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 | 海闻:坐稳扶好,中国经济如何完成“起飞”?(下)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2019-01-31 18:39 浏览量: 4902

中国经济 |

截至2018年11月,全国工业增长6.3%;进出口总额278777亿元,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93万人,民间投资持续保持在8%以上的较快增长。2018年12月2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过去的一年,宏观调控目标较好完成,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会议也强调,要看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在哪里?如何把握战略机遇,发掘经济潜能,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教授做客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栏目,为大家深度解读。

海 闻

北京大学原副校长

现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

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出国的一批留学生,也是最早“海归”的经济学家之一。多年来,他致力于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他始终站在教学第*,开创了经济学课程,创办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又在2017年创建了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把教学科研平台搭到了现代经济学的发源地。

现在,很多人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了,很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被别的国家替代了,土地资源、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少。而且我们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很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被别的国家替代了,所以,我们将来靠什么?还有什么样的增长动力?

1

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01 大力发展服务业

第一个重要的是服务业。当人们收入很低的时候,人们日常开销的大概百分之八、九十都要放在吃的上面。随着经济增长以后,吃的总量在增加,但是比重在下降,之后人们就把很多的钱花在制造品上,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因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满足是有限的,再有钱的人不会每年要增加一定比例的汽车。

有一年我们跟银行的人到意大利去,他们头一次出国,特别兴奋,看过国外的环境后说中国离发达国家不远了。因为他觉得国外的这些人穿得不如中国,他们的酒店也不如中国,确实是,现在中国人在外面的消费水平,已经让人家非常感叹。所以说,物质生活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增加太多,中国的差距就是服务业。

从各个国家服务业的发展来看:世界平均比重将近70%,中国目前来讲在这里面是比较低的。美国的服务业占到80%,它的制造业非常发达,有飞机、有汽车,但是它的制造业只占不到20%;它的农业非常发达,但农业只占1%。韩国上世纪50年代跟中国大陆差不多,但是它起飞以后有一个变化:人均收入上升,服务业上升,非耐用消费品不断下降。

现在,中国的服务业仍然有发展的潜力。首先从健康医疗这个行业来看,人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吃的、穿的、住的都不是问题了,旅游也基本上去过了,然后最重要关心的是什么?第一是健康。经济越发达,人们愿意花在健康医疗方面的收入比重越来越大。目前,中国只有6%,很低,这是一个空间。第二是文化产业。美国的文化产业当然比较高,占25%,里面包括了电影、音乐、体育等等这些东西。日本和韩国的比重也比较高,现在中国虽然我们觉得也不错了,可是在我们整个经济的比重当中,我们也是比较低的。

服务业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关注点呢?

首先,服务业本身就是一个产业。国内生产总值里包括物质的,也包括非物质的,服务业大部分提供的是非物质的。所以服务业本身是一个经济的组成部分,是一个产业。它要发展,本身会推动经济增长,也创造很多就业。我们从服务业得到很多收入,同时服务业又帮助我们,通过为消费提供更多的便利后,进一步去拉动经济。一个国家越发达,它拉动经济越是靠市场的消费,不是靠投资。所以,美国是7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来自于消费,中国现在的比重刚刚过50%几。怎么能够让大家更多地消费,然后再通过消费去拉动这个生产呢?服务业起了很大作用。大家现在得到互联网的很多好处,现在消费很方便,支付也很方便,只要拿一个手机就行了,这对中国的消费又起了一个很大作用。

另外,服务业本身它还会提高劳动生产率。比方说大数据,大数据本身是个服务业,需要人们收集、运用这个数据。大量数据被运用以后,生产效率就更加提高了。大数据可以实现更加精准地分析,包括在投入方面、销售方面、运输方面,劳动生产率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运用后,也会大大提高。

