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动态 | 浙江工业大学科创MBA项目期待您的加入

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2025-04-24 10:23 浏览量: 2803
 智能总结

创业是年轻人成就梦想的重要途径,我国科创板市场发展为创业者提供激励。浙江工业大学秉承宗旨,于2010年提出“创业MBA”项目培养“新浙商”。在此基础上,升级推出科创MBA项目,旨在培养科技型创业人才。该项目办学优势明显,有多元适配导师队伍、交叉协同培养体系、丰富优质科创资源。项目办学资源丰富,有众多科创实践导师,与多地创业园区深度合作,和省内知名创投基金建立合作。众多学员分享了在科创MBA项目学习的收获,诚挚邀请有创新创业意愿者加入,还公布了项目联系方式及往期喜报等信息 。

关联问题: 科创MBA项目优势有哪些导师如何助力科创MBA学员科创MBA实践如何开展

项目背景

创业已成为当今社会年轻人成就梦想、超越社会阶层、回馈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科创板市场的开拓与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最大的社会财富激励。浙江是中国创业最活跃的地区,创新创业是浙江经济最大的特色。

浙江工业大学秉承“以浙江精神办学,与浙江经济互动”之宗旨,以培养“新浙商”为己任,通过“创业MBA”项目培养具有“东方智慧、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社会责任”的创业者。为实现上述目标,浙江工业大学在2010年率先提出“创业MBA”项目,在培养过程中紧密围绕创业企业成长的需要,注重培养前瞻性战略思维能力,将系统知识学习和实战经验提升相结合,课堂教学研讨和企业考察剖析相结合,师生教学互动与班级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相结合,国内学习与海外访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打造新时代的“新浙商”。

随着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不断被释放,我国在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力、竞争力正不断提升,但是与此同时,外部环境更加复杂,虽然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长足发展,但诸多“卡脖子”技术瓶颈仍突出。为此我们要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攻坚放到首要位置。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前沿工程技术、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投资,瞄准高新技术企业这个创新主体,聚焦产业技术补足短板,整合科研技术研发力量,走自主研发之路。

我校科创MBA项目在“创业MBA”项目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的升级,通过跨学科前沿课程体系,深挖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力学等核心科技的发展逻辑和趋势,结合成熟、系统的商业课程,助推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激活科技创新的商业场景,力争培养出懂科技、懂产业、懂共创的科技型创业人才,以科技赋能商业,用商业为科技注入活力,培养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企业家。

项目办学优势

01

多元适配的导师队伍

科创MBA项目为每一位同学配备两类导师:学术导师和科技产业导师,学术导师侧重于工商管理方面的学术指导,科技产业导师侧重于帮助解决学员实际创业及工作中的技术难题、资源难题以及管理难题。真正培养“懂产业、懂科技、懂共创”的复合型人才。“懂产业”是以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聚焦新型产业发展为导向,动态孕育新质生产力关键要素,为学生适应并引领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提供知识更新与创造。“懂科技”是通过构建多学科交叉知识体系,系统提升学生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能力素质,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技术实践能力和国际科学视野的人才。“懂共创”是以拓展MBA学生创业资源为导向,构建开放的创新创业全过程资源支持平台,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和主体共生的创业新生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经济和环境价值创造过程,进而创建多维竞争优势。

02

交叉协同的培养体系

STE课程

科创MBA项目培养体系有别于传统的MBA培养模式,形成以产业聚焦为核心,以学科交叉为手段,以联合共创为依托的复合型科创人才培养新范式。项目深耕浙江经济发展,聚焦中小企业成长,将创新创业的种子播撒到浙江大地,从产业变革中找到创新创业的新动能;紧密围绕学校学科优势,基于新商科培养目标要求,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同时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资源圈层,帮助MBA学生厘清创业逻辑,利用交叉学科知识体系解决实际运营中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交叉融入产业前沿知识、行业最新信息以及创业最优资源,通过增加前沿工科技术课程(生物、制药、信息、AI等),城市研学(合肥、上海、苏州、无锡等),主题案例研讨行动学习等培养方式为MBA学员注入新能量。

03

丰富优质的科创资源

科创MBA项目与浙江省内的创业资源深度合作,通过顶层设计围绕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开展协同育人,打通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源全链条,依托“MBA科创联盟”把人才、技术、资本、政府、市场、高校、社会组织、企业全面进行链接和融合,实现创新创业价值共创,形成学生与科技、产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样本。科创MBA项目已经链接了浙江工业大学校内的学科资源和各地方研究院的产业资源,凝聚了赛伯乐、天堂硅谷、复聚投资等20余家知名投资机构,以及浙江省MBA 联盟、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浙江省职业经理人协会等社会团体,共同构筑MBA创新创业资源支撑系统。

