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师说 | 十九大之后国家经济政策要走“空间平衡木”

MBAChina
2017-11-07 15:42 浏览量: 1645

MPAcc中国网讯】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判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毫无疑问,报告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问题高度关注、突出强调,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可以说是统领全篇。报告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方方面面也多有分析和说明,并在对策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笔者从事空间经济研究,学习了报告全文后的第一反应是形成了如题所示的基本判断,可以说:“十九大”将开启平衡发展的新时代,经济政策的空间平衡内涵会更加突出。




实际上,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解决经济在空间维度上的巨大不平衡问题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一直是党和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关切,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之后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出可资证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含着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或城乡统筹发展)。“区域”是包含“城市”和“城乡”的更大概念,它们都是“空间”意义上的,但“空间”的内涵更丰富,城市内部、农村内部也在其中。


十九大报告强调平衡充分发展,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文化、教育、卫生、民生等更广的社会意义上的,与以前的政策导向相比,后者是更新的内涵,显得更为突出,报告反复强调公平、正义、民生短板,因为目标旨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例如报告多次强调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并且是空间上的平衡发展、充分发展,经济的平衡发展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更广意义上社会平衡发展的重要基础。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空间”实际上也涵盖“时间”,意义重大。例如,长期以来,农民、农民工贡献巨大,但他们却一直是弱势群体,下岗工人、失业群体等也类似。因此,如果空间上的平衡发展得以实现,那么时间或历史意义上的不平衡、不公平、不公正问题也自然得以解决。




那么,过去,党和政府不重视经济的空间平衡发展吗?非也,近三十年来不但一直重视,而且不断重视,非常重视,高度重视,极其重视。只是,经济的繁荣和空间平衡不可能一蹴而就,效率与公平也存在矛盾。从杜能、韦伯到佩鲁、缪尔达尔再到克鲁格曼等一大批经济学家的空间经济理论都揭示了空间上的经济集聚是一种基本趋势,各种空间范围的经济区域总是可以被划分为核心区和边缘区(“核心”或“边缘”的程度可能相差很大),而边缘区的经济发达程度从而福利水平通常与核心区有较大差距,并且这种经济差距进而社会差距在特定时期经常性地处于扩大之中。所有区域同步平衡发展既不现实也不经济(总体上很缺乏效率),经济趋同、收敛走向平衡的大势往往要在经历激烈的分化发展阶段之后才能到来。换句话说,历史进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是不平衡增长,这种不平衡在前、中期内通常是加剧的。因此,尽管边缘区也存在成长为集聚中心的可能,但往往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偶然的幸运并不多见。


然而,幸运的是,中国已经迎来了空间经济差距总体上走向缩小的阶段。毫无疑问,这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共同奋斗的结果。如果以制造业的宏观空间分布格局衡量,大致从2005年开始,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分化趋势就已经开始逆转。近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过去五年的技术进步更是突飞猛进,增长质量也在不断改善。这一切,为中央今后更加注重经济政策的空间平衡内涵,实现更加广泛而深入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的核心内容也可以借用十九大报告中的语言表述如下:五年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虽然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困难和挑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这是从现在开始要解决和办好的大事,这样才能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综上所述,“十九大”将开启平衡发展的新时代,经济政策的空间平衡内涵将更突出,将更多考虑公平。


作者简介:

殷广卫讲师




【简历/背景】

1993.9~1997.7:山东大学贸易系国际经济专业,本科

1997.8~2001.6:江苏省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财贸办公室

2001.6~2002.9:江苏省连云港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2.9~2005.7: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硕士

2005.9~2009.7: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

2009.7至今: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经济学系,其间:

2013.3~2013.9:美国Hendrix College访问学者

2015.8~2016.8:江苏省第八批科技镇长团,挂职常州市科教城管委会经济发展处副处长


【研究方向】

空间经济,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中国经济


【教授课程】

本科:微观经济学,中国经济

MBA:中国经济分析

研究生:微观经济学,经济思想史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自华东理工大学MPAcc ,如原作者不愿意本网站刊登使用相关素材,请及时通知本站,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予以处理,联系010-53572272。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