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良心推荐 | 国庆小长假,去哪儿人少还便宜?


图片 / 黎生、杨秀建、沈军、陈元明、戚亚男、何苗、兰童童等编辑 / 吕旅责编 / 王允保 四川大学 scuweixin
当然是四川大学啦!
到这里还没有退出
你果然是大川的真爱粉啊!
拥有122年历史的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可是拥有不少网红景点!
第一站 “望江博物馆”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位于成都市一环路边上,之所以称之为“望江博物馆”,除了真有博物馆外,还因为这里的很多景点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有很多师生们口耳相传的故事浓缩在一个个名字里,成为一个年代的见证,也成为川大百廿历史的一部分。
明德楼
明德楼原为成都工学院(后更名为成都科技大学)的第一教学楼,曾一度被称作“一大楼”。她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古平南先生设计,1951年开始修建,1954年落成。因其轩昂恢弘的整体建筑风格与彰显外露的中国传统元素,颇具有梁(思成)式建筑的味道,所以也曾被误认为是由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设计建造。
后来,四川大学行政楼从望江校区东区滨江楼和新滨江楼迁到这里。从此,她成为学校的行政“CPU”,更是四川大学文、理、工、医渗透结合的标志。后来行政楼更名为明德楼,取自《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2013年该楼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馆
四川大学博物馆前身为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由美国学者戴谦和始筹建于1914年,是中国西南地区建立最早的博物馆,首开西南现代博物馆事业之先河。历经几十年风雨沧桑,今天的四川大学博物馆,已成为国内大学博物馆中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在海内外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川大博物馆不但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建成的博物馆,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现有藏品4万余件,包括了石刻、书画、陶瓷、青铜器、古钱币、刺绣、漆器等几十个门类,其中对于西南民俗、民族文物的收藏极具特色,称誉国内外。
校史展览馆
四川大学校史展览馆位于望江东区,以图片和文字展览为主,辅之以丰富的校史实物资料和珍品档案以及其他展览手段,全面反映四川大学(含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发展历史。
馆藏各时期的重要材料有:1896年四川中西学堂和1910年华西协合大学创办资料;著名教育家吴玉章、张澜在校任职期间的材料;原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原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革命烈士江姐等一大批仁人志士在校求学档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原件;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来校演讲的材料;华西坝古建筑档案等。
银杏道
在望江东区有一条两侧银杏大树排排站的小路,名为“绿杨路”。绿杨路畔又有一栋白墙红檐的川大传统建筑,名为萃文楼。在绿杨路的北段和萃文楼前的区域中,一株株银杏植株高大坚实,枝叶茂盛,周边空间开阔,光线充足,时不时还有前来拍摄婚纱照的新人,白色婚纱和金黄银杏相互辉映,真是美丽无比的图画。
这里成为了成都著名的银杏观赏地,于是,许多人便直接就把这段路称为川大“银杏道”了。
快活林
与“银杏道”相伴,在绿杨路北段的东侧,萃文楼旁边,有一片树林,草木茂密、环境静谧。20 世纪80年代,风气渐开,这片偏僻幽静的树林成了川大学生谈情说爱的地方,渐渐,这片“宝地”被师生戏称为“快活林”。
令很多人不能忘记的是,20 世纪70年代末,在萃文楼前和“快活林”边上,曾经是四川大学师生看坝坝电视的地方。当时,学校有三台教学科研用的彩色电视,其中一台 25 寸的“东芝”分给了中文系,每周六晚上对师生公开放映一次。每到周末,就有同学早早用凳子、椅子、砖头抢占位子。这样的景象,对于如今人手一台手机随时可看视频的大学生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天使林
在绿杨路生命科学学院路口向西,有一片平常毫不起眼的树林。虽然树林面积不大,树种也很普通,却是观鸟和拍鸟的圣地。据成都观鸟会不完全统计,在“天使林”共记录到的野生鸟类有8目22科65属147种,占四川已知鸟种总数的20% 以上。
这里因为这些“小天使”的到来,而被四川乃至全国鸟类爱好者称之为“天使林”。每逄春、秋两大迁徙季,四川和外省的鸟友们齐聚“天使林”,在巴掌大的地方也能架起数十门长短炮,静静地等候五颜六色的鸟儿们的到来。
除了上面介绍的景点外,鲜红夺目的北大门牌坊,一到夏季就游人如织的听荷池、双荷池,有3D人肉扫描仪之称的小北门等,也是来望江必打卡的网红景点。
第二站 “华西古镇”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位于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这里有上百年历史的华西坝古建筑群,整个校区就像古镇一样。所有建筑图样由英国建筑名家弗烈特·荣杜易设计绘制,从1913年开建到40年代,先后建成了四十多座风格各异的大型建筑,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筑群体,开“中西合璧”建筑之先河。
