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卢锋:经济走势的“没想到”与追赶提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21-01-14 19:21 浏览量: 2803

题记:2020年12月20日,北大国发院主办第五届国家发展论坛,本届论坛以“双循环:国家发展新格局”为主题,邀请林毅夫等诸多学者和嘉宾从国家发展的不同角度带来深度分享和公共讨论。本文根据北大国发院金光讲席教授卢锋的演讲整理。

岁末年终,我想梳理中国经济2020年几个方面的“没想到”,在此基础上概括经济增长减速和相对美国经济的追赶提速,再对中国未来长期的追赶做一个简单的畅想,最后说明要实现这样的追赶前景需要哪些政策抉择。

疫情下中国经济走势的“没想到”

2019年年底,全球经济总体来讲有一些周期性的特征,但是没有人觉得会有非常大的短期急剧变化。我们都记得,2019年底,国内正在讨论的是经济增长应该加大刺激“保六”,还是应该在力推结构性调整同时“守五”。那时谁也想不到百年不遇疫情即将会向我们袭来,并对世界经济运行造成二战后最大负面冲击。

疫情的发生给我们研究宏观经济一个极其罕见的机会去理解一种全新的增长态势:即疫情规律影响经济规律,发病率曲线决定经济运行曲线,疫情经济学支配宏观经济学。

盘点我国在疫情以来的经济走势,与国际做比较,我们能发现有很多的“没想到”:

没想到之一:疫情控制效果

无论从时间序列还是从截面数据,都看得非常清楚,我国疫情防控效果远好于预期,领先于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这是我国经济相对表现较好的基本决定因素。

没想到之二:供给较早复苏

我国的供给生产能力恢复全球领先,这与我国疫情控制较好有关。流行病曲线领先了经济曲线。无论是从制造业PMI还是工业生产增速来看,中国都是止跌回升最早,恢复增速趋势水平最早的国家。

没想到之三:对外贸易增长

第三个没想到,也是最突出的一点,是我国的贸易表现。2020年3月中下旬疫情全球大流行加剧,我在一季度末的分析是,下一步全球疫情恶化,需求萎缩,我国出口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这个分析的逻辑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没想到下半年外贸特别是出口强劲反弹。我国出口增速在11月达到14.1%,这是非常热的经济环境下的速度。

这一点“没想到”虽然是意料之外,但细想也是情理之中。其中的逻辑很简单,第一,我国防疫收效早,经济供给能力率先复苏;第二,国外疫情持续肆虐,但由于国外的收入分配转移再支付的力度比较大,再加上相对宽松的防疫策略,所以国外的消费指标相对好一点,需求降幅小于供给减少。因此国外仍然大量需要进口,正好中国恢复得比较快,所以就打了一个配合;第三,中国经济复苏比较好,所以进口需求特别是投资恢复也比较好,进出口增长都比较快。这是事先没想到的一个格局。

没想到之四:FDI持续增长

第四个没想到是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很快地恢复到趋势水平。2020年1-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00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

没想到之五:证券投资过山车

随着疫情较早得到控制,二季度证券投资快速回升。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和趋势变化在短期进一步显示出来。

没想到之六:汇率显著升值

2020年从5月到12月初,人民币有9个百分点的名义升值。虽然处于美元指数走低的大背景下,但是这仍然反映了国际收支变化带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我认为,汇率的变化虽可以说是短期变化,但是进一步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趋势性升值会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追赶表现出来,会有一些阶段性的波动叠加其上。这一点值得从不同角度去仔细关注和研究。

没想到之七:增长贡献凸显

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增量贡献趋势性提高。在危机冲击导致全球性衰退的背景下,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没想到之八:经济追赶提速

第八个“没想到”是上述所有变化最终凝聚成的一个整体图像: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但中国相对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追赶却大大提速。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我国今年增速是1.9%,或达到2.3%、2.5%。这是过去40年来,甚至是从1958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现在的增速远远偏离了潜在增速。但是由于美国等主要经济体的表现更糟,实际上我国的追赶反而提速。

我对追赶的概念定义了一个指标:用市场汇率折算美元衡量我国GDP总量占美国比例的变化。根据IMF对今年中美两国经济总量的估计,2019年我国汇率折算美元GDP约相当美国的67%,该指标2020年底会达到71.4%,所以2020年中国对美国的追赶速度为4.4%左右。这是在过去将近七八年中最高的追赶速度,是2013至2019年该指标均值的2.2倍。

经济追赶前景推测

如果2021年疫情会得到更好的控制,各国的经济增长都将不同程度复苏,所以2020年的衰退式追赶局面不会在2021年再现。但是我个人看来,根据对中美以及全球经济中长期增长及驱动因素分析,中国经济相对较快的追赶趋势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延续。

按照IMF的预测,中国在未来五年内对美国的追赶速度大概为年均3.6%。按照这个速度,到2025年中国的美元GDP规模将达到23.03万亿美元,是美国当年GDP的89.32%。人均美元GDP占比将从2019年的16%增到2025年的21%。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未来15年的远景做了展望,到2035年我国经济有条件实现翻番目标,这意味着未来15年大概需要保持年均4.7%的经济增速。再假设人民币汇率升值年均两个百分点,而美国的经济维持3.5%的名义GDP增速,这样我国在2035年经济总量应该能达到美国的1.5至2倍,人均GDP达到美国的30%左右。考虑此后十五年经济追赶速度会进一步回落直至追赶趋势大体结束,到2050年,中国经济规模总量可能是美国的1.5至1.7倍,人均GDP是美国的40%到50%。中国的综合实力会空前提升,人均富裕程度会大幅提升,但是人均GDP与最发达国家相比仍会有较大差距。

影响追赶速度和格局的关键变量

这个极简的推测需要很多条件,可能有偏差。比如,美国能否保持3.5%的年均名义增长?另外,经济的长期增长不会是一个线性的推展延伸,会叠加周期的波动和短期的起落。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极简推测”既可能高估也可能低估中国经济追赶到2035年或者2050年所能达到的历史高度。

从目前的情况看,上述预测会最终被证明是低估还是高估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与追赶,至少跟以下几方面政策抉择有关:

第一,能否通过艰苦的深化改革,在涉及潜在增长能力释放的关键领域推动改革突破,从而成功创建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到的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能否保护微观的创新动力,培育市场创新活力。比如,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经济增长机遇,但是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这些问题应该非常理性地,结合经济学的理论,借鉴国际经验以及我国自己的发展经验来做全面的思考,做出理性决策。体制政策需要及时对经济结构演进派生的风险加以必要监管,同时要对企业家的创新活力起到持久保护和激励作用。

第三,能否做到竞合并举与改革开放互动,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我们刚刚签署的RCEP协议,中国和欧洲即将达成的投资协定等等,都反映了决策层在积极实施具有远见的体制布局,使得开放和改革形成互动。

我的结论就是,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持久鼓励创新的制度与社会条件、妥善管控引导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些综合起来将塑造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轨迹,并决定着中国经济现代化未来所能达到的历史高度。

原文整理:白尧 |编辑:王贤青

卢锋,北大国发院金光讲席教授。对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失衡、资本回报率、产能过剩、就业转型、粮食安全等问题进行过专题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几十篇论文。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