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学习丨“行走的党史课堂——校内外学党史”活动优秀成果展示第五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11-29 22:41 浏览量: 2306
 智能总结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为鼓励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员和青年团员参加“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盘活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开展“行走的党史课堂——校内外学党史”活动。活动期间,经管学子积极...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为鼓励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党员和青年团员参加“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盘活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开展“行走的党史课堂——校内外学党史”活动。活动期间,经管学子积极参与相关学习,不仅丰富了历史知识,也更坚定了拥护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决心。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部分同学的学习成果。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有感

金融2001张丽雯

国庆来临之际,我和朋友一起观看了贺岁片《我和我的父辈》,该电影由四个故事组成,四个故事的标题分别是“乘风”、“诗”、“鸭先知”、“少年行”,是非常贴合内容而又值得细细回味的四个标题。先横向对比一下四个故事,由此也可以明显感受到四位导演截然不同的风格。

“乘风”用中国人民挣扎着告别屈辱的抗日故事,激起我心中最朴素最本能的爱国热情,“诗”用中国人民有勇有谋的航天故事,致敬老一辈中国航天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我为国效力的决心。如果说前两个故事是立足于那个屈辱贫穷的年代,向我们讲述了先辈们最朴实无华最一腔热血的爱国故事,那么后两个故事则立足于和平安定、国泰民安的现在,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行合理想象,用一张美好蓝图告诉我们——未来已来,一切光明和美好都将由我们这代人创造。“鸭先知”是在讲上世纪那批极具远见和商业头脑的“先知”,更是在讲上海乃至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人民带来的红利;“少年行”则跳出过去,立足现在,用我们这代人的眼光展望未来,或许在“诗”的年代,中国航天人、科研人都曾像“少年行”一样想象过我们这个时代的模样。

《我和我的父辈》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章子怡执导的《诗》。质感高级,情感饱满,毫无第一次当导演的生涩感。开篇的长镜头一下子把人拉到1969年那个艰苦建设的时期,复杂的调度也体现出她对影像通透的驾驭能力。虽然篇幅有限,但故事非常完整,影片里的两个比喻我觉得都特别妙,一个是把航天工作比做写诗,另一个是用孔明灯来解释火箭升空,前者写意,后者写实,但都是非常中国式的浪漫表达,我们自古以来对浩瀚星河拥有的想象都源于这份浪漫,我们的航天事业也起于这份浪漫

燃料燃烧自己,火箭抛弃自己,死亡验证生命,宇宙渺小死亡:立意已有哲义

黄轩饰演的科学家气质很儒雅:他是诗人,用最暴烈的火和最凝滞的烟雾,在孩子的天空中写一首无法言明的诗;他是爱人,在妻子的回忆中永远饱含真挚爱意;他是科研人,在那扇破碎的玻璃窗后带着从容慨然的微笑记录爆炸数据……之前没怎么在大银幕上看过章子怡,这次真的为她的清冷坚毅的气质美而感叹:把孩子从礼堂里带回家时那片荒野,一片黑暗中远处天际黎明初现,风把头发扯乱,昏暗天光下,她的眉眼既呈现一种看破一切的淡漠,又饱含那种痛苦被深埋之后的绝望和崩溃,两种情绪打架就产生了她身上的矛盾和倔强感,我能真切体会到她的痛苦、无奈、希望与失望,真的值得仔细咂摸。小男孩的演技也很让我惊喜,我有许多眼泪是为他流下的,实实在在地为他难过。在这里要夸倒叙的拍摄手法:先交代他和别的小孩打架,后交代他是为了爸爸打抱不平;先说大家的爸爸都不回家,再说是妈妈为了瞒着孩子而请其他同事帮忙;先写孩子在谈话后拿起孔明灯和解,再写他们的谈话内容…所有这些都很精妙,我会尝试着去猜测,并且在谜底揭晓时被其中蕴含着的巨大牺牲、理解和苦痛而深深震撼。我最喜欢他带着妹妹去荒野上放孔明灯那一段,画面是美的,但情感的充沛让我无暇顾及景——哥哥捂住妹妹的耳朵,对着融进深深黑夜的孔明灯把愿望哭喊出来,要妈妈不死,要妈妈不去重蹈两位爸爸的命运。我想,要是能听见,那被迫快速成长的稚嫩童音里如此深刻的悲恸和恐惧,神明也要落泪。

除了情节,镜头语言和色调也很美,一家人在一起时的暖黄灯光;暗色荒野中的一抹黎明或一盏孔明;雨夜中小女孩拿着的手电筒光因为恐惧而晃动,映着母亲和儿子同样震颤动乱的心;告诉儿子死讯后推他出门的那声惊雷;母亲隐忍的捂住大半张脸的抽泣;儿子在荒野上捂住妹妹耳朵,仰头对宇宙泪流不止地喊出心底的恐惧……一切都很打动我,一种四两拨千斤的、轻柔却直击灵魂的美和感动。非常感谢。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祖国,我爱你。你永远是我心中最亮的一颗星!

