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课堂|2024级MPAcc学子探秘简牍中的会计智慧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25-03-12 11:48 浏览量: 1676
 智能总结

3月9日,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4级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走进长沙简牍博物馆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同学们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深入了解简牍文化价值。陈敏老师详细讲述简牍历程并剖析其会计历史内涵,让同学们认识到会计在古今社会的重要性。活动后,同学们纷纷表达收获,如从简牍中看到古人生活、会计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联系等,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历史的认知,还让他们领悟到应守护文化根脉,传承发扬历史遗产,同时同学们也在参观中重构了专业认知,增强了使命感。

关联问题: 简牍如何体现会计发展?参观简牍博物馆有何收获?简牍对传承文化有啥作用?

3月9日,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24级MPAcc专业学位研究生走进长沙简牍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简牍文化的历史价值与艺术魅力。

简牍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书写载体,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记忆载体,更是破解文化基因的密码本,蕴含着大量与会计发展相关的历史信息。在参观过程中,陈敏老师为同学们详细地讲述了简牍从起源到发展的整个历程,并深入剖析了其中所隐藏的会计历史内涵。通过陈敏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仿佛置身于古代社会,看到了会计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经济稳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会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和国家治理中做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这种古今对比,让同学们更加清晰地理解了会计学科的重要性和其深远的历史价值。

陈敏老师的讲解兼具专业性和趣味性,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计历史零距离”体验。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走进长沙简牍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千年前的古人展开了一场无声的对话。那些静静陈列的简牍,虽已斑驳褪色,却依然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每一片简牍都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生活印记,从官府文书到民间账目,从法律条文到私人信件,无不生动地展现着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在益阳兔子山出土的三枚简牍。这三枚简牍形制相同,其中两枚为“入”单,一枚为“出”单,记录了建安十九年二月二日胡盛平斛品米的出入库情况。这三枚简牍属于“三联单”,是粮食入库的凭据,与现代意义上的多联式原始凭证相似,能满足不同部门记账和管理要求,并据以进行账目核对、校验及防止篡改舞弊。

参观结束后,我深刻感受到,简牍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它们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人的生活,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传承文明。

——2024级MPAcc非全日制 郭婧

踏入长沙简牍博物馆,仿若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会计溯源之旅,令我收获颇丰。

秦代以十月为岁首,次年九月为岁末的会计周期,让我印象深刻。这种安排与农业丰收紧密相连,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它让我明白,会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杀青”一词的由来,更让我感受到简牍文化的独特魅力。古人以火炙烤竹简,去除青皮,既便于书写,又利于保存。从古代竹简的制作工艺到如今影视拍摄的完成用语,这一词汇跨越千年,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会计绝非冰冷的数字堆砌,背后是时代脉络、人文温度。于我而言,今后面对复杂账目,定当心怀敬畏,以史为鉴,用专业守护经济信息的传承,不负所学,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会计人的担当篇章。

——2024级MPAcc非全日制 马佳菲

在陈敏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前往长沙简牍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这次旅程不仅让我近距离感受到古代文明的厚重,更让我深刻体会到长沙这片土地蕴藏的千年历史底蕴。

步入展厅,一件件简牍文物在灯光下静默陈列,仿佛诉说着千百年前湖湘文明的繁荣。最令我震撼的是长沙走马楼出土了十四万余枚简牍,记录了长沙郡的政治、经济细节。这些文字跨越两千年,将郡治衙署的运作、百姓的税赋制度鲜活呈现,让我真切触摸到吴国基层社会的脉搏。而2019年发现的西汉古砖遗址,则印证了长沙作为南北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那些铭刻“永安长兴”的古砖,无声传递着西汉时期城池营建的智慧。

参观中,我尤为感慨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无论是配合科文大厦建设抢救发掘古井,还是地铁勘探中保护地下遗址,都展现了考古工作者“与时间赛跑”的使命感。这让我意识到,每一块简牍、每一处遗址的留存,都是今人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

此行不仅加深了我对汉代长沙郡的认知,更让我领悟到:历史并非尘封的旧事,而是文明延续的根基。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以守护文化根脉为己任,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2024级MPAcc全日制严琦

陈敏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中国简牍博物馆,这是一次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文化之旅。博物馆分为两个展馆,第一层主要展示了东吴竹简和战国秦汉时期的竹简。在陈敏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解中,我们仿佛穿越回了数千年前,每一枚竹简都像一扇窗口,向我们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竹简上刻写的文字,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古人智慧与生活的缩影,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二层展馆则聚焦于长沙地区主要遗迹出土的竹简,包括益阳兔子山遗址、长沙走马楼遗址等。这些竹简的发现,为研究古代湖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通过参观,我们更加意识到简牍在补充历史文献、还原历史真相方面的重要意义。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走出博物馆,我心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慨。湘、资、沅、澧四水的蜿蜒流淌,八百里洞庭的浩渺烟波,不仅塑造了湖湘大地的自然风貌,更孕育了湖湘文化独特的魅力与精神禀赋。这种千载相承的文化底蕴,让我深感自豪,也激励着我们去探索、传承和发扬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2024级MPAcc全日制郑雪策

在博物馆内,同学们手握放大镜,在斑驳墨迹的简牍中解码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之道。本次移动课堂,从教室搬到博物馆,通过简牍这枚活化石,同学们在中国会计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重构了专业认知,也增强了一种“文明守护者”的使命感——作为现代会计人在数字化洪流中编织新的文明密码。

编辑:许力文

(本文转载自湖南大学MPAcc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