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等关税、风险升级,变局时代中国如何提振经济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5-04-08 15:43 浏览量: 2260
 智能总结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多变、中国经济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的背景下,黄少卿教授在“中国经济与地缘政治机遇与挑战”交大安泰EMBA新春论坛上,以《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挑战与应对》为题进行探讨。回顾2024年,中国经济达成5%增长目标,核心矛盾是国内总需求不足。消费端“以旧换新”边际效应显疲态,投资端民间投资活力不足、基建有风险,外需虽创新高但利润率低且未来不确定性增加。同时,政府面临财政压力,货币政策资金有空转现象。黄少卿提出短期兼顾逆周期与跨周期调控,长期深入推动体制改革、重视风险控制,以实现经济平稳运行与长

关联问题: 中国经济转型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激活国民消费循环?怎样应对外需不确定性?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下——特朗普二次执政后的关税升级、地缘冲突加剧产业链“近岸化”、人工智能革命催生新产业范式、文化出海打通新的链路……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的转型与发展时期。

在“中国经济与地缘政治机遇与挑战”交大安泰EMBA新春论坛暨招生新政发布会上,黄少卿教授以《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挑战与应对》为题,系统拆解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并提出了兼具短期纾困与长期变革的破局之策,探讨中国如何在多重压力下走出一条系统性突围的路径。

* 本文根据《聚焦交大安泰EMBA新春论坛:变局时代下的中国经济思辨,提振消费、创新驱动与制度变革成关键》编辑整理。

回顾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在诸多挑战下,我国经济有惊无险达成5%增长目标。黄少卿认为,“惊险过关”背后的核心矛盾仍是国内总需求不足。

在消费端,尽管“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提振了家电消费的增长,增长了约12.3%,但其边际效应在今年以来也显现出疲态走势。黄少卿建议未来“两新”政策需要不断从“实物消费”向“服务消费”拓展探索,并以直接向居民发放限定用途的现金券为手段,切实激活国民消费循环。

在投资端,民间投资活力不足,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存在产能过剩与债务风险。黄少卿认为要积极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新科技引领创新,注重提升投资效益,不要为未来的长期增长埋下新的隐患。

2024年,外需虽创新高,贸易顺差近1万亿元,但主要原因是企业多采用“以价换量”策略进行外贸交易,总体利润率不高。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强以及特朗普2.0“新政”加征关税等背景影响下,未来中国企业价格调整空间有限,已逼近盈亏临界点。

此外,美国经济下行、全球政局不稳、欧洲经济军工化趋势,也将进一步加大中国稳外需的难度。多重外部风险压力之下,外需的不确定性只会有增无减。

黄少卿认为,一方面应该通过人民币汇率区间管理适度贬值缓冲关税冲击,另一方面,还要加速出口结构升级,摆脱低价竞争模式,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持续转型。

自2024年以来,政府一直面临不小的财政压力,偿债压力与流动性危机亟待化解。

黄少卿指出,虽然近年来一直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在积极前面加了“更加”一词,反映了政府在财政领域通过积极政策提振经济的坚定态度。

在货币政策方面,尽管央行提出“适度宽松”,但资金在金融体系内存在空转现象。黄少卿认为,在很大意义上来讲,货币内生于经济活力之中,经济活力不足的时候,货币是很难注入进去的。

他建议加大降息力度,将政策重心转移到“强化民生”方面,让资金直达家庭与企业。

黄少卿认为应该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应对挑战。

从短期来看,他建议政策兼顾逆周期与跨周期调控。一方面,通过特殊的超长期国债向全体居民发放现金券或准现金券,刺激消费,通过消费券、降息、汇率工具稳定经济。

另一方面,持续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积极推进未来产业布局、重大基础改造、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为经济长期发展塑造新动能,将经济增长动力从“量”转向“质”。

从长期来说,黄少卿认为要深入推动体制改革,如推动《民营经济权益保护法》立法、统一大市场建设、营商环境优化等举措,是重振民企信心的基石。

同时,高度重视风险控制,关注金融系统潜在风险,防止地方政府投资形成的银行贷坏账风险蔓延,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黄少卿用“夜深千帐灯”来概括中国的宏观经济。短期稳增长需政策引导,但长期繁荣离不开每个市场主体主动求变。对内,消费提振与收入分配改革是打通经济循环的“任督二脉”;对外,产业升级与汇率工具是抵御全球化逆风的“盾与矛”。对政府而言,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夯实制度与创新根基,是行稳致远的关键。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大安泰E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