还有一点,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产品的附加值不光是制造业组成的,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品牌。比方说买包,路易威登包大多一万块钱左右,当然也有更贵的,三万多块钱。在天猫上看看,与它长得差不多的包是500多块钱、600多块钱,当然可以说质量不一样,但质量的差异并没那么大。之所以路易威登包卖那么贵,不是制造业的贡献。比方说,某某网站卖假货,这个假货质量也不差的,所以实际上它就假在品牌上。现在从中国的科技和制造能力来讲,要生产路易威登的包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却不能卖那个价格,因为是假的。另外,即便你做了个一样的叫“VL”,你也卖不了路易威登的包的价钱,为什么呢?还是因为品牌。买鞋子一样,小孩都知道买鞋子要买“打勾”的。打个勾的话,在网上高档的款型要一千多块钱,同样很像的鞋子,不“打勾”的,大概是150到200块钱。 所以说,现在对于商品来说,人们在意的不仅仅是它的使用价值,人们追求它的品牌,经济学里面专门研究叫“炫耀性消费”。人家要背这个牌子的包,而且一定要让你看得见,这个已经超越了基本的生存的阶段了。这个品牌的附加值是从哪儿来的?不是制造业,而是服务业。包括设计要求新颖,包括营销、包括品牌里大量的、长期的积累。所以说,千万不要认为服务业不创造价值,服务业是增加附加值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当中国已经摆脱了贫困的阶段,摆脱了短缺的阶段以后,未来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就会越来越大。

02 加快实施城镇化

为什么说城镇化还会继续成为拉动经济的动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镇化本身会带来新的消费。城镇化是个必然趋势,中国现在起码还有30%的人口将来要居住在城镇,30%的人口就相当于还有将近5亿人将来要生活在城镇,城镇里面需要提供大量的基础建设。为什么农民一定要进城? 因为中国农业的产值,现在已经降到了只有国内生产总值的8%,但是农业的劳动生产力还有超过40%。我认为这个贫富差别很大的根源,来自城乡产业之间的差别。

比方说有100个人,创造了100块钱的价值。这100个人包括60个城里人、 40个农民,60个人分92块钱,剩下40个人再分8块钱。一个是8除40、一个是90几除60,这就是中国现在的情况。一个国家当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的时候,相应的劳动力、人口也要下降。美国农业很发达,但是它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所以美国的农民也就占百分之一点几,三百多万农民。其它国家都一样,世界上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农民是超过5%的。

到2017年底,中国的城镇化率最新数据为58%,现在这个问题需要改革,城镇化是滞后于工业化的。城里是一个户籍制度,农村是一个土地制度,如果不进行改革的话,中国的城镇化会继续地脱离工业化,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农民进城有两个必然的需求:第一个工作的需求,农民将来要致富,这些一亩三分地种的粮食不能让他过上现代人的生活,差距很大;第二个农民的生活需求,农民也要追求生活质量。这不是说在农村里买个汽车就可以了,房子住的比城里大也可以了,农民需要到大城市里得到健康服务、医疗服务,还要文化、 教育。所以说城镇化也是方兴未艾。

03 创新整合制造业

制造业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时候,一个是创新,一个是整合。制造业不断创新,不仅在科技上创新,还有在商业模式上创新,还有新需求引领的制造业。现在,人们需求又发生变化,希望更便利的生活等等,文化需要不需要制造业?也需要。现在,美国好莱坞的很多制造业是放在中国的,你别小看东莞,你们看的大片里面的很多道具都是在东莞生产的。所以文化产业本身的发展也会带动制造业,这是新的需求。还有新的健康的需求,我们需要有更好的检测仪器、更好的医疗器械,这个当然也都属于制造业,我们称之为新需求引领的制造业。

除此之外,我们对现有的制造业怎么办?中国制造业的特点是小而全,每一个行业有很多的企业。像中国的制造业——汽车,美国三大家、日本三大家、韩国三大家,中国是130多家,但是每一家生产的量都很少,这就要整合。每个行业很多的企业,每个企业又涉及到很多行业,你要去看看那个企业,它都叫集团,这个集团里面业务很多很多,甚至建筑公司也要搞金融,制造电脑它也会去投资,也有一个金融公司。大家都觉得这个很正常,是的,在我们初期没问题,因为初期市场空间很大,竞争没那么激烈,所以可以把精力很分散,可是到了发达程度的时候,竞争越来越激烈,要稍微差一点,你就会被淘汰。

所以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必须要专注。有两个原因:

第一,它有能力去搞研发。世界上这些大公司每年的研发费用,大约要一百亿美元。如果公司小,还在那儿到处投房地产,到处还在分散搞这个、搞那个,怎么可能去跟这些专注研发的企业去竞争呢?

