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的纽约


有人形容纽约地铁是个活得精彩的糟老头。这形容是否贴切见仁见智,不过,这老头毕竟已百多岁了! 纽约地铁早于1904年10月27日启用,最初设于曼哈顿区
有人形容纽约地铁是个活得精彩的糟老头。这形容是否贴切见仁见智,不过,这“老头”毕竟已百多岁了!
纽约地铁早于1904年10月27日启用,最初设于曼哈顿区,从市政府大楼北行往中央车站,直达哈林区,共28个站。当年地铁开行成了纽约人的盛大喜事,15万民众上街欢呼庆祝。
百年老爷车
这也是美国第一条不用煤炭,以先进电力控制的交通工具,同时是当时全球速度最快的交通运输系统,由市府大楼至哈林区仅15分钟。《纽约时报》在2004年也出了一个专辑特别介绍其百年历史。游客到纽约,想要多了解当地的地铁或交通发展历程,可到位于Downtown Brooklyn有28年历史的纽约运输工具博物馆参观。
纽约地铁的最大特点是铺设有4条轨道,分别供慢车及快车使用,是世界上其他地区少见的。纽约地铁目前分成三大系统:IRT (Interborough Rapid Transit), IND (Independent Subway),BMT(Brooklyn Manhattan Transit)。IRT是最早于1904年兴建的那部分。
好些人都觉得纽约地铁总予人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它的服务于上世纪60年代的确很差,票价贵、工潮多、犯罪率高、车厢及车站满是涂鸦,这样的纽约地铁形象透过美国电影、电视剧,传播到全球,根植在许多人头脑中。
其实从80年代起,纽约市政府不但增派警力,还拨款补助以改善地铁服务。这20年间,纽约市长更严格监控地铁的治安,晚上主要干线的治安还是可以的。
至于清洁问题,我在2003年就看过一份报告,列出纽约通勤活动中对22条铁路线2200个车厢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车厢评价是“干净”,而前一年的评分仅是59%。虽然这对于香港人来说仍是不可思议的肮脏,但显示了纽约地铁正在整顿。
今日的纽约地铁,铁路总长度达656英里,车站470个。拿起地铁图,看到那许多不同颜色的线条纵横交错,有如人体血脉般复杂。
其实,要从纽约地铁图中认清几个不同的大区域、线路及方向并不困难,站内指示很清楚。有些线路每日24小时服务,但要小心查阅所需路线的通行时间,有些是本地线,有些则是特快线,仅停一些大站。必须弄清楚是前往up town或是down town,便不用担心迷途或错乘路线。
乘地铁到一些古老的旧站,踏过了幽暗的通道,仍可看到以细小石块砌成的壁画,在唐人区的地铁站,墙上刻有“华端口”等中文,见证这铁路走过的百年岁月。
但纽约地铁收费绝不便宜,基本票价是2美元,游客可买一天7美元的通行证。有些特别通行证则售10美元或20美元,颇为方便,同一张证还可用于搭乘公交车,有些像北京的市政交通一卡通。
百态地下铁#p#分页标题#e#
我总认为要了解一个城市的生活及市民习性,必须要钻进它的地铁车厢,从旁仔细观察当地典型的人生百态。
纽约地铁内的情景及气氛,与香港的、北京的或东京的截然不同,在那里你会惊觉美国怪人怪事似乎特别多。
在车内,不论早晚都有机会遇上即兴或刻意的表演者,无论是演奏乐器的、演说的、穿戴奇怪夸张或不修边幅的。同一时间,许多人在到处游走,这边厢有人伸手低声向乘客讨钱,那边厢有人高声发表个人伟论或介绍产品,又或告诉大众自己最近出了一部新书。
如果他们发现有游客好奇地留心他们的讲话,便会越发兴奋,对自己的理念、政见高谈阔论,派传单更是平常事;有些人会兴之所至,高歌一曲,有时旁人听得兴奋甚至会点歌,闹成一片。好些人不受这等环境打扰,专注于自己的书本中,或者旁若无人地与情人亲热。当然,推销产品是地铁公司所不容许的,车厢抵站时,可能有职员进来请他们离开。
这是个声色俱备的场所,放眼望去,不要说衣服各具特色,有人包头,有人掩面,连肤色也特别多,四周传来不同族裔的语言,互不明白但和谐共处。身处其中,让人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自己在哪里?是的,是纽约!
出入纽约的繁忙大站,人潮一浪一浪地随列车抵达,行动稍慢一点儿的,都被人踏着脚后跟。
车站的环境同样精彩,各式各样的国际汇演在此延续,有来自中国二胡的幽怨声调,拉丁美洲的热情乐曲,西方劲舞Hip-Hop音乐,摆地摊的小贩的叫喊声与瑟缩在行人通道乞丐的静默,互不打扰。怪人虽多,但不会骚扰别人。有人说,这儿的“地下活动”比一些城市的夜生活还要热闹哩!
有一次我在Grand Central踏出车厢不久,便听到吆喝声,是送货的人叫着要人让路;不久竟传来雀鸟的吱吱叫声,当众人奇怪地慢下来转头张望时,吹着口哨的速递送信人已擦身而过。
纽约地铁太老了,虽经过整修,但也有不少很残旧的地铁站,出入要小心地面因日久失修而满布的凹凸小洞。有些站设有绿色圆形如灯柱的物体,以表示有职员服务。
说起员工,纽约地铁职员大都穿得很帅,坐于空调的玻璃房内,透过麦克风与乘客对话,但有时想请他们帮忙,则不一定帮得上,尤其是那些带有浓厚美国乡音的话语,对外来游客来说,听来实在彷徨。我也曾见一些游客以流利的英语与他们对话,却始终弄不清他们在响应什么。
在人潮太多时出入地铁,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弄清楚自己的去向及出路,一不留神便可能淹没在人潮中,随大队到了反向的出口或是一处自己也不知是何处的街道。
当人步出地面,阳光照来,见纽约现代化的高楼处处,与之前的地下情景相比,又似乎经历了一个城市的两个不同世界。#p#分页标题#e#
作者为太古(中国)有限公司主席,国泰航空有限公司副主席
(本文转载自MBA中国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