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捷:美联储加息要放缓?5月会议纪要透露重要信号 | 媒体聚焦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2022-05-31 18:10 浏览量: 1803

5月26日,美联储公布5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多数与会官员认为,在接下来的两次会议中各加息50个基点可能是合适的。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胡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对美联储而言,货币政策的效果通常需要两个季度左右的时间才会开始逐步显现,美联储对未来的预期也仅在短期内更有把握。

北京时间5月26日凌晨,美联储公布5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纪要显示,多数与会官员认为,在接下来的两次会议中各加息50个基点可能是合适的。

此外,决策者一致认同美国经济“非常强劲”,美联储可以在不使经济陷入衰退的情况下控制通胀。

鉴于会议纪要与5月会议声明内容基本一致,符合市场预期,加之其再度传递积极讯号,使得美股市场受提振反弹。

纪要公布后,三大股指集体转涨。截至当地时间25日收盘,道指涨0.60%,标普500指数涨0.95%,纳指涨1.51%。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教授、前美联储高级经济学家胡捷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对美联储而言,货币政策的效果通常需要两个季度左右的时间才会开始逐步显现,美联储对未来的预期也仅在短期内更有把握。向前看,美联储仍将为未来的不确定性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后续政策的转向将取决于前期政策取得的效果。

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从抑制通胀的角度来看,美联储必须保持加息的步伐。但过于激进的政策或将不可避免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考虑到可能的后果,预计美联储后续仍将慎重考虑加息步幅。

01

抗击通胀仍是首要目标

继3月正式开启加息周期后,美联储在5月的议息会议上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0.75%-1.00%区间,为2000年以来首次大幅加息50个基点。

此外,美联储将于6月1日起,以每月475亿美元的上限正式开启缩表,并在3个月后将上限增至每月950亿美元。

5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抗击通胀仍是美联储首要目标。

具体来看,会议纪要中提及“通胀”一词的频率高达60余次,凸显了美联储对价格上涨的担忧。纪要透露,与会官员一致重申了他们采取必要措施来控制通胀、维持价格稳定的坚定承诺和决心。

一些与会者提醒道,持久的高通胀可能会导致长期通胀预期脱锚,从而导致控制通胀变得更加困难。

鉴于此,纪要中强调,美联储将通过提高基准利率和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地”将货币政策推向中性利率。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也曾多次公开表态,重申其降低通胀的决心。他表示,在美联储看到通胀以一种“清晰而令人信服的方式下降”前,将不会停止加息的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纪要还显示,因供应链紧缩问题持续、进口价格与薪资水平上升,美联储研究人员小幅上修通胀预期,将2022年与2023年PCE价格指数分别上修至4.3%和2.5%;该预测值在3月的议息会议中为4%和2.3%。

此外,关于缩表的相关风险,会议纪要显示,部分与会官员指出,“可能会对金融市场状况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02

“灵活紧缩”,路径如何?

美联储未来的政策走向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经济学家与分析师普遍指出,美联储紧缩路径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将基于通胀的表现。

胡捷指出,从目前三个月的政策实施情况与经济情况来看,4月美国CPI同比升8.3%,较3月的峰值下降0.2%,虽然通胀有略微下降的趋势,但尚未达到令美联储安心的地步。因此,美联储在6月的议息会议上,大概率有加息50个基点的动作。

CPI的回落是否意味着通胀已出现拐点?胡捷指出,如果通胀拐点得以确认,那么在下一次议息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后,不排除后续调整为25个基点的可能性。但若通胀拐点无法得到明确确认,可能将连续两次加息50个基点。

值得注意的是,亚特兰大联储主席博斯蒂克近日表示,加息步伐在9月暂停“可能是有意义的”。

博斯蒂克表示,支持在6月和7月会议上分别加息50个基点;如果通胀超出预期,或需要采取更激进的行动;近期金融市场的走势符合美联储金融紧缩的目标。他同时强调,美联储的目标是软着陆,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保持“灵活”,3个月后,政策位置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联储观察到的实际情况。

这一观点与大多与会官员的看法相符。据纪要显示,许多与会者预测,加快撤出支持性货币政策将使美联储在今年晚些时处于有利地位,更好地评估货币政策紧缩带来的影响。

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发表的机构观点也指出,美联储继续采取激进的紧缩举措,目的是让之后在必要时可以灵活进行调整。

目前,市场对美联储激进加息的预期有所降温。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显示,目前市场预期美联储9月继续大幅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由此前的50%下降至28%。

摩根大通策略师认为,9月可能是美联储转向的关键时点。因为9月会议前会再公布三次CPI,证明通胀是否如美联储预期的那样真正放缓。

纪要还显示,美联储将与市场保持沟通,有效地调整市场对美联储未来政策走向的预期,使得市场预期与美联储对政策前景的评估保持一致。

03

滞胀风险“还不是那么高”

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紧缩是否会令美国经济走向滞胀?

胡捷指出,从眼下的情况来看,目前“滞胀”二者间已经有“胀”(即通胀)要去疏通。而“滞”目前还没有显现出来,但也有担忧情绪。

胡捷解释,从目前美国经济本身的增长去看“滞”,现在还没有明显的迹象。因为目前美国GDP的全年预测增速约为2.4%,虽较去年下半年时的预期而言更加保守,但仍属于美国常态的增长水平。其次,美国失业率处于3.6%的低位。因此,这两个指标来看,增长情况相当不错。

既如此,那 “滞”的担忧从何而来?胡捷告诉记者,并非来自上述两个指标,而是主要出于对加息效果的担忧。加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抑制通胀,但其副作用是抑制经济活动的增长。

胡捷补充称,有观点认为,通胀可能更多是由供应链问题推动。如果通胀主要由供给不足所导致,那么简单的加息实际上对解决通胀本身没有太大作用,反而其副作用会对经济产生抑制。通胀不降,经济放缓,滞胀就可能发生。

胡捷判断,美国经济发生滞胀可能性在25%左右,即现在来看“还不是那么高。”

吕祥则认为,2020至2021两年间的“无上限量宽”是当下剧烈通胀的最重要原因。其他方面,疫情造成的劳动力损失、供应链风险、运输通道不畅等,也都是导致剧烈通胀的重要原因。因此,美联储目前的加息和减购政策仅仅是在货币端影响物价,在其他方面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之前,对抑制通胀的作用将是十分有限的。

吕祥还指出,由于通胀率是同比计算的,而随着去年同期可比基数的提高,未来几个月通胀率可能会显得低一些,但整体物价水平仍然很难回落。

瑞银认为,基准情景是经济可以避免衰退;地缘政治风险也将在年内有所缓和,从而助力股市走高。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