第二,降低成本的需要。可能未来的十年,我认为到了中国制造业需要兼并重组的过程。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为了针对全球化的挑战,掀起了一场非常大的兼并重组。这个不是政府主导的,而是企业之间意识到的。比方说波音和麦道的合并,照理说波音很大,美国也就这两家主要的生产民用航空飞机的公司,居然合并了。为什么呢?它看到的是空客,看到的是中国、俄罗斯未来的航空业的竞争,所以它进一步地合并。康柏和惠普合并,然后银行界又大量地合并,上市公司还在不断地重组兼并,并形成更强的科研能力和市场能力。中国的制造业要想未来能够适应需求,既能创造很好的产品,同时又能降低成本,就要兼并重组整合。现在讲到供给侧改革,确实是行业太多,所以产能过剩,那么需要重新重组,所以我们还是要坚定要让市场来起决定性作用。很多东西是这样的,当地方政府参与,不一定代表着市场,可能代表的是长官的意志,甚至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判断。就像婚姻应该自由恋爱一样,这种拉郎配的东西很可能是错误的。如果这两个企业根本不应该在一起的,甚至把一个真的不应该被关闭的厂给关闭了,反过来让一个应该关闭的厂没有关闭,它不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所以说,我们方向是对的,企业要兼并重组去获得更好的效益和规模。

04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既是中国将来发展的空间,也是发展以后的国际社会责任。中国也像企业一样,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应该有一定的国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大家共同地、更好地发展,也同样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发展。而不是说全世界对中国都羡慕嫉妒恨,这样也不利于中国进一步的发展。“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好的倡议,因为它的增长潜力非常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它基本上占世界人口的一半,可是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四分之一,它的贸易总量大概也只有四分之一,所以相对来讲它还比较落后。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它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现场提问

答:房地产行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它的产业链还包括建筑、水泥、钢铁,甚至将来的家具等等,一系列的产业都是跟房地产有关的。像发达国家,基本上到现在为止它们在完成工业化、城镇化之后,它的房地产行业仍然能在国内生产总值占到10%到15%。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是说整个产业是个泡沫,它会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跟过去十年、二十年的房地产市场一定会有变化。第一,增长速度不会那么快;第二,房价的上涨也不会那么快。当然房地产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作为建筑业,是用来住的;另一个作为不动产,是用来投资的。所以说,将来的房子用来投资的作用会下降,当然有政府调控。第三,如果别的一些政策要出台的话,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去炒房的现象,比如说房产税。任何国家都有房产税,房产税的任务就是控制炒房的问题。房子用来住没有问题,但是很多空置的房在那儿,要么就租出去,这不是说你不应该拥有房子,你可以拥有十套房子,但是因为要收房产税,那就会有成本,所以,不会让房子空着,可以把房子租出去。但是,现在很多问题就是房子空在那儿,这是一个资源的浪费。中国还有5亿的农民,未来20年,他们要住在城镇,所以将来城镇住房建设仍然是一个重要产业,而且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当前我们面临的环境复杂严峻,但我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服务业、城镇化、制造业转型升级、共建“一带一路”等都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让这些发展的潜力一步步变成现实?

2

要为经济潜能释放创造必要条件

中国经济增长是有潜力的,如何能够把潜力变成现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的做法。中国未来该如何释放经济潜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01 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首先改革开放的深入。40年的改革,中国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像环境问题、贫富差别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当中,一定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是回到过去的路上,还是进一步地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要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深入改革,包括政府作用的改革。市场经济里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政府的作用,政府主要的职能是监管和调控,在危机的时候,不得不干预的时候才干预。为什么中国当年能够改革开放?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积极性调动起来,特别是创造力,创造力最主要需要一个宽松的环境。

