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在不确定的时代做确定的事——戴高乐远见领导力的启示
题记:2022年1月16日,北大国发院跨文化领导力论坛第52期线上举行,应国发院管理学教授杨壮之邀,法国吴建民之友协会主席徐波做主题演讲。本文根据演讲内容整理。
今天和大家交流我学习戴高乐远见领导力的体会,以及如何运用这种远见领导力来指导我们在大变局的今天克服各种困难和焦虑,做我们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
2022年1月27日是中法建交58周年,我们这个主题讲座非常有意义。半个世纪之前,6亿中国人贫穷落后,外部遭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以及以苏联为代表的苏东国家打压,当时国际上几乎没有人看好中国。但戴高乐作为一位西方大国的政治家,为什么能够做出承认新中国的政治决定,并预见中国将在21世纪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在我看来,戴高乐具有超越时空的远见力量,他从人类历史长河的视角观察事物,从中找到历史发展最正确的方向。
我们正生活在大变局时代,从戴高乐将军的远见领导力当中,我们可以学到或感受到如何站在伟人的肩膀上看到未来,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做我们想做的并且正确的事。
大变局时代开启
新冠疫情从2020年开始,本来我们期待着2021年能够结束,但现实并非如此,2021年世界上有3.5亿人感染,560万人死亡。直到现在,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仍在全世界肆虐,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请问,这样的灾难我们过去能预料到吗?
想当初我们曾经多么豪情满怀地告别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对未来第二个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世界充满美好的向往,以为全球化会永远一路高歌。然而,疫情给了全球化一记棒喝。全球经济萧条、滑坡,供应链重组,美联储和欧盟都不得不大笔发钱救助经济,通货膨胀又起,西方很多国家提出要重新审视经济全球化。
再看中国经济的情况。谁也想不到恒大这个中国地产行业老大在一夜之间倒下,教培业遭遇危机,24万亿美元市值的中概股在纽约遭遇股灾,腾讯、拼多多、快手等企业风光不再。疫情令中小微企业和很多底层百姓的日子更难过。
更大的问题还有人口老龄化、低生育率。我们谁能想到,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到今天,中国年轻人越来越不愿生孩子了。我们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而且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但失去了人口红利,谁来建设我们的国家?还有地缘政治问题也出现了出乎意料的变化。
这些问题我们以前都没想到。我们曾以为全球化会永远顺风顺水,中国永远是全球投资者青睐的腹地,但现在是中美在各个领域竞争,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不仅仅是贸易问题,更涉及制度竞争。因此,我认为,谈论大变局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关乎我们今天中国人生活的现实。
面对国内外民众普遍的悲观情绪和对未来的糟糕预期,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学习戴高乐远见领导力的一些体会。
也就是说,越是在困难的时期,我们越要向戴高乐将军学习,守住定力,从变化中看到不变。既然不确定性构成了百年大变局的基本特征,既然抱怨和躺平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深刻变化的底层逻辑,我们怎么办?
下面分享戴高乐的四个故事,看看戴高乐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是如何做确定的事。
第一个故事:从纳粹铁蹄下拯救法兰西
1940年,法国面临德军入侵,军事上兵败如山倒,主要原因是当年法国的主流民意都认为对德抗战这个仗没法打:第一,法国人他们从心里不想打仗,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已经死掉太多人了;第二他们觉得装备不行,打不过德国。德国有坦克,法国还停留于马队。结果确实是德国在空中和地面都很快把法国打败,法国政府和主流民意都认为自己已经战败,都准备和德国媾和,以保存实力,接受法兰西退出历史舞台的现实。
戴高乐不这样想,他认为法国没有战败,更不能言败,这将是法国的耻辱。
1940年6月18日,在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帮助下,戴高乐在BBC发表《告法国人民书》,号召法国人民和他一起抗击德国侵略。他的理由是:法国失败的只是一场战役,还没有失掉战争。只要法国有一支坦克部队,就可以反败为胜。他还说,虽然法国本土沦陷了,但还有庞大的法兰西帝国,还有辽阔的非洲殖民地,那里有丰富的资源可供继续支持抵抗。他认为,法国虽然陆军和空军被击垮了,但还有强大的海军。
戴高乐在发表《告法国人民书》之后的第十二天告诉记者舒曼:法国赢定了!他向舒曼分析说,希特勒得手法国以后必然会进攻英国,再进攻苏联,那样一来,这场战争就不仅仅是法德两国的战争,而会成为有英美和苏联参加的世界大战。在这样力量悬殊的对比当中,法国不管参与抵抗的人数有多少,最后肯定是赢家,因为法国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面,站在了正义的一面,站在了反法西斯的一面。
戴高乐从历史和战略的角度看法国的抵抗运动,我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戴高乐在法兰西民族生死存亡之际能超越自我,审时度势,显示其远见领导力的独特力量。四年后的形势发展如同戴高乐预写的电影剧本一样。
四年前,戴高乐只身一人前往英国,一个人扛起了反法西斯的大旗。四年后,戴高乐回到法国时,巴黎解放了,他受到200万法国民众在香榭丽舍大街的欢迎。法国人战败的耻辱得到了洗刷,荣誉得到了拯救,法国成了世界大国和安理会五常之一。试想,如果没有戴高乐,法国选择了依附纳粹德国苟且偷安,而不是沿着戴高乐的方向与英国、美国、苏联一起对德作战,作为曾经的世界大国,法国注定将退出历史舞台。
