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冠疫情与公共卫生之治”学术论坛顺利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0-07-03 00:00 浏览量: 4004

2020年6月24日,人大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新冠疫情与公共卫生之治”学术论坛顺利召开。本次论坛以在线会议的方式召开,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学院党委书记李家福研究员主持开幕式,杨开峰院长全面总结了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院教师的相关研究及成果。学院20位教师做了主题发言。我院师生及部分校友、学界同仁260余人在线参加了本次论坛。

在开幕致辞中,刘元春副校长对公共管理学院举办“新冠疫情与公共卫生之治”学术论坛表示祝贺。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有力扭转了疫情局势,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彰显了制度优势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和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疫情是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是一次大考,一定要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新冠疫情发生后,学校组织了20多个团队进行专题研究,上报了几百份内部要参,发布了一系列引领社会舆情的报告。公共管理学院是相关研究的主力军,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硕果,学院组织论坛进行总结、评估和展望,非常重要和及时,相信教授和学者们的研讨一定能为公共卫生之治贡献智慧。

刘元春副校长就疫情防控与公共治理研究提出了四点看法:一是坚持多学科的视角,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充分把握治理能力是多元主体良性互动的产物;二是坚持国际的视角,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把握世界各国应对这次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充分比较中国模式、日韩东亚模式、德国模式、北欧模式、英美模式的异同和成败;三是从动态的视角把握疫情传播的新规律和新现象,提升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适应力和协调力;四是坚持学术的视角,遵循学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常识,摒弃感觉式鼓吹和浮华性传播。

本次学术论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研讨由党委书记李家福研究员主持。

杨开峰教授做了题为《新冠疫情与国家治理》的主题发言。他分析了新冠疫情对国家治理提出的挑战,指出国家治理总是在重大灾难、重大事件的考验中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弥补短板。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比较研究提供了重要窗口,中国政府依托高效的指挥体系,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凸现了制度优势,新冠疫情防控也对公共管理学科提出了新要求。杨开峰教授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评价逻辑、制度逻辑、运行逻辑、组织逻辑、行为逻辑和改革逻辑六个方面,阐释了提升公共卫生治理能力的理论思考。

王俊教授做了题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治理及影响》的主题发言。他分享了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共卫生体系与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的融合协同机制”的阶段性成果。王俊教授与国家卫健委体改司、疾控局以及五个海外研究团队合作,通过现场调研和多案例比较分析等方式,分析公共卫生体系与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融合协同机制的政策效应,为下一步公共卫生体系改革提供政策建议和试点方案。

刘鹏教授做了题为《新冠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的主题发言。他认为,新冠疫情本质上是一次公共健康风险事件,疫情防控决策属于风险决策的范畴,核心问题是处理好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已有研究具有价值为基、科学至上以及两者的融合协商三种观点。此次疫情防控的决策过程一直面临着科学和价值因素的平衡与互动。刘鹏教授总结了决策过程的价值为基、科学影响、科学主导三个阶段,提出建立科学与价值的制度化协商合作的政策建议。

孙玉栋教授做了题为《财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机制及其完善》的主题发言。他分析了财政应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制度逻辑和具体对策,剖析了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财政面对的压力,就应对疫情的应急性措施和中长期措施提出了建议。

王虎峰教授做了题为《新冠疫情早期预警和应对策略的完善——以北京新发地疫点为例》的主题发言。他分析了北京这一轮疫情的特点和防控对策,针对防控的难点和不确定性,探讨了早期预警的反应指标和依据、预警观察的方向和食品链管理问题,分析了疫情防控的投入产出曲线,总结了中国特色疫情防控的制度特征。

王宏伟副教授做了题为《破解医疗浪涌的难题》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在各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医疗浪涌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表现为人员、物资、床位的短缺。我国以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解决了医疗浪涌问题。从长远看,我国应该依靠机制建设,形成应对浪涌的常态化政策安排。

王丛虎教授做了题为《应急物资保障及机制构建——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事件》的主题发言。他以抗击新冠疫情为案例,剖析了我国应急医用物资保障、储备和采购面临的问题,提出面对不确定性和突发不明疫情的挑战,需要推进应急医用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构建多样化的储备方式、快捷化的采购体系、规范化的物流与调配体系。

祁凡骅教授做了题为《疫情治理:阶段反思与体制修补》的主题发言。他对中美两国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模式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剖析了美国应对新冠疫情失策的五大原因,阐述了中国疫情治理模式,针对现行疫情防控存在信息汇报链条过长、层级链条过多问题,提出体制修补的着力点,即减少夹心层、赋能最基层、确保专业话语权。

杨宏山教授做了题为《再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机制》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新冠疫情防控展现了中国之治在应急动员、组织指挥、综合应对方面的突出能力,也反映了突发疫情预警存在的问题。他从风险管理的视角,提出完善突发疫情预警机制的基本路径,包括尊重专家话语权,吸纳本地专家参与专家组,推进权力下放,健全分级预警机制,构建疫情预警迟滞的责任追究机制。