第二个就是民营企业的作用。现在中央非常重视民营企业,习主席特别强调对民营企业的重视。民营企业真正的问题不是融资,而是环境和市场准入。不是说不问青红皂白,只要是民营企业就给钱,这不解决问题。民营企业同样要受制于金融的监管,当给企业融资时候,仍然要有好的产品、好的前途,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所以说改革开放一个是政府的作用,第二个是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国之所以取得改革开放的成就,就是充分发挥了民营企业的作用,尤其是创造力和积极性。另外,为什么现在有一些产业跟不上人民群众的需要?像文化,包括医疗健康方面。举个例子,每年有50万人到海外去健康旅游,去体检,看看病,为什么国内就不能做呢?因为国内没有这样的水平和能力。每个人花5万块钱,50万人每年花5万块钱,这是多大的一笔消费!这也反映了现在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方面完全可以通过发展医疗行业来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这是在改革。那么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我们要更加改革。

开放也很重要。开放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外面人的需求,就像企业一样,企业弱的时候,人们不会对这样的企业有很多的要求。可是当企业做得很好,很有钱的时候,人们自然对这样的企业要求也不一样了,希望企业负起一定的公益责任。所以,对外开放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发展,也是为了我们更长远的发展,同时也是我们一种国际的社会责任。

02 面向未来培养人才

创新需要人才。现在教育体制基本上还是以考试为主,并没有去激励大家的创造力,另外,文理也没有得到很好地结合。将来的创新不是一个领域的突破,可能是很多领域综合的结果,所以现在教育要进一步地改革。

国际人才也很重要。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怎么能够有更多的国际人才?不光是学英语,还要懂得别人的文化,要跟别人打交道,要参与国际事务。现在中国在国际机构里的代表性,远远跟第二经济大国的代表性不相匹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是个体系,光有尖端的科研成果,没人落实思想是不行的;光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没有一批博士后、年轻教师组成团队,把一些想法落实下来是不行的;光有几个非常懂投资的人,没有一些真的能把想法落实下来的人也是不行的。另外一个角度,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如果不接受教育是没办法跟上新的产业的。所以,中国在科技发展的同时,一定要让人能跟上科技的发展,教育很重要。

在教育方面,除了正常的中小学、大学的学位教育以外,还要有很好的继续教育机制,让人随时可以回到大学里面上课,而不是现在非要高考。大学不再是一个宝塔尖,尤其像社区大学,人们要随时回到学校里面来学习才能够适应新的变化。人们的工作被机器替代了,那人干什么呢?这就必须要求人学习新的技能,否则的话,技术进步了,人们的收入却降低了,社会差距反而扩大了。尤其在未来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发展人工智能还要发展新的科技,同时,要让人也能跟上。比方说,现在有两亿多农民工,他刚来到城市的时候是做鞋子、袜子、衣服 、玩具,后来做电脑。将来这些东西都被机器替代了,那他们还能干什么呢?这是我们在设计整体未来时候必须提前考虑的,不能到时候再来想。

还有农民工的子女教育。“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的时候,上世纪80年代,它们的高中普及率在95%以上。而中国现在的高中普及率,城市的刚刚超过90%,农村还不到40%。 如果这些人没有得到最基本的教育,将来怎么适应未来的产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挑战。 不要以为机器代替人就会省事了,有个美国科幻片中,很多东西都是机器代替,而且机器人的智商已经发展到很高了,它能够思考。然后机器人就在想,什么活儿都是我们干的,那要人类干什么呢?机器人们就开始开会讨论,要把人类这些“废物”清除掉,就开始消灭人类,当然这是个科幻片。也就是说,科技要发展,人也一定要跟得上,人如果不跟上科技的发展,可能会反过来形成并不是促进人类发展的结果。

还有婴儿的教育,就是儿童。因为现在人类大脑的发育不像以前,以前农村里带小孩,都给小孩喂米汤,但是现在还需要牛奶、蛋白质,要有一定的营养,让他的大脑在0到5岁之间发达到一定程度。还有早期的婴儿教育,婴儿不会说话,0岁开始要给他唱歌,给他讲故事,陪他玩,这样他的智商就会提高。

