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学术沙龙第四十四期成功举办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0-07-28 18:52 浏览量: 4904

2020年7月24日中午,中国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44期研究生学术沙龙通过网络会议成功举办。本期沙龙邀请到我院房地产经济与管理专业在读博士生闫珍、孙丹和胡元瑞。闫珍就《无补偿通勤的压力:对北京市级政府搬迁政策的评估》做了主题演讲,孙丹就《非正式约束的层次和作用:基于农地制度变迁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做了主题演讲,胡元瑞就《居住方式、社会互动与青年创业意愿: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做了主题演讲。本期研究生学术沙龙邀请到了夏方舟副教授作为主持人、第二点评人,黄燕芬教授作为主点评人,另外,五十余名研究生参加了本期沙龙。

主持人夏方舟副教授宣布本期沙龙开始

夏方舟老师首先介绍了报告人、报告题目、点评专家和参加沙龙的师生情况,并宣布了本期沙龙的报告时间、程序、规则等。之后,宣布研究生学术沙龙汇报正式开始。

闫珍博士生报告

第一位主讲者是闫珍,她的汇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背景。她回顾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搬迁过程,指出可能引发的搬迁公务人员流失问题,并与挪威、英国和瑞典等国际案例进行了比较。第二部分是研究数据。她介绍了所使用的“北京副中心住房市场优化调研”数据库的基本情况,针对搬迁与公务人员离职意向做了初步描述性统计。第三部分是实证检验。她利用Probit模型和工具变量法探究了通勤满意度和家庭伦理困境对离职意向的影响,并用通勤时间和通勤费用作为通勤满意度的代理变量、子女与夫妻关系疏远程度和家庭争吵与冲突频率作为家庭伦理困境的代理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勤满意度对离职意向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家庭伦理困境对离职意向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只针对已婚员工显著。另外,配偶也在北京市级政府党政机关工作、女性、子女在北京重点中小学、拥有北京市房产的已搬迁人员离职意向更高,通勤费用报销比例的提高显著降低了离职意向。第四部分是主要结论。

黄燕芬教授点评

之后,黄燕芬教授对其报告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建议,应当在文章中明确无补偿通勤压力的定义,使得题目能够涵盖文章的中心思想。同时,应进一步明确该研究的学术问题,通过回顾总结通勤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实现与文献的对话,明确文章背后的理论基础。夏方舟副教授也对闫珍博士生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认为,该研究选题有趣,但应加强学术性。他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的分析,同时在实证策略上应关注工具变量的有效性,论证工具变量的外生性是否得到满足。

孙丹博士生报告

第二位主讲者是孙丹。首先,她回顾了非正式约束的相关文献,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接下来,她回顾总结了威廉姆森、韦森和斯密德的相关研究,基于制度的规范性和约束力差异,将非正式约束划分为隐性的基本价值观念、显化的习惯习俗惯例及村规民约三个层次。她认为,非正式约束的层次越高,其规范性和约束力越强,个体行为的不确定性越低,制度运行的成本则越低。随后,她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包含非正式约束层次因素的农地制度变迁的三元主体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非正式约束与正式规则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制度变迁有效与否的条件。接着,她通过数值模拟分别分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群体的制度决策受非正式约束层次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层次非正式约束对制度变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速度上。最后,她基于对不同层次非正式约束的分析进行了总结与讨论。

黄燕芬教授对孙丹博士生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她建议,文章标题应体现农地制度变迁,明确研究内容,在引言部分应加入对非正式约束的明确定义,厘清非正式约束、非正式制度和非正式机制等概念之间的关系,指出农地制度变迁过程中非正式约束的重要意义。她还指出,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可以进行拆分,在与文献对话的过程中也应强调研究的重要性,还应斟酌“结论”的用词是否合适。夏方舟副教授也对其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他建议,研究题目可以更聚焦,比如利用具体的村规民约进行分析;在数值模拟部分,则应明确论述参数设定过程,论证参数设定的合理性及不同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胡元瑞博士生报告

第三位主讲者是胡元瑞,他的汇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通过回顾居住方式及其对居住者状况与行为的相关研究,他指出了现有文献的不足及该研究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他基于社会互动理论,从行为偏好、预算约束和未来预期三方面分析了居住方式可能对创业意愿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研究假设为,大家庭居住方式下、与长期处于体制内的父母长辈同住、同住房屋产权归父母长辈所有的青年个体创业意愿更低,且对男性、城镇青年的影响更大。第三部分是数据与方法。他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情况,并针对创业意愿、居住方式等变量进行了定义与描述性统计,构建了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是实证结果分析。在验证文章假说的基础上,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居住方式主要通过对青年个体的风险偏好、支出自由度和压力预期的影响,形成中介效应,最终影响青年创业意愿。第五部分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黄燕芬教授对胡元瑞博士生的报告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她指出,应明确居住方式通过影响社会互动进而影响青年创业这一问题的研究意义,居住方式是否确实对青年创业意愿产生了影响还值得探讨。她建议,应进一步明晰理论机制,明确生存互动在各部分发挥的作用。另外,在实证分析上,黄燕芬教授也就交互项模型的设定、变量的控制等问题给出了详细建议。夏方舟副教授也对其报告进行了精彩点评。他认为,题目在文章发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进一步明确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和可信度。他建议,在选题方面可以进一步关注创业人群中居住方式的差异,使得研究更加生动有趣。

三位报告人的精彩演讲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两位老师的精彩点评启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会后,本期沙龙报告人、点评老师以线上方式合影留念。本期研究生学术沙龙圆满结束。

沙龙报告人、点评人合影

编辑:颜回

(本文转载自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