观升旗有感

信管2001马跃达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参观校史馆,不料,校史馆并未开门,我虽然有着些许失落,但我并未消沉,想起去年我参观校史馆的点点滴滴,我翻开了我的相册,一幕幕浮现在了脑海中。

校史馆庄严肃穆,外围墙上刻着华北电力大学六十周年赋。“巍巍学府,电力之光”有着电力黄埔美誉的华北电力大学,已经度过了七十多载春秋,身为华电学子,有荣俱焉,吾辈应刻苦钻研,为母校的发展添砖加瓦,奉献力量!

回到宿舍,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只看到了一个学校的发展历程,其中的艰难困苦不言而喻。想到我们新中国的发展历程,越能感受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这是由无数的革命先烈的生命换来的,我姑且观看了两位大先生的事迹,他们便是陈独秀、李大钊两位革命先烈。

《觉醒年代》最近的热播,也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勾起了人们对先烈的缅怀。李大钊视革命信仰高于一切,是青年人的良师益友。在他的影响下,许多先进青年不仅在五四时期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而且很快地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而陈独秀一生最具历史影响的业绩有二:一是发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一是创建中国共产党。这两件大事,影响了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走向。若不是有了南陈北李,要不是有了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的能够扛起革命的大旗的共产党人,我们可能还是一个四分五裂、任人欺凌的旧中国。

当今,我们生活安定,但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学好党史,不忘先烈,艰苦奋斗,奉献青春。

天地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物流2001李旭冉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的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果没有炬火,我们便是唯一的光。”在五四青年节的时候,我怀着诚挚且敬佩的心来到鲁迅先生的故居,用心感受他留给我们的每一条纹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爱国有着不同的内涵,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愿以吾辈之青春护我盛世之中华,不辜负的鲁迅先生的精神,不辜负每一位在五四运动中奉献的先辈!

国庆节当天,和几位同学一起从学校出发,骑行近两个半小时,凌晨到达了长安街,一路走向天安门广场。等了一夜终于在日出时和万人齐唱国歌,瞩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蓝天下飘扬。不禁感叹,那飘扬的不仅仅是国旗,更是千万万人民的理想与信仰,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安康!无法形容当时站在国旗下是怎样澎湃的心情,只觉得,流光一瞬是你华表千年是你,你是与生俱来的张扬血性,是与生俱来的儒雅端庄,是一代代人的骄傲,我爱你,中国!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我愿把我最纯粹清澈的爱意献给我的祖国,用我的一生去守护这片无数人前赴后继守护的土地。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铿锵有力的话语。

偶然抓拍到一对龙凤胎小朋友静静地站在碑下的背影,小小的样子却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我在想,英雄们毕生的心愿,实现了!我想告诉他们,这盛世如您所愿,孩子们在和平中幸福成长,山河无恙,国富民强!我泱泱华夏,一撇一娜皆是脊梁;我神州大地,一思一念皆是未来。

“这部电影中触碰到我泪点的有两类人,一类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为国从一而终的英雄;另一类是,虽然初时贪生怕死但最终蜕变为奋勇杀敌的英雄——我们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评判一个人在生死之间做出的选择,没有真正直面过死亡的恐惧,我们又怎会知道克服那种恐惧究竟有多难?又怎会知道他们走来的路下不会是万具枯骨?庆幸的是,他们用最终的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丈夫许国,实乃幸事”的深刻内涵。”这是那天看完电影《八佰》写下的观后感中的一段话,纸短情长,看完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还是:盛世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要稳稳地接过历史交给我们的接力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有厚度,不辜负前人们的每一份牺牲。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一场师出有名的正义之战,更是捍卫新中国尊严树立新中国地位的一战,我们最可爱的人——英勇顽强的志愿军战士们义无反顾地冲向冰雪之地。“这一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我深知现实战役中的残酷要远远高于电影,我永远无法想象1950年的长津湖到底有多冷。我想对他们说,谢谢你们,我们的冬天不再寒冷啦,我们真的不用再打仗啦,山知道你,江河知道你,祖国不会忘记你,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将把你们的英勇身影深深地烙印在心底!其实想想长津湖的冬天,冬天就真的真的真的不冷了,这不是电影的魅力所致,是英雄的热血。

身为一名华夏儿女,有幸在我的青春岁月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此生最大的骄傲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

百年征程,青春向党

会计2002孙毅

1.参观华北电力大学校史馆

2.线上参观国家博物馆

此次“行走的党史课堂——校内外学党史”活动,是利用学校校内及周边各区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的积极探索,希望学生党员和青年团员能发现身边的教育资源,追寻先辈足迹,传承红色记忆,重温初心、感悟初心,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个人发展中践行使命与担当。

本次作品展示将在11月30日完全推出,届时将进行线上投票评比,并取前20%评优

扫码关注我们

编辑 郑昊

审核 李文姝 郭分浩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