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世界文化对话会”在上外举办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2021-10-20 17:46 浏览量: 1701

“上外师生常说‘上外是与鲁迅为邻的’。外校名所用的字体也来自《鲁迅日记》的手稿。

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85周年纪念日。当天,“鲁迅与世界文化对话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活动由鲁迅文化基金会、虹口区委宣传部等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承办,国内外权威鲁迅研究专家学者以及文化界人士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会,畅谈“鲁迅与世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2021年也正值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本次对话会是第四届“鲁迅文化周”的系列活动之一。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鲁迅先生长孙周令飞在开幕致辞中引用鲁迅的语句。本次的对话会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从鲁迅诞辰140周年联想到中国的140年,从鲁迅逝世85周年联想到世界文化的85年,在这一联想的视角下理解鲁迅的文字,梳理鲁迅思想与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关系,思考我们的身份与使命、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

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指出,鲁迅思想是我们重要的思想宝库和重要的精神源泉。鲁迅的立人思想与当前所强调的做好培根铸魂工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伟大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怀着对鲁迅的崇敬,追随、践行他的思想正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自信,我们应当有信心与世界文化对话。他强调,本次对话会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共进,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文明的风采。

中共虹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强指出,鲁迅先生的精神和思想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化养料,鲁迅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更是世界文化。他介绍了虹口区对于鲁迅精神的追寻与开发的举措并强调,除了对于鲁迅先生的纪念,我们还要进一步传承鲁迅精神,探讨和发扬鲁迅文化,期待鲁迅文化能够成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一扇窗口。

上外党委副书记王静代表上海外国语大学致辞时强调,上外与鲁迅有着天然的精神连结和相同的历史使命。鲁迅先生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对社会有借鉴作用”“于读者有益”,是他挑选翻译作品的重要标准;而鲁迅作品在海外也广泛传播,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扇窗,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最佳示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对话会在上外举行别有深意——上外与鲁迅有深厚的渊源,学校虹口校区与鲁迅公园为邻,校名所用字来自《鲁迅日记》手稿,松江校区以鲁迅像为地标中心,近年来还举办鲁迅作品多语种朗诵会等精品文化活动,鲁迅先生之精神风骨已然镌刻进了上外的校园文化中,上外致力于用语言架起联通中外的文化桥梁,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为世界文化贡献中国智慧。

上外文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和龙主持开幕式。鲁迅文化基金会首席专家王锡荣、上外文学研究院张和龙、姜玉琴分别主持随后的专家研讨会。与会学者从鲁迅的世界文化对话观、文物外展、作品译介等角度畅谈鲁迅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学,文化与文明交流的经验与未来展望。来自印度、韩国、美国、巴西、德国等高校学者也与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专家共同分享了他们研究中的鲁迅,探讨了各国文化对鲁迅的影响和鲁迅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情况。

鲁迅作品是何时、如何进入国外市场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副教授王建全以意大利为例,作了系统的梳理。王建全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中意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节点。此时的意大利对中国的文学、政治和意识形态等表现出了一种很高的学术兴趣。其中,福尔蒂尼是二战后意大利文坛的重要作家和翻译家,他感叹,在鲁迅的作品中发现了当时欧洲文学的主流痕迹。在福尔蒂尼看来,鲁迅是中国作家当中最接近欧洲颓废主义的人。“忽略他(鲁迅)作品风格与欧洲颓废主义的深层联系,那就意味着对于诗歌和文学的拒绝和逃避。”在福尔蒂尼的建议下,艾因奥迪出版社于1968年出版了鲁迅杂文集《伪自由书》(La falsa libertà),迄今为止这部作品都被视为鲁迅意大利文翻译的样本,质量颇高。

而面对国内外不同的语言环境,如何介绍和理解鲁迅?“当我们向一个还对中国文学不太熟悉的国家,例如巴西或葡萄牙,介绍鲁迅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强调鲁迅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探讨自己和自己国家在世界的本位,但是可能我们更应该突出他是一个当时社会无法容纳的人才,无法实现自己愿景的哲人。” Giorgio Sinedino(中文名沈友友)说,他目前任澳门理工学院语言及翻译高等学校教师。“举例来说,鲁迅就类似于西方国家比较熟悉的果戈里、卡夫卡等文学大师。果戈里针对俄罗斯帝国、卡夫卡针对奥匈帝国承受了异化,令他们对本国社会产生强有力的批评。鲁迅在世界文学上不是形单影只的。” Giorgio Sinedino认为,这是翻译和介绍鲁迅作品的合适切入点。

当天下午,由鲁迅文化基金会发起,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会议中心还举行了“鲁迅与萧伯纳跨时空对话”对话会。对话会活动围绕鲁迅先生与爱尔兰作家萧伯纳会见的故事和文化交流,以大师对话形式,国内鲁迅研究专家与海外文化界人士通过网络视频连线进行跨国交流,共同纪念鲁迅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探讨鲁迅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形式。

当天,来自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文化研究院、高翻学院、国际金融贸易学院的30余名研究生也来到现场,聆听专家、学者的精彩对话。“我们专业有句话就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我想,鲁迅先生在写《朝花夕拾》的时候,所运用的语言或词汇等与他个人的思想、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希望通过今天这场对话会,能给我未来两年毕业论文的研究带来一些不同的角度。或者可以通过去更加深入地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文化,来丰富我的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研究生向飞菲表示。

【相关链接】

SISU ┆上外:与鲁迅为邻

SISU ┆ 上外举办鲁迅作品多语种朗诵会:品一道声音佳肴,赴一场文学盛宴

来源 |党委宣传部 虹口区委宣传部 澎湃新闻等文字 |钱俊妮邹佳雯 张燕姿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http://global.shisu.edu.cn©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SISUers/ 订阅号:sisu1949

编辑:凌墨

(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