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实录丨私营企业如何领导公私合作应对危机?——中国抗疫的案例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21-06-17 12:47 浏览量: 4603

6月2日晚,我院成功举办求是学术讲座第165讲,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王欢明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冉冰副教授和博士研究生漆辉婷应邀出席,共同作了题为“私营企业如何领导公私合作应对危机?——中国抗疫的案例研究”的专题讲座。我院马亮教授主持本次讲座,逾120名校内外师生参加交流。

首先,王欢明教授介绍了他们合作研究的缘起。他指出,除了更好展示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显著优势外,该研究的初衷也是为了向西方更好还原抗击疫情中的非体制因素,即关注私营企业的作用。同时,在抗击疫情中也展现出了许多新的特征和现象。因此,在多次讨论后,他们最终选择通过案例研究的形式,从应对公共危机的视角呈现私营企业在公私合作中的作用。

随后,漆辉婷博士对跨部门合作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常规情况下政府主导的跨部门合作所带来的短板和缺陷,即合作的零碎性、公共服务部门鉴别私人部门能力的不足、公共部门缺乏灵活性以及主体之间的目标冲突等。她指出私营企业主导的跨部门合作研究的不足,并在这基础上提出了两个研究问题:

  1. 私营企业是如何主导并管理跨部门合作的?

  2. 在抗击疫情中私营企业主导的公私合作呈现怎样的模式?

王欢明教授进一步介绍了选取的案例——千寻无人机战役,并说明了其运作的主要模式。该企业最早在西安开展服务,经过官方媒体报道后,全国多个省市也开始进一步发展这一无人机抗疫方式。因此,案例的选择具有普遍性。与此同时,研究时点选在2020年2月10日至3月18日疫情最为严重的时期,也是千寻公司刚起步的阶段。

随后,王欢明教授进一步介绍了在疫情期间电话调研的经历和经验,并指出千寻无人机案例反映的问题,实际上是从技术问题到管理问题再到治理问题的过渡,因此最终选择危机治理网络的视角加以研究。该研究主要考察四个维度,即目标和信任的一致性、能力、制度灵活性和短时效率。该研究的数据主要涉及新闻文本和30多份访谈。

冉冰副教授进一步介绍了该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发现,私营部门领导的公私合作在抗疫中展现出了两方面的韧性优势,一是行动的灵活性,二是丰富的数据信息。但是,这一优势具有一定前提,即在专业化的短期具体任务、特殊的合作(参与者数量大、参与者能力大且公私联系紧密)以及具有容忍度的制度环境。随后,冉冰副教授提出了进一步思考,目前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更聚焦政府,忽视了私营部门的作用。公私合作在实际中是应用广泛的,因此希望通过这一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最后,马亮教授做了点评,并针对合作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审稿过程等方面的问题,与三位主讲人进行了探讨。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三位主讲人也一一做了精彩回应。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