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闻:学术组织创新发展的五个关键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21-09-30 18:52 浏览量: 2992

题记:2021年9月1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暨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承泽园新院区落成启用仪式隆重举行。落成庆典之后,在以“中国经济学的使命与传承”为主题的庆典论坛上,北大国发院六位创始教授林毅夫、易纲、海闻、张维迎、张帆、余明德分别做了视频或现场分享。本文根据海闻教授的分享整理。

海闻教授

多年来,我一直在做学术机构的“搭台子”工作。因此,组织者给我布置的题目是“学术组织的创新发展”。我的工作主要在CCER(编者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结合当初CCER和后来汇丰商学院的发展,我认为,学术组织的创新发展,主要有以下五个关键方面:

一、 严格的学术标准

不久前,我和CCER首届校友曹雄飞聊起往事。在CCER首批招收的10个硕士研究生和2个博士研究生中,有1个硕士研究生和1个博士研究生最终没有获得学位。在当时研究生普遍很容易毕业的情况下,这个结果是很令人震惊的。因此有人说,CCER当时的学术要求很高,硕士生淘汰率10%、博士生淘汰率50%。这当然是一个玩笑的说法,但足见CCER自建立之初就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学术标准。

CCER是国内最早在教师中实行tenure制(编者注:教授长聘制)的学术机构。CCER的教师,虽然都是海外著名高校毕业的博士,但到了一定的年限,如果其学术发表和教学水平不符合标准,也无法续约。总之,就学术组织而言,保持严格的学术标准非常关键。

CCER的老地学楼时期(左起:张帆、易纲、林毅夫、德怀特·帕金斯、帕金斯夫人、海闻、余明德、张维迎)

二、一流的行政服务

初创时期,CCER的行政人员不多,还有学生协助双学位项目的行政管理工作。当时,高校行政人员的服务态度普遍较差。甚至有人说:“北大是一流的学生,二流的教授,三流的行政。”但是,CCER强调行政必须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对行政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态度都有很高的要求,甚至包括接听电话的态度和用语。据卢锋教授回忆,他在1995年回国求职时,给几个机构打电话都不太愉快,只有给CCER打电话时感到了热情和专业,因此当即决定来这里工作。可见,行政服务的水平对学术组织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无论是CCER、国发院,还是我在深圳创办的汇丰商学院,其行政服务团队都是一流的,这也是学术组织成功发展的基本保证。

三、民主的决策程序

多年前,在清华大学就职的平新乔教授想加入CCER。但是,他听说林毅夫教授不喜欢他,担心CCER不接受他。我对他说:“CCER是这样的——如果林毅夫喜欢你,其他人都不喜欢你,你也来不了;如果林毅夫不喜欢你,但其他人都喜欢你,你照样可以来。”这就是民主。从CCER到国发院,都有教授会制度。每一位教师申请晋升,都要经过所有教授的投票,在这个过程中,每位教授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重大发展战略或政策,都要经过教授会讨论。可以说,民主的决策程序对学术组织而言至关重要。

海闻教授与林毅夫教授在朗润园

四、平等的师生沟通

CCER从来不只是一个研究机构,还是一个教育机构。CCER从1996年开始就招收研究生,同时还有大批双学位项目的学生,因此学生规模非常庞大。如何关心学生成长,与学生保持有效沟通,是每个具有教育职能的学术组织都应该重视的问题。有件事令我至今印象深刻:第一届双学位学生曾因对学位不是教育部颁发的而提出质疑。为此,我与周其仁、张帆等教授与学生们一起开会,大家畅所欲言,平等沟通,消除学生的疑惑,最终获得了学生们的认同。此外,作为常务副主任,我亲自主管学生工作,经常参加CCER Club的活动。近年来,教育部要求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事实上,早在1990年代,CCER的师生们就经常一起在朗润园开展大扫除等活动。希望这个传统未来在承泽园也可以传承下去。

五、创新的发展战略

在CCER,我们一直在创新,一直在引领:

创院模式是创新的——当年我们这样一批海归经济学家创办学术组织,在全国范围内“开了先河”。

引进教材是创新的——我们从国外首先引进了一批重要的经济学教材,这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培养模式是创新的——我们改变了当时国内普遍存在的“严进宽出”“师傅带徒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入学后,首先在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方面打下扎实基础。CCER毕业生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取得的优秀成绩与我们的培养模式息息相关。

双学位制度是创新的——这是易纲当年首先提出来的。现在很多高校都有双学位制度,因为这是一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我们还于1999年创办了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于2000年在中国高校中首创了“夏令营”招生模式;于2001年创办了中国经济学年会。此外,包括“讲席教授”等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界中的很多名称或机制,都是CCER最早引进或创立的。

2001年10月,海闻教授在于CCER举办的首届中国经济学年会上致辞

事实上,我在深圳创办的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也是CCER基因和文化的延伸。

当年朗润园建设,我全程参与了:从设计到招标,从监工到装修,从购买家具到室内布置。承泽园的建设,我没有参与,但是,今天看到国发院的发展,看到承泽园的建成启用,仍然感到非常高兴!在此,衷心祝福国家发展研究院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

海闻,北大国发院创始人之一,现任北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北大原副校长。

“中国经济学的使命与传承”庆典论坛相关阅读林毅夫:现代经济学的引进与自主创新

易纲:我国货币政策的居中之道

余明德: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张帆:国发院的记忆与展望

编辑:葛格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