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郑海洋:理财师要以专业应对挑战 秉持长期主义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2022-07-13 09:47 浏览量: 4202

“资管新规”进入三年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年,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全面迈入净值化时代。今年一季度,因为市场下跌,有2000多只理财产品“破净”。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真正感受到了净值型产品的收益风险共担的本质。

震荡的市场背景下,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实践副教授郑海洋表示,这对于理财师的专业技能、投资者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财行业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环境,未来可能的大机遇在场外衍生品的发展。

作为第六届“银华基金杯”新浪银行理财师大赛的评委,郑海洋教授建议,理财师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的基础上,根据投资者的实际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充分评估后再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帮助投资者获取良好的投资收益。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长期获取收益,为客户真正创造价值。

郑海洋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实践副教授、数据中心兼金融工程实验中心主任

大机遇可能在场外衍生品

新浪财经:在资管新规过渡后的第一年,您怎样看待现在资管市场发生的变化?哪些领域可能迎来发展机遇?

郑海洋:随着资管新规全面实施,银行理财迈入净值化时代。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其中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7万亿元,占比93%,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4万亿元。绝大部分银行已经如期完成存量整改的任务,保本理财不合规的短期理财产品实现了“清零”。

今年第一季度因为市场下跌,有2000多只理财产品破净,主要集中在权益类、混合类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出现回撤。理财产品的投资者真正感受到了净值型产品的收益风险共担的本质。

我认为可能迎来的大机遇在场外衍生品。除了传统的股债配置方案,场外衍生品的业务可以极大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多样性和收益来源。券商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迅猛。中证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场外衍生品市场存量初始名义本金规模2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增8.4万亿元,同比增长76%。而场外衍生品业务主要包括收益互换及场外期权,其中,收益互换存量名义本金规模为1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增4.8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场外期权存量名义本金规模1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增3.6万亿元,同比增长39%。

密切关注新兴投资动向

新浪财经:作为资管新规影响行业最大的行业之一,银行理财的转型情况如何?主要面临怎样的考验?目前各家机构给出的解决之道如何?

郑海洋:截至3月底,全市场已有29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5家已经正式开业,产品整体存续规模超过17万亿元。各类银行的理财子公司都有,包括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根据各理财子公司母行的年报数据,其中招银理财、建信理财、工银理财的存续产品规模均超过了2万亿元,排名首位的招银理财更是达到了2.8万亿元。而根据各家理财子公司公布的2021年净利润数据,有10家的净利润超过10亿元,其中招银理财、兴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的净利润超过20亿元。在这当中,招银理财以32亿元居首。

目前理财子公司的主流银行理财产品还是投向债券等固收类资产,但越来越多的银行理财产品也开始将基金、权益作为重要的资金投向。特别的,ESG和养老理财等新型产品是理财子公司的重要关注方向。比如招银理财就强调要增加固收+、多资产、权益类产品规模,而兴银理财重点发力ESG理财产品,ESG主题产品保有量超过350亿元。而投资范围也将紧密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十四五规划,主要关注新经济、新动能、新基建领域的投资机会,也关注传统经济、传统基建、传统能源转型带来的投资机会,从而帮助实现金融对资源、资产有效配置的作用。

金融科技持续赋能机构与监管

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初心

新浪财经:资管新规下,您认为金融科技目前为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还将如何持续为行业的发展赋能和发力?

郑海洋:资管新规的核心内容包括打破刚性兑付、要求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对资管产品实行净值化管理、规范资金池、限制杠杆水平等。历经3 年多过渡期,资管新规在2022年正式开始落地实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而金融科技正成为行业机构和监管部门相应转型利器。

为了满足资管新规实现净值化管理产品的要求,各家金融机构都在不断增大金融科技实践力度,采用金融科技来推动全面数字化经营,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促进数据高价值转化和数据赋能投资能力。金融科技被广泛应用于推动投研体系、风控管理、运营模式的持续优化和创新,用以改善包括产品营销、投资决策及风控管理等业务的效率。

为了保证资管新规的确实落实,让资管业务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监管部门使用区块链技术,以信息披露、防欺诈为核心,重点监管金融机构的合规操作、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受托人义务,防范金融风险,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同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资金流动和资本市场价格变化的异常监测、金融市场舆情热点的追踪和企业异常经营行为监测等模型和系统,来帮助金融监管部门来精准识别和防控系统性风险,保持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资管新规除了统一监管标准和防控金融风险,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希望资产管理业务能有序规范创新,从而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在科技赋能金融的浪潮的推动下,创新型金融产品、商业模式、以及新型数字经济模式等在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的同时,也让金融监管面临新问题、新时代的挑战。监管机构急需开发基于人工智能模型和大数据分析的创新业务分析工具,能够自动化风险识别和合理演化业务发展机制的模型和框架,使得金融创新始终在审慎有效的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保持服务实体经济、惠及百姓民生的正确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分别在2021年9月1日和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生效。这对金融机构使用个人用户数据和保证安全使用数据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下,资产管理业务的营销模式和零售业务模式面临极大的挑战。金融科技,特别是联邦学习和隐私计算,可能在这方面会有所突破。

理财师要以专业应对挑战

秉持长期主义

新浪财经:今年,全球市场接连震荡,投资者信心受挫。在这样的背景下,您认为全球资产配置应该如何进行?最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

郑海洋:我觉得需要关注国内外两点:国外来看,地缘政治的冲突和疫情对商品以及产业链的冲击,美国的通胀走势、美国加息对日本、欧洲、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国债利率的影响非常巨大;国内来看,在防疫的总方针指导下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执行情况。整体来看,对国外经济不是很乐观,对国内经济不悲观。相对而言,比较看好国内权益市场的长期收益。

新浪财经:作为理财师,在这种环境下应当如何引导投资者?您对于今年理财师大赛的选手又有哪些建议呢?

郑海洋:相较于证券、基金等投资产品,银行理财产品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覆盖范围更广、影响更大。特别的,投资者大多将银行理财定位为低风险投资品种,自身的风险偏好也较低,一旦遇到市场下行期,理财产品也会发生亏损,投资者的情绪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波动。作为理财师,面临的投资者沟通解释的压力更大,需要的专业技能,特别是对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的理解尤为重要。只有理财师自己有信心能够充分理解理财产品,才能够讲清楚产品波动的原因,做好投资者教育,陪伴投资者度过短期的难关,帮助客户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的理念。

尤其重要的是,理财师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各类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方向和投资策略的基础上,根据投资者的实际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充分评估后再推荐合适的理财产品,帮助投资者获取良好的投资收益。只有这样才能为客户长期获取收益,为客户真正创造价值。

来源:新浪财经

排版:小半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