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CIDEG召开第二十六次学术委员会议


6月14日上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第二十六次学术委员会议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举行。
6月14日上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第二十六次学术委员会议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620会议室举行。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学术委员会采取现场参会和视频参会同时进行的方式,会议主要对CIDEG重大研究课题进行立项审议,同时围绕“后疫情阶段的全球产业链发展与重塑”展开专题讨论。出席本次会议的理事和学术委员包括:Barry Naughton、八田达夫、董长征、高世楫、黄佩华、胡鞍钢、江小涓、隆国强、李强、钱颖一、德地立人、肖梦、薛澜、星岳雄、査道炯、周汉华、朱玲。本次会议还特别邀请了CIDEG荣退理事长、荣誉顾问陈清泰,清华大学智库中心副主任史志钦教授,清华大学科研院海外部主任马军、副主任吕磊出席,特聘研究员津上俊哉,CIDEG主任陈玲、主任助理赵静,博士后杨越及部分丰田公司工作人员共同出席了会议。
CIDEG第二十六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现场
陈玲主任开场主持
会议首先由CIDEG主任陈玲主持,CIDEG理事长江小涓做了开场致辞。江小涓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CIDEG召开了这次特殊的学术委员会很不易。江小涓认为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比较优势在本次疫情的冲击下得到进一步彰显,其新一轮发力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也受到多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这一背景下,江小涓期望CIDEG需要继续发挥智库优势,围绕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和制度变迁这三个领域,设立服务于中国发展关键问题的重大研究课题。最后,江小涓对在特殊时期克服重重困难参会的各位学术委员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江小涓理事长致辞
CIDEG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薛澜、星岳雄随后发表致辞。薛澜指出,与上次开会相比全球形势已发生巨大变化,相伴疫情而生的各类治理问题显现出来,为世界各国的决策者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赋予了学术界重要的研究使命。薛澜认为,在当下有三方面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对世界疫情的应对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二是重新审视全球治理合作问题;三是继续加强对基础与前瞻性研究的开展。薛澜表达了对CIDEG发挥多地区、跨学科学术网络资源优势的期待,也对丰田公司一直以来的支持表达感谢。
薛澜主席致辞
星岳雄主席致辞
星岳雄在致辞中表示,新冠爆发及结束后经济如何发展、我们应当如何应对等等这些问题,都与CIDEG聚焦的产业发展、环境治理和制度变迁三个领域密切相关。因此,本次立项的两个重大课题关注环境和全球治理两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星岳雄期待未来疫情缓解后,下次会议能恢复实体会议,让各位理事和学术委员能进行面对面更充分的交流。
清华大学智库中心副主任史志钦致辞
清华大学智库中心副主任史志钦受邀出席了会议并致辞。史志钦介绍道,CIDEG是首批进入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的34个重点智库的单位之一,在清华智库工作当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史志钦代表智库中心和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对CIDEG第二十六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也希望CIDEG能够在未来有更多精品的研究,为国家的发展、为世界和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会议的第二部分由薛澜主席主持,陈玲主任代表中心对这半年以来的研究工作进展向全体学术委员进行了汇报。陈玲主任从机构设置、中心研究项目进展、重大课题选题设立、中心在疫情期间的主要贡献、中心研究团队的壮大等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报告。
随后,会议进行了重大课题立项审议,2020年度中心计划设立《环境改善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与对策分析》和《氢能社会对未来社会构建方式的影响》两个重大课题,分别由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助理教授、芝加哥大学能源政策研究所中国中心研究主任何国俊,清华大学环境经济能源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师代表研究团队做了立项申请报告。
何国俊在线做立项申请汇报
何国俊分享的研究计划主要关于环境改善如何影响人力资本以及政府应有怎样的对策。课题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对过去几年相关高质量研究的梳理;二是从2014年以来中国空气质量的显著改善对人群健康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影响的实证分析;三是对比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环境保护政策的变化,借鉴其治理经验。
张希良教授做立项申请汇报
《氢能社会对未来社会构建方式的影响》课题由张希良做立项申请汇报,张教授从能源、经济、生活方式、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氢能对未来社会构建方式的影响。课题将分为四个子课题:一是国际比较;二是氢能技术、产业评估;三是分析产业发展障碍;四是提出中国氢能社会的主要指标、愿景及政策建议。
专题讨论:后疫情阶段的全球产业链发展与重塑
会议最后一个部分,是与会学术委员们围绕“后疫情阶段的全球产业链发展与重塑”展开专题研讨,由星岳雄主席主持。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高宇宁首先做引导发言。高宇宁认为,新冠疫情当前发展阶段有四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新冠疫情对于全球经济造成了非常明确和严重的冲击,在一季度对以中国为典型的新兴经济体、二季度对很大发达经济体都会造成比较深度的冲击;二是巴西、印度等人口多的大型新兴经济体,疫情蔓延时间晚,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在三季度需要重点关注;三是新冠疫情对于全球就业的冲击进入暴发期;四是启动消费和恢复消费疫情的控制是各国经济恢复的一个先决条件。关于疫情后全球产业链的变化,高宇宁提到:全球供应链正在从效率逻辑向稳定逻辑转变;全球价值链的再布局是从成本逻辑向安全逻辑转变;全球产业链的逻辑开始从创新合作逻辑向竞争摩擦逻辑转型。与会理事和学术委员从产业链逻辑变化等角度,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交流。
最后,线上线下的理事和学术委员们进行了云合影,为这次特别的学术委员会留下了特别的回忆。
与会嘉宾云合影
(本文转载自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7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iBEST融合创新系列论坛】应变而进:全球政策变革与企业全球化战略转型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