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赵耀辉:健康老龄化不仅可让老年人享受晚年,也可释放全社会的智力和职业能力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2022-11-25 19:04 浏览量: 3302

题记:《柳叶刀》(The Lancet)发表“北京大学-柳叶刀重大报告: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The Path to Healthy Ageing in China: A Peking University - 《柳叶刀》亚洲执行主编王辉女士对赵耀辉教授就报告主要内容所做的采访,分享给读者。

报告摘要

纵观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比以往更快,这种人口结构转变将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2020年5月,联合国大会(UN General Assembly)宣布2021-2030年为“健康老龄化十年”,强调世界各地的政策制定者应将政策重点放在改善老年人口的生活上面,不仅是目前的老年人,还有未来的老年人。在中国,虽然快速人口老龄化带来了挑战,但过去四十年间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帮扶老年人及其家庭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创造了政策空间。中国老年人口约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而且中国经常被其他中等收入国家视为榜样。本重大报告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中国的健康老龄化进程,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此外,本重大报告指出了中国即将出现的政策挑战,借鉴了国际经验教训,可以为中国正在进行的政策讨论提供有用的信息。

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面临的一些经济和社会挑战与其他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国家并无二致。但中国的问题更为突出,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老年人口(以≥60岁定义)最多的国家,而且随着第二波婴儿潮期间(1962年至1975年)出生的人将从2022年开始陆续退休,中国的老龄化负担将进一步加重。此外,在过去40年间,中国的人口结构快速转变,这将导致每一位老年人在世子女数量显著下降,从而为家庭和社会照护带来巨大挑战。除人口结构变化外,中国老年医学和康复医学领域的从业人员规划未能跟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并且针对老年人口的医疗资源短缺。在第一章中,本重大报告强调了在社会经济进步、城市化和人口流动,以及中国人口结构转变等的大背景下,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性。

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完成了从传染性疾病到非传染性疾病(NCD)的流行病学转变。与其他多数老龄化国家一样,中国也存在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多病共存等问题,给医疗服务带来了特殊挑战。尽管部分老年人仍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病和性传播疾病),但是认知障碍、精神疾病和虚弱等慢性疾病问题正在日益凸显。此类慢性疾病的治疗和管理十分复杂,而且与功能性残疾率增加和照护需求升高有关。随着非传染性疾病的涌现,性别之间、城乡之间、民族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之间的卫生公平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对健康老龄化进行投资,包括促进健康素养教育以及改善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可以改善老年人口福祉、缩小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群体之间的健康差距。虽然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加剧,但是投资于健康老龄化可以提供一条出路,既可以使中国老年人在社会中发挥有意义且富有成效的作用,同时又减轻了家庭负担。第二章介绍了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和健康不平等的最新状况。

第三章总结了目前有关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和功能状况决定因素的证据。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受到整个生命周期中发生的行为和事件的累积效应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不利环境暴露、影响胎儿和儿童健康的父母决策,青春期和成年后期的健康行为(包括教育投资、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的决策),以及影响饮食和营养状况的食物消费决策。其中很多决策和行为都受到健康素养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但也可能受到政策的影响(第五章)。最后,第三章强调了社会交往、参与休闲娱乐活动(如广场舞)以及在促进老年友好型环境的健康益处。

老年人需要可及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其中包括预防、健康改善和治疗、康复、姑息治疗和临终照护。第四章介绍了中国在与老年人口相关的医疗服务和社会照护方面的最新政策举措。除了实现全民医保覆盖之外,中国还大力投资于公共卫生与巩固初级卫生保健体系。此外,中国家庭规模的缩小和居住安排的改变,尤其是成年子女离家迁移,削弱了家庭在老年人口照护方面的作用。中国正在采取措施,建设养老机构和社区照护基础设施,用以替代和补充家庭照护。另外,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种筹资机制已经在多个城市进行了试点。中国的长护险试点经验表明,在当前的现收现付框架下,长护险可持续性不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将存在相当大的公共财政风险。最后,虽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服务与长期照护的整合工作,但医养结合工作的进展依旧缓慢。

第五章对相关证据进行了概述,提出了针对中国健康老龄化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可以推广到其他国家,尤其是中低收入国家。首先,健康促进政策应侧重于改变人们的行为,尤其是戒烟、控制体重和提高健康素养,以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减轻照护负担。其次,迫切需要将照护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增加医疗服务的供给,尤其是老年医学、康复医学和临终关怀等领域。第三,应在社区和家庭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方面开展创新,从而改进老年人的活动能力,促使他们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

考虑到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还有其他多个政策领域的问题需要关注,其中包括医疗保险制度的地域分割,以及医疗服务市场的监管方式。具体而言,本重大报告建议,中国应重点建设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以消除目前医疗保险体系的地域和职业的分割性;对各个地区自行设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做法进行约束,并努力建设独立筹资的全国一体化的制度;转变各级政府对老年人照护机构的补贴模式,从补供方转变为补需方,以促进照料市场的竞争,并且帮助现有老年照护机构符合消防标准;加强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的监管能力,尤其是甄别针对国家医疗保险的骗保行为的能力,并且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和促进病患选择对医疗提供行业进行改革。