科创联盟成立

项目办学资源

01

科创实践导师

科创MBA项目已经聘请了38位科创导师,涵盖了产业界和学术界,为项目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导师库还在持续增加中。

浙江工业大学MBA科创实践导

(按姓氏拼音排序)

产业领域导师

1、戴铁潮:浙江省电力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正高级经济师。

2、何一波: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中国轻工行业劳动模范、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3、顾 晓(女):卡朴新媒体 联合创始人。

4、郭 羽:浙江巨岩科技 董事长。

5、郎一丁:上市公司富佳股份(603219)总经理,正高级经济师。

6、梁 明:诺力股份(603611)子公司诺力车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7、李 治:上市公司信凯科技(001335)董事长。

8、毛园园(女):杭州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先投执行董事。

9、屈振胜:上市公司华星创业(300025)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10、宋守成:原阿里巴巴中国区财务总监。

11、吴高明:硕格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12、吴淑江:上市公司博拓生物(688767)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13、吴之炜:康师傅控股集团人资长。

14、许昌华:杭州工塘产业管理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总经理。

15、许 斌:华茂集团 董事、副总裁。

16、姚文宏:建科股份(301115)子公司西南检测 总经理。

17、殷延东:妙联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18、尹志远:圣奥集团副总裁、正高级经济师。

19、尤 源:嘉兴佳利有限公司董事长,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级星火带头人。

20、俞 斌:杭州市拱墅区工大未来技术研究院 院长。

21、余飞鹏:浙大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级经济师。

22、袁智勇:浙江赛智伯乐投资合伙人。

23、张 磊:上市公司中控技术(688777)副总裁,正高级经济师。

24、张旭光: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促进会会长,浙江省互联网产业联合会副会长,浙江省智慧城市促进会常务理事。

25、周丽红(女):浙江复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浙江新锐浙商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总经理。浙江十佳金融创新人物,浙江金融投资“魅力人物”。

26、周为军:浙商证券战略投行部总经理,浙商证券新闻发言人。

27、宗佩民: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浙江工业大学MBA科创实践导师

(按姓氏拼音排序)

科技领域导师

1、陈 强: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数据驱动控制与学习系统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自适应与学习控制,物流机器人调度规划,飞行器姿态控制。

2、冯 宇: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处理与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委会网络化控制学组秘书长,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博弈与兵棋推演专委会委员,研究领域:网络化系统分析与设计、多智能体博弈与深度强化学习、最优与鲁棒控制。

3、毛科技: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智能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技术。

4、仇 翔: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网络化控制、机器人、数据分析。

5、王建伟: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柯城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药物化学、药事管理学。

6、王 梁:浙江工业大学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电磁场协同激光增材制造技术、超快激光表面改性技术。

7、王浙明: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工程学院学术副院长,研究领域:预测控制、数据驱动控制、混杂动态系统、优化算法。

8、夏 阳: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废电池回收利用协会常务理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领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9、姚信威: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领域:群智计算、群智感知与协同、智能物联网。

10、张 全: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环境学院副院长,北美环境化学与毒理学年会(SETAC)烟碱类农药生态与健康风险分会共同主席,研究领域:环境毒理和环境健康。

11、钟 麒: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智能流控专业委员,研究领域:数字液压技术、智能流控技术、智能装备。

02

创业园区

科创MBA项目已经与浙江工业大学所属各地方研究院以及浙江省内创新创业园区建立深度合作,在创业项目落地、创业资源支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浙大控股所属各科技园

