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智库 | 黄奇帆:围绕“双碳”目标上海要做“六件事”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2022-01-13 17:33 浏览量: 2151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在2021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发展论坛上发言

提要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与绿色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上海金融中心建设要做“六件事”:一是创新发展碳交易、碳金融;二是积极争取国际碳定价权,培育上海成为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三是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四是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为绿色产业引入源头活水;五是引导践行ESG投资理念,完善ESG信息披露机制;六是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进一步凸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黄奇帆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

“双碳”背景下的上海金融中心建设

文|黄奇帆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结合今天会议的主题,我就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如何更好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谈几点思考。

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够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实现根本性转变

当前中国GDP总量101.6万亿元,产生了102亿吨的二氧化碳,占去年碳排放量的29%,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世界发达国家的碳排放量。以上发达国家GDP总量占全球约50%,而中国目前GDP总量占全球17%,可以看到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量是比较重、比较高的。

中国的碳排放量100亿吨里有80亿吨是在能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炭发电产生了57亿吨,炼制石油化工、汽油柴油的过程产生了20多亿吨,此外老百姓和企业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20亿吨的碳排放量。解决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包括两方面:

在能源消费端,我国将实现“两个替代”,即“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到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由目前的16%左右提升到80%以上,清洁能源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成为我国能源消费的主力。能源消费形式上,在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实现电能替代,电气化比重将大幅提升。

在能源供给端,2020年我国石油进口5.42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73%;天然气进口1亿吨,对外依存度43%,我国能源供给基本上以外循环为主。未来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我国将通过大力发展光电、风电、水电、核电、页岩气等清洁能源(预计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将由目前的34%左右提高到90%以上),建成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安全可持续的能源供应体系,实现能源领域深度脱碳和本质安全。同时通过大幅减少炼油、重点发展炼化,进而大幅降低能源进口依存度,形成能源自主自立、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够促进国民经济质量效益全方位提升

目前我国的GDP101.6万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占比为7.7:37.8:54.5),排放了大约100亿吨二氧化碳;如果到2060年时我国GDP达到300万亿元,这300万亿GDP所产生的碳排放势必控制在碳达峰的水平下,并逐渐趋零。实现双碳目标,将倒逼经济增长以更高效益、更低排放的产业结构来支撑。

假如到2060年时中国的GDP翻两番,那么工业增加值不会同步翻两番,工业产业占GDP的比重会有所下降,并且工业系统将通过源头减量、节能减排、循环回收、工艺流程改造、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大幅减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国的100万亿GDP消耗了全世界矿物原材料50%以上,这意味着我们消耗了全世界50%以上的煤炭、50%以上的水泥、50%以上的电解铝、50%以上的钢铁等等,所以GDP产生过程中的源头物资消耗如果能减少一半以上,即可达到明显的减碳效果。

其次,我国各类工业品、消费品在使用过程中回收利用的比重不超过10%,发达国家这一比例达到40%,提高循环利用比例也可以减少大量的物资,减少大量物资生产的能耗。此外,通过清洁能源替代石化能源,煤化工、钢铁、石油化工等各种现有重工业的工艺流程都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整个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会发生全方位的根本性变化。

与此同时,由于服务业的碳排放比传统工业要低得多,实现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增长需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事实上,随着制造业服务化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增长,服务业将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加上新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及其与生物、材料等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群体突破,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一批颠覆性技术将引领和带动新科技产业革命逐渐走向高潮。这将带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颠覆性变革和治理效益的全方位提升。

三、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将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目前,中国GDP占世界17%,人口占世界的19%,碳排放占比却高达29%。未来中国实现碳中和将意味着全球少了29%的碳排放。不仅如此,从目前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全产业链优势看,随着全球对气变问题的共识日益广泛,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将输出到全世界,帮助全世界实现绿色发展,中国将由全球排放大户成为全球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的引领者,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实质性贡献。这也是了不起的大事。

