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专访余淼杰:构建双循的六大建议!保证居民收入持久性上升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21-02-20 18:10 浏览量: 3414

在经历了近3年的中美贸易战和美国的强势打压之后,在WTO日渐衰弱之际,中国迎来了RCEP的签署和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完成两大利*。新的自贸区、新的贸易和投资规则,势必给国内经济带来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未来,尤其是“十四五”时期,中国将以怎样的姿态迎接经贸开放新格局,怎样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方针指引下,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强大的“双循环”产业链?中国网就此专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余淼杰教授。

余淼杰:北大国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学家。研究领域为国际贸易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中国网:国内目前面临着美国在经贸以及科技领域的打压,也面临着西方一些关键产业迁出中国回归西方的压力。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我们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这种新的政策建议。对此您怎么看?我们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具有怎样的优势?

余淼杰:的确如您所讲,最近,特别是在五中全会,还有“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中,中央一直强调,我们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关键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觉得中国发展双循环具有四点潜在优势:第一点潜在优势,中国的市场特别大,如果说我们现在最大的比较优势是劳工成本的便宜,未来10年我们最明显的国家竞争优势或者是企业比较优势应该是我们的市场不断地扩大。市场的扩大体现为两点:第一,我们有14亿的消费者,有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还会不断地增加。第二,国内统一的大市场正在逐渐形成。现在各个省或者各个区通关都非常方便。换言之,地区贸易壁垒逐渐下降,也推进了我们国内大市场的加速形成。第二点潜在优势,产业链的齐备,我们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链。

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具有全产业链的国家,具有41个大类,666个小类。我们还专门看了中国在去年出口的海关产品,如果算八位码,比较细的话,我们差不多是7900多种。如果做到跟美国一样细——十位码的话,我们是14000多种产品。要出口这些产品,首先必须有生产,才能出口,所以我们是全球产业链最全的国家。第三点优势跟上一点紧密相关,不同的产业链有紧密的联系。换言之,每一个工业城市都有一个鲜明的工业名片,它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不同的城市有自己主打的产业。比如说,深圳跟东莞的电子产业,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廊坊的家具等等,所以,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第四点是我们的交易成本相对比较低。我们刚才讲到产业,有些国家在鼓吹产业回流。其实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如果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回流,假设回流到美国去,第一,它的主要市场还是在中国,从供需两个角度都不合适。从供给的角度,他们那边的劳工成本比较贵,差不多是4000美元一个月。咱们中国现在虽然说劳工成本不断上升,但是也只有750美元一个月,所以我们是它的1/5。同时我们的生产效率达到它的1/2以上。所以这么一对比,我们在产品供给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反过来讲,产品在美国生产之后,主要还是要运到中国来卖,因为市场在这边,所以还有运输成本。这样从供和需来讲,产业回流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制造业。所以这也是我们竞争优势的体现。从以上四个角度来讲,我觉得中国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明显的潜在优势。

中国网:刚才您谈了我国发展双循环格局的优势。对于未来如何打造更好的双循环格局,您有怎样的建议呢?

余淼杰:如果要落地双循环,先说国内的内循环,我有六点建议。第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推进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中央去年4月份也已经出台了文件,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素市场,还提到一种新的要素,特别强调是数据。之前我们讲到要素的时候一般都是资本、土地、劳力这些传统的要素,但现在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要素也特别重要。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未来中国一定是朝着数字经济和知识密集这个方向来发展。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方面我们要做大做强国有企业,同时也要对中小微企业一视同仁,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待中小微企业。

所以就要做到各个不同的企业形态百花齐放,共同发展。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涉及到我们刚刚所讲的,可能用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来落地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开放新格局之后,做了两个重要的工作:第一个工作,建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有几点核心工作,一是金融方面的改革,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采用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模式,相当于通过负面清单这种模式广泛欢迎外资。我们也进行了降低关税的贸易自由化,还有投资便利化的工作。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营商环境。这些都是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的地方,而且不断地向其他地方复制和推广。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余淼杰接受《中国访谈》主持人专访。(伦晓璇摄)

第二,2020年6月份,我们提出要建设海南自贸港。海南自贸港是一个更高的开放形式。海南自贸港做了两个工作:一个是在2025年之前要实现早期收获,到2035年,我们要在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候实现全面开放。早期收获就是商品、市场,还有要素市场方面的自由化,这相对比较简单。全面开放方面主要做创新。创新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创新,传统意义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是制度、集成方面的创新,包括您刚才所讲到的,除了做到贸易防走私以外,还要做好金融防诈骗,同时也提高各种公共应对,公共危机的应对能力等等。

第三,现在要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怎么做呢?一句话,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跟稳健的货币政策来提高消费,促进内需。因为居民提高消费有两个前提:第一是保障居民就业,第二是稳住市场主体。现在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中小微企业相对比较困难。所以我们通过积极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对中小微企业纾困。这样的话,它们就能够活下来,就能够更好地保住就业。同时另外一点,我们要保证居民可持久性的收入上升。可持久性收入上升指的是可支配收入跟税前收入的差距不应该过大。不能说税前2万,税后1万。所以在财政政策方面我们就要提高可支配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这点必须通过减税降费的财政政策实现。第四,我们要推进投资的便利化。国办在去年8月份出台的15点,都是讲如何促进投资的便利化,引进外资。这里面涉及到了六稳中的四项工作。我们的终极目标是稳就业,出发点是稳预期。

方式和途径是四个,稳外贸、稳投资、稳外资,还有稳金融。第五也很重要,通过“两新一重”促进新四化融合。“两新一重”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新四化”是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还有信息化以及农业现代化。这四化融合非常重要,特别是新型城镇化跟工业化相互融合。因为有的国家并没有很好的融合。离开了城镇化的工业化可能走不远,因为没人去打工。离开了工业化的城镇化,其实也是会造成一些问题,很多人来城市打工,但没工打,就会造成贫民窟。为什么我们强调很好的四化融合?因为只有很好的四化融合,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最后一点,我们要通过城镇化和城市群来打造五大城市群,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五大城市群包括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城市群以及武汉、长沙、南昌中游城市群。这些都是我们要推进内循环的重点工作。外循环刚才已经讲到了,做好RCEP方面的工作,CPTPP的工作,做好中欧CAI的工作。

中国网:相信我们做好了刚才您说的这六点之后,会为我们的国内国外双循环格局打下一个深厚的根基,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优势。谢谢您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解读。

编辑:煊彧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公众号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