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上交大!她为梦想,闪闪发光!| 在浙师,你也能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2022-11-26 19:50 浏览量: 2792

初见潘小蕾时

她正在实验室里

反复进行材料检测实验

实验室明亮的灯光

在少女头顶投下一圈细碎光晕

像在诉说她绚丽明媚的大学时光

潘小蕾

来自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191班

均绩4.13,连续六学期排名班级第一

曾获多项学科竞赛一等奖

成功保研上海交通大学

环境科学实验室,是潘小蕾的所爱与坚守。三年勤学路,两年“科研人”,这个一直埋头踏实做事的女孩回望来路,笑着和我们说:“我呀,只是恰好爱上了自己正在做的事罢了。”

误打误撞,科研小白的成长之路

带着初入校园的懵懂与好奇,大一的潘小蕾在环境科学实验中一直秉持着谦逊好问的态度。问老师、问师兄师姐、问同学,凡周遭能解答她疑问的人,都是潘小蕾提问名单上的一员。怀着求知的欲望,潘小蕾叩开了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吴西林老师办公室的门扉。殊不知,这一叩便叩响了潘小蕾科研道路的敲门砖,自此加入了吴西林老师的实验室,开启科研之路。吴西林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小到比赛通知,大到实验方向,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很多时候,吴老师甚至比我更积极,我几乎所有的比赛和课题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的。”老师的信任,就是对她最大的鼓励。“本科科研路上,我特别感谢吴老师,他的指导和支持使我受益终身。”

而在师兄师姐们的身上,潘小蕾看到了合格科研人的优秀品质——坚定、积极、专注。实验室的器材有限,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每个时间段都有人在做实验,很多研究生甚至会放弃吃饭时间,争分夺秒进行实验。踏实努力,勤勤恳恳,大家的科研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潘小蕾。

比起白天人多热闹的实验室,潘小蕾更偏爱静谧的夜晚。日间,潘小蕾常把器材留给时间更紧迫的师兄师姐,等夜晚下课后,她再踩着一路星光推开实验室的门。

深夜的实验楼寂静无人,偌大的实验室里只剩下潘小蕾一个人在忙碌。文献展现出来的剂量规律也许有迹可循,但实操结果常与理论结果不同,相连的两次实验结果往往又前后不同,这些微小的差别都意味着实验需要在一次次反复中进行更深入地探究。大三时,为了获取竞赛所需的实验数据,潘小蕾连着一个多月都是凌晨两点才离开实验室。但她依然笑谈着种种经历,满眼皆是星辰:“在我看来,这才是岁月静好的模样。”潘小蕾从不觉得长达四五个小时的实验有多么痛苦磨人,反而在一次次目标的达成中收获满足与成就感。

潘小蕾在本科期间获得的部分荣誉“守住寂寞是每个科研人的必经之路!”熬过的夜终将变成光,潘小蕾于大三这一年斩获第四届浙江省环境生态科技大赛一等奖、浙江省第十二届生态环境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并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保研上交,所有努力终有归属

9月28日14时36分,潘小蕾在中国考研招生信息网点击接受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待录取通知,而她等待这一好消息足足有7个月之久。从3月伊始,潘小蕾就开始准备保研材料。“我做过很多努力,最初并没什么目的,到后来发现它们是值得的。”“均绩4.13”的耀眼成绩在保研时帮助她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做一件事,专注一件事;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为兼顾实验研究、竞赛备赛、日常学习,潘小蕾善用日常碎片时间,提高学习专注力,实现效率最大化。去年中秋节,浙江尚吹着酷热的风,全校师生都已放假,潘小蕾还静静待在图文信息中心看流体力学相关书籍。书读毕,前额出了一层细汗,她才惊觉自己在闷热的室内待了整整半日。她也曾遇到过学习的瓶颈期。大二下学期“环境工程原理”这门专业核心课程,艰涩难懂,非常考验逻辑能力,期末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潘小蕾及时反思学习方式,并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此以后,她对自己的薄弱课程进行重点规划,课前预习,课后巩固,把学习时间合理分配到每一门课程中。

保研过程中,潘小蕾了解发现,上海的高校除了关注学生科研能力,也格外看重学生的英语水平。面试时的流利表达,绝不是短时间的练习即可铸就的,所有能力的培养都来自日常的积累。潘小蕾常常在没人的地方独自练习,一遍又一遍模拟着面试时的场景。提升语言能力本无捷径可走,唯有坚定地长期修炼。她广泛阅读各类英文公众号、外刊、新闻,闲暇时还通过看美剧加强语感。看剧时,她通常屏蔽中文字幕,依靠全英文字幕理解剧情。“最开始我也看不太懂情节与台词,但在时间的积淀下,慢慢接受越来越多的陌生词,突然有一天,竟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

漫漫保研路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最终,这个勤恳的女孩成功收获了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三所高水平大学抛来的橄榄枝,并在预推免的流程中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实现了自己继续深造的梦想。

为了科研,不只科研

像每一个初入大学的新生,潘小蕾怀着对未知的渴望来到浙江师范大学。最初选择浙师大,是出于对教师职业的向往。但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潘小蕾发现,自己心里的天平发生了偏向。

于她而言,做科研、做材料早已是刻在骨子里深沉的热爱,她只顾朝着心之所向不断探索就好。“填报志愿也好,选择职业也罢,我们不应该有太多功利性的追逐,而应该有更多遵从本心的坚持。”坚定如潘小蕾,朴素的话语道出万千宏愿,“时代需要更多青年走上科研一线。”

大二时,潘小蕾成为了环境科学2020级新生的助班,以朋辈的身份毫无保留地给学弟学妹提出学习和生活上的建议和指导。“我真诚地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少走些弯路。”让潘小蕾惊喜的是,自己的学妹卓芳羽也成为了新一届的助班。看到这份爱心有所赓续,潘小蕾由衷地感到高兴。

身为学校志愿者总队成员的潘小蕾也总是想要帮助更多的人。在“青鸟云课”教育辅导项目中,潘小蕾辅导了3名青海学生。学期结束后,潘小蕾登录平台,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留言“老师您辛苦了”。停留在反馈区,仅仅6个字就击中了潘小蕾的心窝。这一瞬间激发出无穷的温暖与能量,让潘小蕾深觉为人师的价值感与幸福感。

其中来自青海省都兰市的龚桂香一直接受着潘小蕾的学业指导。中考落幕后,龚桂香仍主动向平台申请希望潘小蕾能够继续辅导她。“是潘老师帮助我找回了自信,她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在潘小蕾的鼓励和指导下,原本因数学成绩不好在课堂上不敢抬头的龚桂香渐渐拾回信心,敢于和老师同学交流,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平台教学之余,潘小蕾亦十分关心学生的生活,曾遥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激励学生,希望他们成为更有想象力、更加优秀的人。故事不会终章,在这场双向奔赴里,师生情早已落地生花。潘小蕾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浙师人对“师范”的理解:为人师,尽心竭诚,倾囊相授。

少女的目标从不止见于顶峰,而是更灿烂的自我实现、更宏远的理想信念。怀着一颗向往之心来到浙师,她即将带着更明确的方向、更执着的信念航向远方。

文字 | 温哲展马嘉琦 郭愉悦

图片| 解雨欣

编辑 | 张鑫洁

责任编辑 | 赵菡婧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