怀德堂
怀德堂是华西校区办公楼(事务所),入口中部矗立着一中式门楼,门楼屋脊上趴着中国传统水中神兽;前廊上伫立着八根大红圆柱,其梁架结构系采用四川地方建筑特色的穿斗式,梁架饰以典雅的中国古典装饰图案;入口石栏杆上更是雕刻着华夏的图腾——龙。
懋德堂
与华西校区办公楼遥遥相对的老图书馆——懋德堂,画栋雕梁、檐牙高琢,尤其是屋脊上反趴着的水兽,跃跃欲飞的盘龙等,使中国韵味更加突出,而堂内石柱上又到处可见西式鹰徽浮雕。
钟楼
在办公楼和老图书馆的连线中间往南,是巍然耸立的钟楼,楼高百尺。早期的钟楼顶部为尖形亭台,现在的钟楼是50年代初改建的,远远望去,青砖、黑瓦、红墙、拱门浑然一体,中式的楼顶又配以西式的时钟。传说在20年代,其钟声可传到十几里外为全城报时。
万德堂
钟楼的左边是华西校区第六教学楼——万德堂,屋面脊兽装饰有蝙蝠、狮子、鳄鱼、鱼龙、鲤鱼、孔雀、白象、山羊等,门楣和挑梁上还刻了纵情欲飞的鸽子,逼视山桃的白兔、昂首鸣啼的公鸡,抱鼓石上趴着呲牙咧嘴的麒麟,一匹张翅欲飞的斑马跃立在屋顶最高处,显示出该楼的精美、华丽。1960年,因人民南路工程所需,该楼迁到现址,一砖一瓦,均按原貌重建。
嘉德堂和懿德堂
▲嘉德堂 ▼懿德堂
钟楼前方左右相对而立的是华西校区第一教学楼(生物楼)——嘉德堂,第二教学楼(化学楼)——懿德堂,两楼均为三层,外观大致相同,以钟楼为中轴,呈现出一种对称美。
合德堂
二教的西面是第四教学楼(赫斐院),是华西坝老建筑群中最高的建筑,高160英尺,该楼正中,兀然耸立一亭台,熔雄健与优美于一炉,被誉为华西坝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一。
育德堂
第五教学楼(教育学院)——育德堂,于1928年建成东头,1948年建成西头,其间虽相隔20年,但整幢楼浑然一体,其中式拱门和飞檐翘角无不衬托出该楼的雄浑和灵动的气势。
华西坝古建筑群,现存的二十余栋古建筑,历经数十年沧桑容颜未改,以上八栋建筑也在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古色古香的华西建筑之间闲庭信步、拂光掠影,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第三站 “江安园林”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地处成都市双流航空港经济开发区,是环境生态化、景观园林化的现代化大学校园,这里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远离喧嚣、放松心情的绝佳好去处。
长桥
提到江安不可不提的便是wuli网红景点号称“中国高校第一桥”的418米长桥了。关于长桥民间一直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学建筑设计的男主在一次偶然的相识后对女主一见钟情,甚至为了女孩子转专业到了中文系,两人也终于在一起了。女主喜欢徐志摩,喜欢英国文学,大四毕业后选择了去英国留学,最后音信全无。男主送走女主后选择了留级并重学建筑,最后留校工作。偶然的机遇,设计江安长桥的任务交给了当年的男主。他就把与女主一起读过的叶芝的情诗《当你老了》化作镶嵌在134个深色大方块上的2003个字母,默默地寄托自己难以忘怀的情思。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明远湖
既然到了江安校区,就不得不去明远湖边逛一逛,走一走。明远湖的“明远”二字,取自诸葛亮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所大学校园,如果没了水,显然就少了一份灵性与浪漫。在江安校区碧绿的世界中,明远湖就像一块镶嵌在校园里的翡翠。在秋天绕着明远湖连同明远大道走一走,几千株飘逸的银杏、繁茂的榕树、高雅的翠竹以及壮阔的棕榈都能为这块翡翠带来点点生机。
不高山
孔子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有水更要有山。江安校区就有一座山——由三座人造的小山丘组成的不高山,名字取自《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借此寓指“做人要实,做事要实”。
不高山由修建江安校区时的建筑垃圾和清理明远湖的污泥堆积而成。据说,当年修建江安校区时,产生的垃圾占地10余万平方米,而处理这些垃圾的费用不菲。于是江安校区的建设者们灵机一动,想出了这个绝妙的办法,就是将这些垃圾堆放在现在的位置,形成了今天的江安园林中必不可少的一景——不高山。
景观水道
自东门的仿国立四川大学皇城校门的老门楼进去,映入眼帘的便是景观水道了。清澈的水流中锦鲤嬉戏,枝叶繁茂的绿荫中书声琅琅。水道两侧有江安体育馆,文科楼群等建筑,楼与水与人相接,实在是妙。
在景观水道两侧,落成于2006年金秋的历史文化长廊也是个打卡的好地方。它既大气又磅礴,既庄严又肃穆;既有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又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既让游者能了解到川大的人文历史,又让学子倍增自豪之情。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江安园林,值得一赏。
今天,是祖国母亲的生日
共和国迎来69周年华诞
让我们一起祝福伟大的祖国
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推荐阅读 ||
“蓉”归故里 共创辉煌——四川大学122周年华诞喜迎全球校友回家
大川
文字整理 / 张庆林 王允保
参考资料 /《凤鸣锵锵——四川大学游览笔记》
图片 / 黎生、杨秀建、沈军、陈元明、
戚亚男、何苗、兰童童等
编辑 / 吕旅
责编 / 王允保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4 2025年博士入学末班车!香港岭南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博士(DAIS)项目招生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