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途指南 | 走进影视飓风——内容科技与商业思维的跨界对话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5-04-27 14:42 浏览量: 2732
 智能总结

2025年4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MBA在校生联合会职业发展部带领学员探访“影视飓风”创意基地。这家连续六年蝉联B站“年度百大UP主”的企业,以“技术驱动内容,创意重构商业”实现营收跨越式增长。参访中,其办公区环境光控制系统、开放空间等体现创新方法论;1号直播棚展示了从流量运营到生态构建的成果,自有IP孵化等构建商业飞轮。圆桌讨论上,安泰学员与影视飓风团队围绕企业扩张期可持续性、成本控制、IP战略等管理思维展开双向碰撞。这场三小时的参访促进了内容科技与商业逻辑的交流,重塑数字时代创新方程式,探索新质生

关联问题: 影视飓风如何实现营收增长?其办公环境有何独特之处?怎样构建去中心化IP矩阵?

2025年4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MBA在校生联合会职业发展部带领学员探访千万粉丝级科技自媒体"影视飓风"创意基地。这家连续六年蝉联B站"年度百大UP主"的年轻企业,凭借独特的内容生态与组织管理模式,在两年内实现营收从千万到过亿的跨越式增长。

当自媒体行业普遍面临创意枯竭与流量焦虑时,影视飓风以"技术驱动内容,创意重构商业"的底层逻辑,为传统企业组织管理提供全新范式。

01数字原住民的创新方法论

02从流量运营到生态构建

03管理思维的双向碰撞

数字原住民的创新方法论

步入影视飓风办公区,高显色指数的天幕灯板率先映入眼帘,这种特别挑选的环境光控制系统,保证室内和户外亮度完全齐平,不仅保障了全天候拍摄需求,更成为一家科技自媒体技术创新的具象化表达。

在二楼中庭游乐场式的开放空间里,滑梯与胶囊休息区模糊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以更加贴近Z时代的办公环境,保证大家的创意输出。

三楼"企业博物馆"则陈列着各种影视行业有趣的设备以及影视飓风具有非凡象征意义的纪念品,与“B站百大UP主”等众多奖杯荣誉交相辉映,见证着这家企业从技术科普到商业全案服务的进化轨迹。

从流量运营到生态构建

在探访最新的1号直播棚时,330平米的复合空间颠覆了大家传统直播场域认知。这里既有支持跨城市控制的技术导播中心,也包含服装设计工作室与产品开发实验室。

影视飓风媒体技术部主管龚锐Gary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直播中心的最强大脑——导播间,这里提供完整的导播方案,通过IP化的标准网络协议,传输所有直播信号,也可以通过IP协议控制远程控制摄影机云台构图,实现全球异地直播合作。

当行业陷入直播带货红海竞争时,影视飓风正通过自有IP孵化和场景化内容开发,构建"技术+内容+产品"的商业飞轮。

管理思维的双向碰撞

圆桌讨论中,安泰学员围绕企业快速扩张期的可持续性展开专业探讨。

针对"从千万到过亿"的营收跃迁,同学们接连抛出成本结构优化关键问题:如何平衡人员投入与内容产出效率?在设备资产重投入模式下,边际成本控制是否存在行业特殊性?

Gary展示了由影视飓风团队自主编写的数据系统,通过实时可视化反馈实现内容话题与观众反馈的动态平衡。

在战略架构层面,商业、内容、直播三大板块形成闭环生态:商业收入反哺内容创作,直播业务则化身数据中台沉淀用户资产。

关于企业IP战略的可持续性讨论同样激烈,有学员指出,当创始人IP占据企业认知度的核心,如何在保持品牌影响力的同时构建去中心化的IP矩阵?

Gary则介绍了正在推进的不同项目工程,“主IP+子品牌”的矩阵生态:除了主IP影视飓风外,科普频道“亿点点不一样”持续输出可视化知识内容,“飓多多StormCrew”聚焦员工日常,“一步一部Rolling”打造剧情短剧与创始人Tim保持平行独立,形成差异化内容生态。

尾声 重构产业创新的DNA

这场持续三小时的参访,如同一场商业领域的"控制变量实验"——当安泰的系统化方法论注入影视飓风的创意基因,当95后团队的管理实践反哺传统商业认知,关于组织进化与商业本质的思考,正在重塑数字时代的创新方程式。

正如影视飓风二楼展示墙上那句醒目标语:"无限进步",关于内容科技与商业逻辑的交织实验,终将在"无限进步"的坐标系中,找到属于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最优解。

编辑:梁萍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大安泰MBA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