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国发院MBA讲坛 | 青山周平和他的家居3.0时代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19-05-13 08:00 浏览量: 3401

MBAChina网讯】2019年4月17日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MBA讲坛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演讲嘉宾。不同于以往嘉宾的西装革履,这一位长衫阔裤,一开口,普通话流利却带着特殊的口音,微笑耐心地和围在他身旁热情的年轻学生们一一合影。

他就是来自日本,在北京胡同里“北漂”了十几年,因在电视节目《梦想改造家》中对一间不足40平米老房子的精妙改造而成名的建筑师——青山周平。

青山周平

2005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研究生院毕业后,青山周平来到北京,在胡同里一住就是十多年。2008年获日本商业空间协会设计大奖赛银奖,2012年应邀成为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2014年于北京创办了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2016年被评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年度中国室内设计十大新锐人物、40 UNDER 40中国设计杰出青年,2017年被评为《第一财经》中国最佳国际创业者, 2017年度《北京青年周刊》“年度设计师青年榜样”。

这样一位演讲嘉宾的到来,给一直严肃讨论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国发院朗润园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正如北大国发院助理院长、MBA中心主任刘长艳老师在开场致辞中所说,MBA讲坛的目的是为我们的MBA同学在日常教学之外提供更丰富的开拓视野和打开脑洞的机会,使大家对新的趋势、新的科技、新的商业形式有更多的领悟。

刘长艳

今天的MBA讲坛被命名为“跨界谈”,因为不仅有建筑师,还请到了经济学讲师薛兆丰,他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点评,实现了一次生动的跨界融合。

薛兆丰

青山老师的演讲主题是“家和生活的另一种可能”。通过在不同国家的独自游历和观察,通过在老北京胡同里接地气的生活,他多年来一直在思考,在现代社会中,以及在未来,“家”的概念到底是什么?

最早,家庭是一家祖孙几代和近亲都住在一起,青山老师定义为家庭1.0版本。后来这种情况越来越少,家庭2.0版本逐渐成为主流,即一对夫妇和一到两个孩子为单位的家。而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人选择独居生活,越来越多人在不同城市过着“游牧生活”,家庭3.0版本慢慢出现,一个人就是一个家庭。现在,虽然我们建造了许许多多的楼房,但我们越来越失掉了传统的家的感觉。

“家”的概念正在慢慢发生着演变,已经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住宅,而出现向城市的公共空间蔓延的趋势。比如,现在更多人把书店作为自己的阅读空间,把咖啡厅作为自己的工作空间或会议室,还有很多人把自己的汽车当作第二个家以及与朋友社交的空间。

因此,青山老师在探索共享空间的生活方式,他为大家介绍了他做过的合居项目、阿那亚青年创客社区项目、立体胡同超高层青年公寓项目,以及最具创新性的由400个“盒子”组成的共享社区项目。在他的探索中,未来每个人的房子可能只包含睡觉和一些需要私密性的基本功能,一个“盒子“就足够了。而数十上百个这样的“盒子”组合在一起,将形成未来的共享社区。住在这样社区里的人将组成新时代的家庭模式,没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相互之间依靠共同的生活规则和共享规则连接在一起。青山老师说,希望在未来的大城市中,人们能够通过这种形式重新找回“家”的感觉。

薛兆丰教授在点评中说,青山老师的演讲非常精彩,非常开眼界。朗润园里常常讲的是经济学中抽象的概念,而今天看到非常具体化并图形化的关于生活和家的概念,是很不一样的体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塑造了房子,而房子反过来也塑造我们。”在房子变化、空间需求变化的背后是家庭的变化,也就是青山老师说的一个人独居的家庭3.0时代。

从经济学的角度怎么解释这种变化?据权威经济学家统计,人们可支配的财富增长了不只十倍。在资本增加的同时,我们每个人所用的时间却并没有相应延长,这意味着单位时间里创造和需求的资本价值都变高了。人们对生活享受的追求也从时间密集型享受逐渐转向资本密集型享受,同时也更不愿意花时间在社交、谈恋爱等费时又不一定有成果的事情上了。人与人之间更有礼貌了,但也更孤独了,然而每个人本性中想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没有变,那么,青山老师提出的这种空间共享的生活方式也许是一种解决方式,在未来可能越来越普及。

随后,青山老师和薛兆丰老师回答了现场听众的热烈提问。

编辑:

(本文转载自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