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干货 | 砸的就是你的窗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21-07-31 09:00 浏览量: 3766
 智能总结

暑假快过了一半了 你一定也有无数个 自律的小目标 例如坚持运动、早睡早起…… 但是回顾一下发现 生活与计划相去甚远 起初可能是小小的放纵 你想,我就休息这一下 明天继续努力 不要紧的… 这种心理往往演...

暑假快过了一半了

你一定也有无数个

自律的小目标

例如坚持运动、早睡早起……

但是回顾一下发现

生活与计划相去甚远

起初可能是小小的放纵

你想,我就休息这一下

明天继续努力

不要紧的…

这种心理往往演变为

一个开端

说好的每天跑步一小时

就再也没有动静

这种心理在犯罪心理学被称为是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的由来

196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

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小汽车,分别放在了中产阶级的社区和相对杂乱的平民区。这时,他把停在杂乱平民区的汽车的车牌摘掉,车窗和车棚都打开,营造出一种被人损坏的痕迹。当天晚上,汽车就被偷了。

而停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辆车呢?外表完好无损,没有人为破坏的痕迹,放了一周,都没人去瞧它一眼。过了几天,津巴找来一把锤子,哐啷一声把这辆车的车窗敲碎了,声音引来了很多的民众,津巴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之下走了。结果,没一会儿,这辆汽车也被偷了。

这就是破窗效应的理论。

简而言之就是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

作为一名具有

经济学思维的大学生(bushi)

破窗效应在经济学

又是如何发展的呢?

让我先拿出我经管人的素养

算了我们还是看看凯恩斯怎么说吧!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陷入低迷、停滞不前的时期,如果丢个石头砸开鞋匠的窗户,鞋匠为了应付破窗而入的寒风,不得不把原用于应急的存款拿出来购买新的玻璃。

已经停工的玻璃制造厂就得以开工,玻璃工人又可以拿着钱去买面包,面包师就可以拿着钱去给女儿买双鞋。如此的连锁反应,刺激了一系列行业的复苏。

这样的现实案例其实就是后来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让美国的经济得以重新崛起

听起来是不是好像与心理学中的

破窗理论恰恰相反

经济学中的破窗理论则强调了

破窗效应带来的好处

认为损害是有益

当然这个观点也有其不完善的一面

如果你有更好的见解也欢迎留言

下一期更精彩哦!

END

【往期推荐】

经济干货 | 云旅游之行,出发!

经济干货 | 走不出的杰文斯困局

文案 | 廖雨婷排版 | 廖雨婷初审 | 黄晓春 李佳蔚 杨倩 廖雨婷复审 | 方嘉瑜 陈铬 卢静 杨景皓 毕晓琳终审 | 余思龙 詹清光

编辑: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热门推荐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