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听扎染说——对话国字号传承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08-06 18:21 浏览量: 2205

实践简介

实践团队:听扎染说

实践地点:大理周城

实践引言: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接续推进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中,实现产业兴农,文化兴农、科技兴农是重中之重。本次社会实践中,为响应这一号召,同时结合保护、发展、传承非遗文化,及当地特色,助力乡村振兴,我们来到了云南大理的扎染文化传承地——周城。

旧城气象,灼灼其华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苍洱毓秀,孕育出了大理周城的白族扎染技艺。

走到主街,初抬眼,便看到了此行的目标:扎染艺术品这座城似乎是专门为了其而生,临街的店铺里,除了日常的生活用品,便只剩下了扎染有关的物件,轻巧的布匹绸缎,恰到好处的增添了一抹亮色。一代代白族手艺人,用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牢牢攥住了这份传承,并使这份传承踵事增华。

染缬斑斓,步步求精

技艺初学,“扎”是核心。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当地一家特色扎染坊,坐上板凳,学习扎染的工艺流程切身体会扎染的魅力。

一块扎染布从白棉土布到成品历经绘制图案、制作图样版式、印版描画、扎花、浸染、漂洗、拆花、晾晒等步骤。其中最主要的是扎花、浸染两道工序,它决定了成品后的图案布局、花样、色泽等艺术效果。扎花是在布料上分别使用撮皱、折叠、翻卷、挤揪等方法,使之成为一定形状,然后用针线一针一针地缝合或缠扎,将其扎紧缝严,让布料变成一串串“疙瘩”。这一步,是整个扎染工艺流程中最为繁琐的部分,对针法和技法有着较高的要求。

但由于工艺的手工性、复杂性及在当地的普遍性,扎染技艺一度式微扎花工人老龄化成了首要问题。在旅游业蓬勃发展之后,文化游成为化危为机的秘籍,可以实现传承与发展的双向促进。用非遗文化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是团队的主要探寻方向。

苞苴竿牍,句句指要

来到璞真白族扎染博物一番探寻,我们寻找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银开女士,博物馆馆长、周城扎染世家段氏家族第十八代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段树坤先生,了解扎染工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Q1

周城的白族扎染现在的发展状态如何?

周城有一万多人口,目前有两三千人在从事扎花。白族扎染传承方面,我们免费开放博物馆,包括扎染的历史源流及其工艺流程的大体介绍,实现了活态和动态的结合,是最好的一个试验。博物馆有30多位员工每年接待游客18万余人次

传承是让原生态的技艺手法得到挖掘和保存但是如果不创新,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对传统继承的同时迎合市场,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把现代设计融入传统技艺,两条路平衡地走下去——不偏向于创新,也不落下传统,传统才是我们的根。

Q2

当初开办扎染坊的初心是什么,开办前后对改变大吗?

改变很大,二十多年办一个染坊和博物馆是为了延续,我们是扎染世家,作为家里的长子,我要延续这个技艺。在02到06年,通过销售扎染产品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但是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扎花工人老龄化,年轻人不愿意做。所以在08年的时候贷款建一个扎染博物馆+工坊。历史,技艺,活态展示,都通过博物馆去传承、延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很符合国家大的方向从传统的观光旅游转向成文化游,体验游。是全国比较成功的五个案例之一

Q3

扎染技艺的传承过程中会有技艺丢失吗?

以前丢失的我们现在都在挖掘和保护。作为最高级别的传承人,我们还一直都在创作。针法最传统的有四五种,发展出三十多种段银开女士把针法从三十多种扩展到一百多种。

Q4

您对接下来有什么想法?

未来可期,我们的方向就是能够真实把我们的工艺做好,挖掘好。核心是把扎花工人人群扩大,形成产业,最终投入到事业当中。事业需要我们、你们、社会各界人士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大家都要付出,不是索取。我们通过这种模式去引领、去做好白族扎染的一个品牌

开陈出新,样样出彩

扎染博物馆+扎染工坊的模式挽救了扎染传承的颓势,为了更好地打出白族扎染品牌,需要深化文化内核在染布上的各式各样的图案,都有着独特的寓意,用最传统的文化符号,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最为经典的几个样式,如铜钱花,象征着富贵荣华,吉祥如意;代表着当地人对富足生活,年年有余的期盼;蝴蝶则代表着人民对向往幸福生活,也蕴含着一个白族的爱情故事。许多传统白族图案,只留下了其“形”,以扎染艺术品的形式被保留下来,而现代勤劳智慧的白族人民,通过自己的挖掘、创新,将其赋予了新的内涵,赋予这些图案以新“意”更创新形式,衍生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等紧扣时代热点的作品。

憬然有悟,幕幕共情

在本次社会实践期间,我们对如何将乡村振兴与当地特色文化结合有了一番新的见解。振兴乡村,要利用特色产业以及文化符号,文化传承,不断丰富和创新,以产品,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深挖自身底蕴,形成当地特色,做好产品的同时,将名头打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并对此产生兴趣,这样的产业才能长久,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当地居民。

我们努力贡献新时代青年人的能量,通过公益模式社区、进校园在南京市后标营小学和宿迁市泗阳县党群服务中心先后进行体验教学、直播宣讲。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白族扎染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白族人民数百年来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以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经管学院“听扎染说”团队

图片|冯泽龙 章诗蕾倪子涵

文字|王俊渊

编辑|徐逸清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