2、浙工大MBA校友产业园

3、拱墅区、西湖区等地方政府主导的产业园区

4、浙江省大学科技园

5、浙江工业大学宁海科学技术研究院

6、浙江工业大学余杭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院

7、浙江工业大学新昌研究院

8、浙江工业大学台州研究院

9、浙江工业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

10、浙江工业大学上虞研究院

11、杭州市富阳区浙工大银湖创新创业研究院

12、浙江工业大学平湖新材料研究院

13、浙江工业大学瑞安创新创业研究院

14、浙江工业大学金华创新联合研究院

15、浙江工业大学义乌科学技术研究院

16、膜分离与水处理协同创新中心湖州研究院

17、浙江工业大学温州科学技术研究院

18、绍兴柯桥浙工大创新研究院

19、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

20、浙江省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园

21、浙江工业大学湖州数字经济技术研究院

22、浙江工业大学今飞研究院

23、德清县浙工大莫干山研究院

24、杭州市滨江区浙工大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

25、衢州市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

26、华东合成生物学产业技术研究院

27、浙江工业大学柯城产业发展研究院

28、拱墅区浙工大未来技术研究院

29、台州市浙工大滨海软土智能建造研究院

03

创投基金

科创MBA项目已经与省内的知名创投基金建立合作,对具有潜质的科创项目优先进行辅导和投资。

1、复聚投资

2、华睿投资

3、赛智伯乐投资

4、浙商创投

5、天堂硅谷创投

6、杭实资产管理

7、浙江工业大学校友基金

科创MBA学习感言

童 欢

我是康大美术画材集团董事长助理童欢,同时也是科创班的副班长和科创联盟的秘书长,“从精心策划的游学活动,到多次企业拜访,科创班每一次行程不仅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更让我们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学会如何捕捉机遇、衡量风险。每一段经过,都用实际行动证明:理论知识只有与实践深度对话后,才能闪耀出耀眼的光芒。MBA赋予我在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上的提升,也让我感受到了如何利用这些工具去整合资源、激发集体潜力,为班级注入持续向上的动力。回顾走过的旅程,我深信科创班的每一次锤炼都在打造一个更专业、更具创新力的自己。

庄 刚

自浙工大科创联盟成立以来,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我深切体会到其中蕴含的蓬勃活力与积极转变。曾经,同学间的交流比较多局限于课堂讨论,如今,课堂外、研学中,不同行业和背景的同学们的思维激烈碰撞,跳出了固有认知框架,学会从科技与商业融合的新视角分析问题。走进强脑科技研学,亲眼目睹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创新应用,真切感受到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而智慧校园、智慧养老等路演项目在联盟平台上同样获得长远发展。在科创联盟的每一天,都在充实自我、积蓄能量,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与创新实践充满信心,也衷心祝愿联盟行稳致远,成为更多人追逐梦想的起点。

宿俊友

MBA学习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积累,更是实践能力的提升。MBA学习期间,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相关活动,通过参加活动可以让我们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应用所学,验证理论的有效性。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能够将课堂上的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解决方案,增强团队合作和领导力。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还能拓宽我们的人脉,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搭建桥梁与资源。

杨 波

我们是浙工大MBA首届的科创班,我很荣幸地被同学们选为班长,如果说我唯一的优势就是我有利他的精神,这也是商业的核心,商善若水是我自己核心的信念。科创MBA的学习让我明白,既要外联也要内修;生意是暂时的,同学的情谊是一辈子的;动态地看人,永远不要拒绝与人交往等。MBA能接触到的各种企业和人非常多,所以同学本身就是科创班的一大优势。MBA是最具有多样性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特别重要,也诚挚的祝愿学弟学妹们诸事顺遂,在这里能收获更多。最后诚邀有创新创业的学弟学妹们加入科创联盟,我们和浙工大教育中心一起打造工大的金名片。

陈胤璁

作为2024科创班的一员,同时也是教育行业的科技创新创业者,我以AI赋能教育为起点踏上科创之路。对于创业来讲不仅仅是对产品、模式以及内容的革新,更是一场自我重塑的修行。科创联盟于每位参与者而言意义不同,或是枢纽,或许是进阶成长的阶梯。所以我相信科创联盟以及我们科创班的所有同学会像明灯一样照亮创新的迷雾。

沈丽颖

我是一名90后二代创业者,又是一名宝妈。我在事业发展瓶颈期和育儿教育发展期,做了一个决定去投资自己。选择读科创方向是我备考期间就坚定选择的目标。我们班是第一届的科创班,有双导师指导,分别是科创导师和论文导师,为我们论文指导和工作指导提供帮助。我们有STE课程和课程上的移动课堂,把我们理论知识和实践学习深度融合,希望能提升我们对管理知识与运用的深刻理解。我们有22个同学,大家都在学习中锻炼自己。同时,我们也在跟中心共同成长,探索科创班级的建设,做好科创联盟的发展,为我们班级同学服务,为MBA同学们服务。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班级同学们都会有更棒的发展。

欢迎各位同学加入科创MBA项目!

项目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收费标准按照科创MBA项目执行,有关项目的问题可以联系:徐老师,13989864391(微信同号)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浙江工业大学MBA教育中心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