在戴高乐做出如此英明决定的时候,拥护他的抵抗运动的人并不多。法国政界、军界和民意都不主张抗战。在伦敦,他也是孤家寡人,法国军方中那些位高权重的将军都嘲讽他只是一个“麦克风将军”。更有甚者,投降德国的法国维希政府军事法庭判处他死刑,没收他在法国的家产,剥夺他的法国国籍。但他义无反顾,因为他的远见让他确信,自己代表的是正义事业。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选择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是多么重要。
第二个故事:从阿尔及利亚内战中拯救法兰西
阿尔及利亚最初是一个地理概念,当地没有国家,法国人、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的早期移民到那里建学校、医院,市政管理设施,引入了现代国家的概念。当时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人占阿尔及利亚人口的90%,当地土著人(阿拉伯人)占10%,但是到了1958年,土著人成了90%,欧洲人成了10%,所以阿尔及利亚的阿拉伯人开始要求独立。绝大部分法国人主张让阿尔及利亚留在法国,认为这是国家的神圣领土,不能被分割出去,为此法国人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戴高乐的态度不同,他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第一,时代变了,法国人的心态也要变,法国必须与时俱进;
第二,阿尔及利亚如果留在法国,当地穆斯林将通过在法国本土的自由迁徙和他们强大的生育数量逐渐改变法兰西的文明结构;
第三,在经济上,法国二战后资金紧缺,财政没有足够的钱用于维持战争,如果阿尔及利亚采取暴力方式谋求独立,会让法国人永远陷入这个泥淖。
戴高乐认为,让阿尔及利亚独立最符合法国的利益。当然他后来回忆的时候说,这也是迫不得已,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戴高乐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的远见,使得法国从阿尔及利亚内战的漩涡当中脱离出来,并在战后短时间内打造了一个工业体系完备、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现代国家。戴高乐的勇气、远见、睿智,决定了他与传统的政治家们不一样。他通过做民意的工作和公决投票,顺利实现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也大大改善了法国的国际形象,使法国上世纪60和70年代在美苏两极世界中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国际政治力量。这非常了不起。
第三个故事:承认新中国并预见中国和平崛起
中法于1964年1月27日正式建交。几天后的1月31日,戴高乐在总统府记者招待会上强调了建交的原因:中国历史悠久,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曾经在世界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中国由于战争以及其他的不幸原因而落后了,但是他相信中国会在21世纪实现新的发展。
在当时的背景下,戴高乐主导法国和中国建交,并且预见了中国的和平崛起,也是非常了不起。
在中法建交之前,中国比较贫穷落后,在国际上的形象是共产主义中国,是革命政府,与西方国家的价值观不符。当时的美国需要“保台反共”,所以绝对不愿看到由于中法建交导致西方其他国家也陆续和新中国建交。因此,美国对戴高乐跟中国建交实施了非常强大的压力,几次召见法国驻美国大使,美国总统也直接向戴高乐表示强烈反对。
戴高乐却坚信,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人民吃苦耐劳,总有一天中国会强大起来,而且他认为共产党领导的是一个有效政府。最关键的是,承认中国就是承认当时世界的现状,建立与中国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人民的交流,从而促进世界和平。所以,戴高乐希望法国与中国建立超越意识形态纷争的国与国之间的正常关系。
中法建交的历史意义,是在西方大国中承认社会主义新中国,带动了联邦德国、日本、英国以及北欧国家同新中国关系的发展。更可贵的是,戴高乐是第一位预言中华民族将在21世纪全面复兴并回到世界中心的西方政治家。在一定意义上,他也是第一位为中国人民打开通向西方世界大门的政治家,这也是法国朋友一直跟我强调的。他超越政治制度的差异而承认新中国,开创的这种外交关系是非常独特的,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超越意识形态合作的一个典范。
当然,戴高乐主导中法建交也和他借中国壮大法国的战略重心有关。法国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外交力量,就是因为和中国建交并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戴高乐的一句名言是:作为外交,要跟所有人都能说上话。戴高乐其实是通过建交,借助中国的实力,最终开创一个战后真正意义上的多级世界。因此现在很多法国人感慨,戴高乐之后的法国政治家们都不如他有勇气和远见,在国际关系当中过多依赖美国、追随美国,限制了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回旋余地。
第四个故事:拒绝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
战后经济复兴期间,欧洲共同体国家形成共同市场,发展很快,所以英国政府也想尽快加入。但在1963年和1967年,戴高乐两次拒绝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的申请。
戴高乐拒绝的理由很简单: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历史差异过大,不适合和欧洲国家联合在一起。
欧洲国家是农业国家或工业国家,而英国是商业国家。英国要跟世界通商,欧洲国家是内部抱团,双方对最终方向的认同感相差很大。戴高乐说,英国想加入欧共体充其量是“心猿意马”或者“特洛伊木马”。“心猿意马”的意思是英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最终把其海上贸易、商业文化引入欧洲,而这跟欧共体的目标是不一样的。“特洛伊木马”是说,英美有特殊关系,英国就是美国的后院,让英国进入欧洲,美国会通过英国来干扰欧洲联合。
基于此,戴高乐认为绝对不能接受英国的加入。这一点我们现在回看会觉得更加感慨,也许,戴高乐在半个世纪前就预见了英国脱欧的必然性。
我们应从戴高乐身上学什么?