第一阶段的主题发言之后,李文钊教授、马亮教授分别进行了简要点评。

论坛第二阶的研讨由副院长杨宏山教授主持。

魏娜教授做了题为《释放民间力量,构建应急慈善、志愿体系》的主题发言。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民间慈善志愿组织表现出极大参与热情,进一步释放民间慈善组织的潜能,有必要科学界定官办慈善组织与民间志愿组织的关系,促使两者相互协作、有效对接。魏娜教授提出区分政府机制与社会机制,官办慈善机构回归慈善本位,重点放在平台建设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构建政府、慈善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的“大慈善”格局。

刘昕教授做了题为《疫后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主题发言。他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再次凸显了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我国公共卫生队伍当前主要存在人员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员流失率高等问题,公共卫生工作及激励机制对人才吸引力不足,需要引入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从岗位管理、薪酬管理以及职业发展等角度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李文钊教授做了题为《边界规则及其治理——一个理解重大疫情防控的概念性框架》的主题发言。他认为,我们既需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也要思考如何完善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对于疫情防控而言,最重要的是通过建立边界规则来实施有效治理,边界规则的核心是建立针对行动者、空间、资源获取的准入规则,实现隔离、救治、秩序恢复、国际交流等目的,最终实现疫情防控的有效治理。

马亮教授做了题为《突发事件中的公共信息治理》的主题发言。他以健康码为例,探讨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的公共信息治理问题。一个小小的健康码,为什么可以产生如此大的作用,以及意想不到的影响?健康码是如何取得成功的?马亮教授分析了健康码的创新思维和治理逻辑,展望了健康码逻辑的多种用途。

吴鹏副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公共卫生立法的现状、问题与完善》的主题发言。他梳理了我国公共卫生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了我国公共卫生立法存在的问题,包括传染病预防控制与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不顺、行政应急权力的边界模糊等,提出推进公共卫生法律制度建设的具体建议。

张楠迪扬副教授做了题为《新冠疫情与政务服务应急》的主题发言。她考察了我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在内的31个城市政务服务平台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发现各地涌现出一些创新举措,但总体上各城市政务服务应急能力有待提升,主要城市的政务网没有设置抗疫专,约半数城市没有复工复产专区,不少惠企政策仍采用线下申请,有必要提升政务服务应急的响应能力、调适能力和业务能力。

刘伟副教授做了题为《完善公共卫生治理的全球合作机制》的主题发言。她认为,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增长和社会治理带来了巨大影响,从长期看,还将引发全球治理格局的改变。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中国政府需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合作,建设最广泛的全球卫生合作统一战线,另一方面也要维护我国的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

刘颖副教授做了题为《重大危机下应急能力培养》的主题发言。她提出,新冠疫情引发的危机治理就像一面镜子,可以映射出领导干部的能力维度,反映出决策者的使命感和综合应对能力。她结合此次疫情应对中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的行为表现,提出需要加强五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分别是思维模式、思考力、决策能力、危机沟通能力、危机学习能力以及应急管理能力。

梁海伦助理教授做了题为《人群流动与疫情的风险评估》的主题发言。她提出数据驱动的“治理难题-功能方案-治理绩效”健康治理分析框架,回答了数据和智能如何推动人群流动背景下疫情的风险评估和治理绩效的提升。通过对流动人群进行个体健康需求测量和群体行为预测,实现健康公共服务的精细化供给以及流行病监测实时动态管控,从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提升风险评估和公共健康治理水平。

王筱昀助理教授做了题为《民间社会组织的联合抗疫:对政府失灵的回应》的主题发言。她认为,民间社会组织在武汉早期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四类组织尤其引人关注,一是因为疫情发起的志愿团体,二是专业救灾公益组织,三是专业社会服务机构,四是企业基金会。她提出,政府有必要建立与民间组织的应急救灾联动机制,给予民间组织相对独立的空间。

刘一弘助理教授做了题为《疫情后的机会之窗:危机学习与政策优化》的主题发言。重大突发事件既是事前治理体系中短板与不足的体现,也为事后改进治理体系提供契机。通过梳理危机管理关于政策变迁和危机学习的研究文献,他提出重大突发事件促进政策优化的共识性政策过程框架,探讨了发生的过程机制。

第二阶段的主题发言之后,王虎峰教授、王宏伟副教授分别做了简要点评。

在主题研讨结束后,杨开峰院长对本次学术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有效阻断了病毒传播链条,展现了中国之治的显著制度优势,也暴露了在公共卫生治理方面的一些短板和不足。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体制?一系列问题等待着学者们思考和回答。本次疫情爆发以来,我院组织教师团队开展专题研究,向有关部门、中央部委、北京市、相关省市等提交众多内参成果,撰写并出版了《统筹施策:疫情之后的公共卫生之治》等书籍。本次论坛既是对已有研究及成果的总结交流,也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进一步聚焦相关研究议题的一场头脑风暴。各位老师从不同的二级学科、不同的角度,围绕疫情防控、国家治理、公共治理做了非常深入的讨论交流。他提出,学院将发挥学科优势,聚焦国家治理与改革的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公共治理和公共政策研究,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取得更大成绩,不辜负新时代对公共管理学科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

编辑:精卫

(本文转载自人大公共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