所以《201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专门讲了变革,当工作性质发生变革的时候,社会怎么来适应,最关键是人力资本的培养,从婴儿抓起。 以前在农村,只要识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会算数字,别被人家骗了就行。现在这种工作没了,在城里面,要是没有高中文化以上的程度,找工作是根本不能适应的。如果将来的农业变成现代农业,像这种要靠人工的用锄头、赶牛才能工作的农业模式是要消失的,而且很快会消失的。

所以说我们的教育,从创新人才的培养、从国际人才培养、从技术人员的培养,包括婴儿的培养,这一大串的教育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中国将来根本不可能有发达的经济。

03 维护稳定国际环境

任何一个大国崛起一定会面临国际挑战。有人做了很多研究,比方说,历史上有16个大国崛起的过程当中有12次战争。这在逻辑上可以理解,就是在打破原来的平衡,所以,我们一直说要和平崛起。而且,现在的战争不像以前的,现在的战争太可怕了,现在是一个核武器的时代。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已经面临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当时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一直在承诺改革,特别是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此,中国在十四届三中全会的时候专门修改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说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改变。中国一直讲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要变成市场经济,到十八大的时候仍然讲市场是决定资源配置的决定力量。那么,通过市场化的深入,同时更加改革开放来消除这些国际上的影响。国际上有两部分人:一部分真的是敌对关系的,还有一部分人可能比较支持你的发展的。中国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定要通过一个市场化的深入,同时更加改革开放来消除这些敌对的势力,而且,不给这些敌对势力有任何的借口来阻止中国的发展。那么这里面就很多事情要做,中国自己要深入改革,要在国际上树立大家都认为你的发展对他们都是有利的结果。同时也要很好地处理各级关系,处理得好,敌对势力就不能成为真正反对中国崛起的势力。

现场提问

答:民营企业发展40多年来,基本上已经承担了大部分的就业,创造了大部分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且,民营企业的机制使得它更有创新的动力,它的创新动力就来自于就竞争的压力和利润的动力,越是民营企业,它的竞争压力和利润动力就越明显。所以,民营企业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动力。

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民营企业要完成历史使命了,那是百分之百的倒退。现在,中央也对此也进行了批驳,这是一种荒谬的东西。那么,怎么让民营企业更好地发展?我认为第一是信心,第二是能力。

民营企业的信心很重要,除了对中国经济未来的信心,还有民营企业发挥作用的信心。中国经济很好,可是民营经济有什么作用?它的位置在哪儿?这是需要考虑完善的。这需要的不仅仅是金融,还有行业准入,每个行业都应该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允许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即使民营企业做大了,也是我们国家的,所以不用害怕,只需要监管就行了。在美国是最极端的,它连军事工业都是民营的。同样,只要有监管,让它有保密,有各种惩罚机制,那民营企业也同样是为国家服务的。所以,要让民营企业行业准入方面享受公平待遇,这个不能是光说,如果没有同等的地位,民营企业就不可能有信心、有能力。

要怎么在实际中真正落实,使得民营企业有信心、有能力,在中国将来的发展当中,要让民营企业真正的成为中国经济的基础,需要努力。

总之,我们未来的经济增长,能不能实现未来一二十年继续增长。真正进入现代经济,成为发达国家,我们有潜力,但是这个潜力的实现,取决于我们能不能深入地改革开放,同时我们更好地搞好教育培养人,同时我们很好地处理好国际关系。

来源 | 央视财经频道 CCTV2

部分图片来源 | 摄图网

-- END --

// 互动话题 //

从海闻院长的解读中,你看到了哪些新的发展机会?

欢迎在留言区和我们交流, 留言点赞前三名的将获赠2019年北大汇丰精美台历一本。

【注:请于2月15日前微信留言联系我们,提供姓名和快递地址。】

...

央视 | 海闻:坐稳扶好,中国经济如何完成“起飞”?(上)点击获取 ⬇⬇⬇

欢迎关注北大汇丰MBA项目

官方网站 |http://mba.phbs.pku.edu.cn/

官方微信 |phbs-mba

招生咨询 |0755-26032001、26032002

校园访问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大学城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学大楼113办公室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