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戴高乐总能料事如神,总能站在时代最正确的一面?
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从上面四个案例可以看出,这是因为戴高乐总是能从历史学家的角度和人类时间长河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表象看到本质。
最典型的就是1940年,很多人认为法国的历史已经结束了,但是戴高乐看到了长期发展,预见到了希特勒必将向英国和苏联开战,从而使美国卷入,会使法德战争变成一场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战争。阿尔及利亚的问题也一样,他认为政治家不能被民意裹挟,要冷静看待法国战后的国家利益所在。
用文明超越意识形态
与中国建交,戴高乐看的是中国的文明,不看中国的意识形态。戴高乐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奉行新东方政治,他看苏联,看的也是俄罗斯文化,所以他跟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交往让美国人很难受。
戴高乐认为,不能从意识形态一成不变地看一个国家或整个世界,应该从文明和历史的角度出发。
我们应当借鉴戴高乐的这种思考方式,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时间长河中梳理一下,新冠疫情大流行究竟给我们今天带来了什么变化?而在这种几乎是充满暴力感的变化中,究竟又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代表着戴高乐所说的时代前进的正确方向。这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学到的一些思考方法。
用人文驾驭技术
戴高乐知识渊博,学习能力也特别强。他有一句名言:通用知识是培养领导者的最好学校。换言之,人文知识、人文情怀对领导者非常重要,领导者不能只是一个技术型人才。
如果没有对历史的了解,就不能预见将来,也就不能从人类历史的时间长河看问题。戴高乐对法兰西的历史文化非常熟悉,对法国文豪夏多布里昂、雨果、巴尔扎克等的名篇倒背如流,当了总统后他每周仍要读三本书,而且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随时做记录。
不少企业家朋友感慨,他们不差技术专家,也不差金融专家、市场营销专家,人文领导力的缺失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优秀的企业领导者要学会在大变局时代驾驭企业的前进方向,去回答各种市场利益攸关者的关切,去领导市场,应对时代的挑战。这种远见的力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文历史知识的积淀。
用创新性批判思维超越单一思维
戴高乐之所以能在历史关头登高望远,还在于他具有一般人不具备的创新性批判思维。
很多人看问题盲从同一个模式,很难有批判性思维。戴高乐为什么能做到批判地思考问题?因为他看问题喜欢多角度,不拘一格。这种看问题的多角度,特别是他见多识广、喜欢想问题,使他的思想非常超前。
他在20世纪30年代二战爆发前夕,就在军队里连续发表了三本重要的军事著作,并且都具有独创性的观点,例如他认为未来的战争是机械化部队,最好的战略不是防御而是进攻。
后来在他当总统的十年间,也有很多关于国家治理的创新观点,比如发展法国独立的核打击力量,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说,没有戴高乐的创新思想,就没有法国独立的核打击力量,就没有法国今天独立的国防工业,就没有法国今天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现代化国家的所有基础。
《剑峰》领导力:政策要经得起后天的报纸检验
1932年,他发表了论述领导力思想的理论著作《剑峰》。从历史学、哲学、人性等角度出发,他非常详细地归纳了领导者必须具有的个性禀赋。在书中,他把领导力比喻为“剑峰”,把领导者描述为“有性格”的人,都是非常恰当和形象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名著《领导者》一书里专门讲到戴高乐,他非常佩服戴高乐在《剑峰》一书中对领导力的分析,认为戴高乐把领导力解剖得就像在白纸上写的路线图。
尼克松回忆他当年访问巴黎的时候曾请教戴高乐,为什么能做到那么有远见。戴高乐说:他是为后天的报纸制定政策的。戴高乐的回答让尼克松感慨不已,当大多数世界领导者整日忙于眼前事务时,戴高乐考虑的是更为长远的战略问题。尼克松寻思,是否世界领导人也要向戴高乐学习?制定政策时不只是要解决当下的问题,而是为明天、后天布局,着眼于明天或后天的报纸?