老年人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健康老龄化不仅能使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而且还能充分释放整个社会的智慧和工作能力。由于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将继续增长,我们应该重视老年人的需求,并通过构建老年友好型环境,提前做好准备。随着中国第二波婴儿潮群体于2022年开始陆续步入退休年龄,我们应抓住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机遇窗口期,加强跨部门的协调工作,应对国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作者专访

王辉(《柳叶刀》亚洲执行主编): 请您简单介绍重大报告的背景以及专家委员会成员。

赵耀辉:全世界都在经历快速人口老龄化,其背后的推动力是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下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尤其快,200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7%,2021年该比例达到14%,翻倍的速度远远快于发达国家。中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峰值,预计今年将开始净减少,但是各个年龄组人口的变化差别很大。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在过去的三十年内,中国只有30岁以下的人口有所减少,其它劳动力年龄人口都是上升的,但是预测今后的三十年,60岁以下的人口都是净减少,只有60岁以上净增加,增加最快的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预计从1990年到2050年增加将近16倍。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但是,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复杂的、跨学科的问题,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来支撑政策结论。为此,在《柳叶刀》主编、《柳叶刀》系列期刊出版人Dr Richard Horton和《柳叶刀》亚洲执行总编王辉的邀请下,我们组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专家委员会,把迄今为止的证据做了一个系统的总结,并且使用最新数据尽可能地补充了一些新证据。团队成员非常多元化,有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也有经济学家,还有高水平的一线临床医生。主要团队成员来自北京大学,同时也有成员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大学等,还有多位知名的海外专家。

报告的撰写过程非常有挑战性,克服了诸多困难。从2018年12月在北大召开策划会议迄今,历经近四年。2019年12月8号是我们最后一次线下开研讨会,之后几乎所有的讨论和修改都是线上完成,对我们这个国际团队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今年2月,我们把第一稿提交给《柳叶刀》,经历了三轮严格的盲审和反复修改,今天终于把这份报告呈现给大家。

王辉:人口老龄化给中国和全球带来哪些改变和挑战?报告中有哪些重要的内容和建议特别值得关注?

赵耀辉: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老年人的比例相对增加,如果退休年龄不变,那么养老保险体系中(包括退休金和老年医疗)的受益人数相对于缴费人数增加。严重的老龄化会导致社会养老体系不堪重负,社会保险体系的赤字可能外溢到财政体系,增大政府债务规模,最终导致经济危机。世界上很多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债务负担非常重,这两者是有因果关系的。在经济领域以外,老龄化还可能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料压力,降低人们的生活满意度。

我们这份报告指出,以上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种种担心,都可以避免;相反,只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可以变成机会,而不是“负担”。只要能够实现健康老龄化,我们就有充分的挪腾空间,把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从净消费者变成生产者,从“负担”变成积极的贡献者。在报告中,我们把中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做了一个全面梳理,深入探讨了决定老年健康的种种因素,以及这些危险因素在中国人群中的状况,并且把中国政府在老年人健康和照料领域的政策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报告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有:重视社会经济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决定作用,缩小性别城乡健康差距;医疗卫生服务要根据老年人的特征,从以病为本转换到以人为本;要通过改变医疗市场监管方式,扩大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打破地区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险体系;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应该独立筹资、全国一体化管理;优化老年照护机构的补贴模式,改进监管方式;切实改进家庭和社区适老化设施,方便老年人户外活动;推迟退休年龄,拉齐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异。

王辉:报告中写道:健康老龄化不仅能让老年人充分享受晚年生活,也有可能释放整个社会的智力和职业能力(Healthy ageing will not only enable older people to enjoy their later life to the fullest, but also has the potential to unleash the intellectual and vocational capacities of society as a whole)。请您与读者深度分享一下这个观点。

赵耀辉:古今中外,年长都是智慧的象征。经过了一生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年长之后,人的智商、情商更高,社会交往能力、领导力更强,更有心帮助他人。科学证明,人的健康是可变的,通过改善环境、营养、行为等,人的健康水平可以持续提高。我们原来概念中的老年人,只要在躯体、心理、认知方面维持健康的状态,他们的身体年龄就可以跟过去的中年人一样,能够继续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成为社会的负担。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很多身心健康并且有工作意愿的长者,被僵化的退休制度排除在劳动力市场之外,这是对人力资源的浪费。这里需要澄清一个认识,有人认为老年人不退休,中青年的就业就会受到影响,这个观点已经被很多研究证明是错误的。年长者和年轻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关系,而不是互相代替的关系。

王辉:此次重大报告发表之后,团队还有哪些研究工作计划以进一步支持中国和全球应对人口老龄化?

赵耀辉:在此次重大报告的撰写过程中,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关于中国老年健康的研究非常缺乏,导致我们对于很多重要疾病的走势还无法做出判断,决定健康或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面也缺乏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这些主要是因为数据和研究方法的限制。下一步我和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把微观队列数据的基础工作做好,并且以此为基础开展更多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我们的研究工作有三个重心,一是理解老年健康的走势和决定因素,二是研究如何推动健康长者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三是理解失能老人照料的模式选择,研究如何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

本文来源:《柳叶刀》微信公众号

赵耀辉,北大博雅特聘教授、国发院经济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3年),长期专注劳动经济学和老年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赵耀辉教授曾于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赵耀辉教授还是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项目组负责人,《The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Ageing》副总编、北京大学中国女经济学者研究培训项目联合主任。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