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林:未来金融行业不仅是业务的竞争,更是金融科技的比拼 | 洞见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2019-12-03 17:43 浏览量: 2702

MBA中国网讯】日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祥林受邀出席“科技驱动金融创新”2019年观察家金融峰会,多维度解析金融科技是否能改变金融行业。

11月28日,李祥林在《经济观察报》主办、上海信托战略合作的2019年度观察家金融峰会上指出,金融科技正在改变金融行业,深刻影响着金融业态,未来的行业竞争不仅是业务的竞争,更是金融科技的比拼。

在李祥林看来,金融科技是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给传统金融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人工智能(A)、区块链(B)、云计算(C)、大数据(D)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

金融科技是否能改变金融行业?李祥林的答案是肯定的:“正在改变”。他指出,对金融科技的认识和运用一般会经过一段过程,达到一定效果之后,人们才能接受。比如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在基础建设、科技、数据集和人力资本领域投入大量投资的数量机构拥有长期竞争优势。”李祥林以美国几个大型对冲基金的收益情况为例,认为在投资领域,未来三、五年之后,风控市场这一块会完全被新的方法所替代,小公司很难生存。

至于科技在保险行业方面的运用,李祥林将信用理论与汽车行车记载仪进行对比,他提到,汽车保险传统的方法是根据客户过去的驾驶经验来划分不同的风险组,而现在已经有通过在车上安装行车记载仪获取驾驶经验的案例,如果经验比较好的话,可以节省30%-50%的保险费。

就中国金融科技目前所处水平,李祥林谈到,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企业在金融科技方面的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包含券商、保险、大型商业银行,国内外差别依旧很大。他表示,金融行业关键有两方面,首先是风控,然后是定价。他指出国内大型企业定价比较落后。几乎没有一个中国顶尖的金融机构有能力建立自己完整的交易和分析平台,不管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它们主要依赖于供应商提供的系统,这使他们处于不利的地位。此外,没有实际的定价能力,限制了企业在固定收益、商品、信贷、货币衍生衍生品业务方面,去发展和他们体量相称的能力。

“没有定价和风控方面的能力,这背后也是组织结构方面的问题。”李祥林认为,如何把公司不同部门组织起来,是金融科技实施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此,他介绍了金融企业整体分析框架结构,由上而下包括总体风险因子模型(资产与负债)、情景设计与生成、资产负债估值模型+风险与业务限制因素以及资产负债表。

李祥林表示,信息技术对金融业发展已经产生很大改变,这种改变未来还会继续。“机器学习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目前在海外已经变成最热门的研究,但是国内可能才刚刚开始,所以我觉得接下来的竞争,不仅要发展所谓业务,更要加强真正的研究,这样才能在根本上让我们的金融科技走向世界领先地位。”李祥林说。

编辑:采正东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