更为重要的是,伴随着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国将有可能引领全球新一轮能源革命,进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事实上,世界经济强国不单是综合国力排第一,还要引领能源革命、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强国、科技强国。纵观世界经济史,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引领世界,自身经济实力也独领风骚近百年。美国引领了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并在二战前综合国力就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当今世界头号经济强国。预计到2050年左右中国不仅综合国力全球第一,而且将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从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双碳”目标的实现将产生天量投资需求,需要多元化绿色金融体系的支持

在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我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将发生深刻调整,产生天量投资需求。2020年底,我国电力生产总装机22.29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12.5亿千瓦。2020年实际生产电力7.62万亿千瓦时,其中来自火电5.17万亿千瓦时。到2060年时国民经济大体需要电力20万亿千瓦时,如果全部来自火电,则需要40亿千瓦装机。如果实现清洁能源90%替代火电,装机容量至少达120亿千瓦。因为火电可以一年5000个小时运转,但光伏只有白天且晴天的时候发电,最终一年下来只有1500小时左右的有效时间,所以光伏需要三倍于火电的装机容量,风电也是如此。水电差不多要两倍于火电的装机容量。

因此,在清洁能源投资方面,供给端如按照每千瓦5000元的投资,120亿千瓦的装机将需要60万亿的投资;在消费端,各种终端用电用能设施的更新改造,如电动车、智能环保建筑等至少会形成40万亿的投资需求;而在传输和配送端,纵横数千公里进行远距离输配电的特高压及覆盖全国的智能电网设施等投资至少也需要50万亿。加起来会达到150万亿之巨。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我国工业系统将进行源头减量、节能减排、循环回收、工艺流程改造、废弃物回收利用,所需投资大体在50万亿元左右。“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直接投入就将达到约200万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仅靠政府财政投入是无法覆盖的,还需要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体系,提供长期、稳定、市场化的资金支持。

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要与绿色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一是创新发展碳交易、碳金融。随着碳交易规模的扩大,上海未来可以探索实现碳交易的标准化、连续交易、集合竞价等金融市场的主流交易方式,当前采用竞价候选以及部分地区T+5的原始交割方式,不利于发挥碳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也限制了碳交易的活跃度和交易规模。

二是积极争取国际碳定价权,培育上海成为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有力竞争者。中国未来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碳市场,争取国际碳定价权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自2009年以来,欧美曾经酝酿推出“碳关税”,近年来主要的国际经贸谈判及协议都越来越注重环境标准,目前包括世行、IMF 等国际机构都在积极研究推动为碳定价,如果我们不能推动形成权威的中国碳价,将来很可能又会像过去在大宗商品领域一样被别人定价。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4.78万亿元,同比增长27.9%,规模位居世界第一。大力发展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促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增效、推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水平、促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具有极强的支持作用,对于助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四是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为绿色产业引入源头活水。上海可以推动交易所发行环保、低碳、新能源等相关主题的公募基金产品,给绿色产业带来更多资金支持。还可以大力推动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绿色信贷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资金来源主要包括银行股东股本、个人和企业的客户负债以及同业拆借等方式。接下来可以通过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绿色信贷资产,解决绿色信贷资金来源,提升绿色资产的流动性。

五是引导践行ESG投资理念,完善ESG信息披露机制。ESG投资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双碳”目标推进,也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目前我国ESG投资处于以自愿披露为主的阶段,未来建议上交所出台相对统一的ESG信息披露指引和模板,提高ESG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质量。

六是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进一步凸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绿色金融,不仅事关国内产业转型发展,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发展绿色金融是一项高度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工作,依靠孤力难以长久,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是推动全球绿色转型的必由之途。在这方面,上海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参与和引领绿色金融相关领域国际合作,主动提出绿色金融国际话题探讨,积极参与国际间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构建,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国际空间。

[高金智库]全新上线,

敬请关注!

高金智库(SAIF ThinkTank)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SAIF)的智库品牌,依托高金强大的海内外教授和专家团队,专注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国际金融”及“金融科技”等三大研究领域的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

来源 |高金智库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