我们回想一下吧:在上世纪60年代,当全世界看到的是中国的贫穷落后时,戴高乐看到的却是中国未来的崛起;在40年代法国军队已经被纳粹铁骑践踏得片甲不留的时候,他看到的并不是法国的战败,而是法国最终的必然胜利;在全体法国人为了捍卫神圣领土阿尔及利亚而不惜一切代价时,他却想到让阿尔及利亚从法国独立更符合法兰西民族的根本利益;当英国二次叩响欧洲大门和其他欧共体成员国都认为顺理成章时,他看到的是英国的国家禀赋与欧洲联合的天然差异,从而毅然决然予以拒绝。平心而论,这不是戴高乐远见领导力又是什么?
相形之下,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未来?因为我们已主动放弃了这种为后天的世界思考的能力,放弃了一种登高望远的责任,忘记了我们是领导者,而非平庸的追随者。
总结戴高乐的人生,我认为,政治家和领导者要有超越心、进取心,甚至冒险心,或者说批判性思维,要有说“不”的勇气和能力。戴高乐在前述四个故事中都是向主流观点说“不”。如果顺从大多数人的观点,他就不是戴高乐了,也不可能创造出那样辉煌的成就。
博采众长后独立思考
领导者其实都是孤独者,戴高乐也不例外。我曾问过戴高乐的孙子:“你爷爷生前有朋友吗?”他说,有,也没有。
戴高乐的所有决定都是他一个人做出的,但他是在充分听取各位专家的意见后做的决定。伟人的孤独是因为他只向历史负责,要警惕各种利益集团的绑架。戴高乐的孤独是有意为之,他站得高,而登高者必然会“曲高和寡”。他明白,法兰西的利益高于一切,如果他依附于别人,就很难独立思考了。
有人说,远见是一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的艺术。法国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说,“远见,它既在计算未来的到来,也在为未来的到来做准备,就是现在已经采取的行动。”
我们现在学习戴高乐的远见,是为了寻找在大变局时代进行破局的启示和智慧,是一种反向思维的方法。上述四个故事中,戴高乐的主张和主流想法都不一样,这就是力挽狂澜的反向思维。
心怀强大信念
仅仅有远见的能力还是不够的。有远见者,必然是有强大的信念的人。戴高乐信念的力量非常强大。为了信念他可以忍受孤独,甚至死亡的威胁。
比如,1940年戴高乐一个人到伦敦,举起了抗击德国希特勒的旗帜,被当时的法国政府开除国籍,判处死刑,没收财产,众叛亲离。在伦敦的日子很难受,他自己在回忆录里也描述过那时的孤独与无助。
那时,戴高乐的信念是什么?在《战争回忆录》里,戴高乐详细描述了他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那就是实现法兰西的民族复兴。戴高乐说,“法兰西不伟大就不是法国”,这是戴高乐人生座右铭,其远见领导力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如何学习戴高乐的远见领导力?可以讲的还有很多。
最后我想说,今天的世界上,领导力其实也是国与国之间激烈竞争的本质,所有竞争的最高形式就是领导力之间的竞争,是一场涉及人类智慧的文化竞争。这也是我们要一起学习领导力的原因。
整理:白尧 | 编辑:王贤青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1/03 上海线下活动 | 港中大MBA课程2025级招生宣讲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上海站 | 港中大MBA宣讲会暨校友分享会
- 11/03 学长学姐校区见面会 | 香港大学在职MBA(大湾区模式) 十一月线下咨询会报名
- 11/03 下週日見!2025年入學交大安泰MBA第一場港澳台申請者沙龍重磅來襲!
- 11/06 讲座报名 | 房地产市场的破局与重构
- 11/12 统考倒计时45天 | 清华科技创新MBA学姐备考分享&答疑等你来!
- 11/13 线上活动|备考经验高密度输出,招生动态前瞻解析,11月13日交大安泰MBA考情解析+笔试技巧分享会开启报名!
- 11/14 公开课抢位|人工智能、数据和人才@北京
- 11/14 申请冲刺 | 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第四批次招生启动!
- 11/14 活动日程 | 11月14日港中大(深圳)MBM2025级招生说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