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顺利举办第四届旅游实验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顺利举办第四届旅游实验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
9月24日至25日,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发起并主办的“旅游实验研究的范式建构与理论提升”——第四届旅游实验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于线上顺利举行。
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厦门大学、海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五所高校的学者分享旅游实验研究中的相关理论、方法和问题,会议同时在学术志、哔哩哔哩、心仪脑等多个平台进行同步直播,共有2000多位来自各高校的研究者注册报名参会,6000+人同时在线参与会议。
圆桌论坛
24日上午,会议以圆桌论坛形式展开。来自国内五所高校的七位嘉宾分别做主题演讲,探讨旅游实验研究的范式建构与理论提升,中南大学商学院粟路军教授主持会议。
中山大学王宁教授作“社会科学中的理论构建”主题演讲。王宁从揭秘社会科学的理论建构出发,重点分享了进行理论创新的17种方法和技巧。王宁指出理论观念的创新需要具备三个条件:投入社会科学,把握研究脉络和起点;投入经验,搜集经验事实和证据;投入创新思维,面对文献和经验事实发现新观点。最后强调了对科研的热爱和鼓励创新的环境的重要性。
陕西师范大学李君轶教授发表主题为“景观、情感与恢复性”的演讲。李君轶从旅游情感体验、景观与旅游恢复性的研究背景与相关理论引入,以案例形式分享了“基于街景图片数据的城市旅游情感探测”、“基于脑电实验的景观恢复性研究”等多项研究探索工作,从多元数据和更宽阔的视角,探讨景观、情感(情绪)和恢复性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他还提出应当从游客和城市景区建设两个角度进行实践层面的深度思考。
中山大学陈增祥副教授围绕“如何在‘失败’实验中获取有用信息”展开主题汇报。汇报针对不显著的结果归纳了“检查自变量操作”、“检查参与者适合及配合程度”、“检查结果变量”、“检查分析方法”等10个检查步骤以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陈增祥认为一个不完美的实验能够为下一次实验提供丰富且有效的信息。因此,当遇到不完美的实验结果时,应该调整心态,理性分析再出发。
中山大学张骁鸣教授发表题为“现象学家如何理解具身”的演讲。他从认知科学的背景出发,简要介绍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纲领,并重点阐述了“具身认知”的内容。在梳理现象学具身观的思想基础上,张骁鸣阐述了“还原”的基本方法,以及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观点,最后分析了现象学如何启发”具身“研究并总结了现象学具身观的基本结构。
西南财经大学吕兴洋教授作“如何提高实验证据的质量”主题演讲。他从信度和效度两个方面出发,详细梳理了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多种问题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分享了解决方法。吕兴洋同时分析了开放科学的趋势,认为研究者应当做好原始数据的保留,在开放科学这一趋势下更好地应对其他研究者的检查,此外,公开审稿意见、预注册、二阶段审稿等趋势对作者和审稿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也给研究生同学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厦门大学李山石副教授开展了“旅游实验效度提升的思考与建议”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实验的目的是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针对内部效度,他总结出实验中可能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实验中应当注意需求者效应的产生,避免互动产生的叠加效应,进行操控检验时应当检验可能出现的混淆变量,使用注意力测试需要警惕样本比例的失衡、被试产生监视感的问题等。针对外部效度,他倡导研究者搭建更加真实的实验场景,使用生理数据、自我报告等多元数据进行测量,使研究更加科学、全面。
山东大学黄潇婷教授做“以‘旅游者行为’为内核的旅游研究实验化转向”主题演讲。她从什么是实验及社会科学研究应用实验方法的历程切入,从宏观角度回顾了旅游实验研究的发展历史,提出旅游实验研究存在三阶段分期,目前正处在旅游研究实验化转向阶段。最后黄潇婷提出“旅游活动主体是旅游系统的灵魂与主线”。
实验工作坊
25日上午,会议以旅游实验工作坊形式进行,三位学者围绕旅游实验操作方法与理论抽象方法展开探讨,工作坊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贺泽亚教授主持。
山东大学贺泽亚教授以“实验研究入门”为主题,从实验方法的应用案例切入,总结实验研究的目的,解释了开展实验研究对于揭示因果规律的价值和必要性,并从本体论、认知论和方法论层面探讨了实验研究方法所采用的研究范式。她指出在社会科学中,实验研究通常采用后实证主义范式。贺泽亚围绕理论梳理、实验设计、实验执行和实施三个方面阐述社会科学实验研究设计和实施的一般性步骤,分享在旅游和酒店管理领域适用的实验类型及其应用场景,她倡导加强学界和业界的联系和合作以提升实验研究的实践价值。
西南大学魏鹏教授探讨了“实验研究的流程与设计”。他通过实验法概述、实验逻辑与方法、效度提升和个人实验经历四个方面的分享,对如何设计和完善实验以及实验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加以梳理。魏鹏强调旅游学科对实验研究提出了应用性要求,指出实验应该具备实际性和应用性特点。同时他总结了实验研究中外部效应的意义以及提高效度的方式,使得实验研究能够更好地被推广到实际应用过程中,他还指出了根据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分类及严格控制其它变量的方法,为研究者的实验选择提供了参考性的建议。
海南大学谢彦君教授以“漫议实验法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为主题,讨论了实验法在社会科学领域以及旅游领域所面临的挑战,他认为现有的一些实验研究还处在一个以测量为主的阶段,更多的是注重切片的单一的事实,忽略了一些更为抽象的规律,应当将理论化、范式化作为目的性课题。谢教授认为哲学思想对实证研究具有指导作用,提出在后实证主义的框架下应用实验法研究旅游能够得到的两个直接效应,即反哺理论的发育和倒逼哲学的应用。谢彦君还对理论概念的提出,以及理论中概念和概念之间命题的提出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旅游学科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不应该忽视理论的作用。
旅游实验范例详解
25日下午,会议以特色单元:旅游实验范例详解形式进行,二位学者深入剖析优秀实验方法论文,以案例解析、对比等形式具体讲解实验流程。
华南师范大学黎冬梅研究员以“旅游实验范例详解”为题与中山大学陈增祥教授展开讨论,通过对《人形与非人形机器人:在新冠大流行下,死亡率显著性如何影响人对机器人服务的偏好?》论文的详解,黎冬梅指出在实验研究中应当注意实验设计材料、变量测量和研究背景的关联度,要对实验假设提出要求,并阐述了提升内部效度的方法。她认为实验流程需要逻辑自洽,并且实验结束后可以让被试回答和因变量无关但和实验设计有关问题。黎冬梅对实验材料提出了要求,认为要提升实验材料的可行性,操控材料要接近现实,避免材料信息负荷过载。
中山大学陈增祥副教授分享了题为《居住在外国可以提高自我概念清晰度》的论文案例,探讨了当下研究旅游心理的实验困境是思想性如何能在研究中得到体现的问题,他着重强调做好研究不仅要对旅游领域中的旅游心理和行为研究领域产生理论贡献,还应该对其他学科和基础性概念做出贡献。他认为不是只凭借旅游实验来研究旅游,而是借助旅游的行为去研究非旅游的现象。
旅游实验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发起,自2019年至今已举办四届。会议希望通过定期讨论和交流,展示新的旅游实验研究成果,分享旅游实验研究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提高参会者对旅游实验研究的认识、理解和运用,推动旅游实验研究走向规范,以期为旅游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文 | 鞠东辰 隗婧文 蔡子涵
编辑 | 车安怡
审核发布 | 周琳
(本文转载自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