:许力文

(本文转载自长江商学院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