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黄河发展论坛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分论坛顺利召开


第二届黄河发展论坛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分论坛于11月26日在线上顺利举行。
第二届黄河发展论坛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分论坛于11月26日在线上顺利举行。本次分论坛的主题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分论坛由山东大学黄河战略研究院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承办。来自政府部门、高校等专家代表深入研讨交流,献策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分论坛由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许峰教授主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世界杂志社副社长苏杨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完整性如何体现——基于与黄河源、黄河口国家公园的比较”为题,从管理层面和保护层面概括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主要做法和共性问题,并基于多维度实现整体性的视角,提出了破解黄河国家公园山东段的体制障碍的建议。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把多勋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为题,梳理了线性国家文化公园与文化节点、文化节点上个功能区的“核心——边缘”与“内涵——外延”等五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框架下的关系,并对如何进行甘肃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创新性建设提出建议。宁夏大学旅游学院王磊博士作题为“以国家公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汇报,阐释了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通过列举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宁夏国家文化公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白凯教授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统筹利用的四类标志区建设”为题,基于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问题的分析,提出以黄河生态保育标志区、黄河故事集中展示标志区、黄河文旅惠民富民标志区、黄河文旅产业创新标志区为引领,破解大体量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问题。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王德刚以“仪式重构——‘黄河祭’的历史演变与当代价值”为题,从考古学视角追溯“黄河祭”起源历史,梳理“黄河祭”确立国家公祭地位最终成为民间俗信的历史发展脉络,指出恢复“黄河祭”对于系统重构和完整表达黄河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认同的当代意义。
青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祁桂娟副教授以“草原游牧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以青海湖祭海仪式为例”为题,基于对环青海湖游牧社会、环青海湖地区神话叙事与禁忌的分析和田野调研,总结了青海湖祭海仪式所体现出的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解、立足当下、关怀现实等生态智慧,揭示了青海人文生境相融相映的高质量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王广振教授以“黄河口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略”为题,梳理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这一国家战略地位的重要意义,基于文化资源保育、文化内涵创新和文化产业三个维度,提出通过新科技赋能资源保育、IP转化讲好黄河故事、产业联动打造黄河口文化品牌三项策略实现黄河口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戴靖怡博士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标志性自然景观的文化认同体验研究”为题,基于“自然景观为主的文旅体验如何连结国家文化形象与个体文化认同感”的研究问题,提出四个自然景观激发文化认同的多理论范式,通过对标志性景区——黄河壶口瀑布的实证研究,构建了旅游者对自然景观文化认同生成机制模型。
青海师范大学周强教授以“青藏高原居民自然灾害风险防范能力调查与评价”为题,基于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风险防范能力的视角,从防灾能力、抗灾能力、救灾能力、恢复能力四个方面提出青藏高原地区居民风险防范能力总体建设思路,构建灾害风险防范能力评价模型并提出提升灾民灾害风险防范能力的五项策略。青海师范大学尕丹才让教授以“黄河源头生态环境‘软’治理研究”为题,分析黄河源头生态环境“软”治理缘起,从杰桑·索南达杰精神及其传承、民间环保组织的兴起、资源循环理论用、重精神修持轻物质攫取四个方面分析“软”治理的实践应用并指出当前“软”治理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开展多样化的环保教育、正确处理人兽冲突、大力发展生态NGO和推进整体性治理是实现黄河源头生态环境“软”治理的有效路径。
许峰教授在会议总结中表示,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分论坛是以响应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与国家文化公园战略为目标,搭建思想交流、学术探讨与行业对话的平台。今天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为未来学术研究与发展实践提供了宝贵思想和经验财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的未来发展一定是高质量的、繁荣的和可持续的。
本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山东大学黄河战略研究院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文化和旅游学系的百余位师生参会,反响热烈,进展显著,为今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文 | 孙晋坤
编辑 | 康宁
审核发布 | 周琳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
热门资讯
MBA院校号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