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工管青年学“四史” | 回顾五百年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2020-10-28 21:20 浏览量: 7201

引言:社会主义是人类进步的社会历史产物。它诞生于16世纪初,主张整个社会应作为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其管理和分配基于公众利益。

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里,我们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把握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与价值,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从无到有

15—16世纪,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资本主义在欧洲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思想也随之产生。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撰写了一部《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拉斐尔·希斯拉德,描述了他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公众选举产生。乌托邦是一个消灭了私有制、人人平等的理想王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前提。而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空想社会主义也在不断完善。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发展达到顶峰。以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和弊病,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合理性。然而,由于受时代条件限制,空想社会主义无法找到实现的正确道路,因此具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

从空想到科学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西欧一些主要国家的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不断发展壮大。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工人阶级政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发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从理论到现实

1917年3月,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列宁及时提出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的七月事变之后,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消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武装起义,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成功夺取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社会主义完成从理论到现实的转变。人类社会开始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十月革命推动了共产党在世界各国普遍建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高涨,也为其他国家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一国到多国

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爆发。各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二战后,苏联帮助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民主德国等国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越南、朝鲜、蒙古、古巴等国也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由此,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转变。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

1

社会主义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绝对优势且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 “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不仅巩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也遭受过重大挫折,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领导我党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步步向前推进。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创新的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有不少南大人的身影。南京大学校友吴良镛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建设规模大、速度快、涉及面广等特点,创立人居环境科学,建立了一套以人居环境建设为核心的空间规划设计方法和实践模式,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认可;南京大学校友程开甲一生为国铸核盾,为锻造改革开放安全屏障、推进科技强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南京大学第二届校董会名誉董事长马万祺向中央提议“积极发动侨胞投资祖国”,并率先在内地投资兴办实业,大力对外宣传国家改革开放政策,为推动澳门与内地经济往来合作、支持改革开放作出突出贡献……

南京大学校友 吴良镛

南京大学校友 程开甲

南京大学第二届校董会名誉董事长 马万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党经受住各种严重冲击和考验,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源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与优越性。“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 我们要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把个人的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