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采访]中国联合商报: 光环下的信心与思考——访上海外贸学院MBA教育中心主任魏农建...
光环下的信心与思考
——访上海外贸学院MBA教育中心主任魏农建教授
记者行路南发自上海
没有绝对平滑的平面,所以任何事物在面上运行时,都是波浪式的,忽高忽低;高等教育在社会的面上运行,也是如此。15前的1996年,中国举行了第一届MBA全国统一考试,随后,MBA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其疯狂远远超出它的起源地——西班牙、美国。曾几何时,在中国一提到MBA,令无数的年轻人,羡慕不已,拥挤在GMAT的培训班,挑灯夜战,流传着一个个考进北美商学院神话般的故事。似乎华尔街神奇的收入,总是和MBA紧紧地联在一起。然而,10年后,伴随着大跃进式的扩招,MBA不再是晋升的敲门砖,其光环开始渐渐褪去。人们开始冷静思考,MBA的价值在哪里?MBA教育向何处去?怀揣这同样的问题,新学期开学不久,记者从市区赶往松江大学城——上外贸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魏农建教授大约10平方米狭小的办公室,开始了下面的对话。
第一篇:关于MBA教育本质的探讨
记者:比尔·盖茨没有上MBA,连正规的大学都没念完,为何他的创业成了MBA的典型案例?
魏农建:这肯定是个误解。如果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情况,就会知道创业和MBA教育不能划等号。上海外贸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在成立的时候,我们就界定好要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当时我还申请到上海市教委的一个课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我们想做这样的事情,尽管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年轻人创业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
比尔·盖茨确实大学没读完,就去创业了。但是我们要知道比尔·盖茨的父亲是干什么的,他是IBM一个高级的董事,比尔·盖茨能在电脑这个行当里做,因为他有IBM公司高管父亲的背景,在组建公司,吸引人才,包括请到技术专家等方面可能会有较好的人脉,换其他人可能就做不到,这个对他成功创业有很大帮助。当然他本人的基本素养已达到了创业的层次。我的意思是创业本身要有基础、环境、可用资源以及创业冲动与自信,缺一不可
家庭和环境在创业中很重要,你再看巴菲特,他的父亲原来就是摩根的一个高官,他从小就和这一类人打交道,耳濡目染,已经把很多金融知识印在脑子里。对他来说,这些知识在实践里得到了,就不需要坐在课堂里去学习。我们现在有些老师,给学生一个软件,教学生怎么去看K线,怎么操盘,讲了一大堆还是不知道怎么做。但是学生一上网,一个小时可能就把你十个小时的课学好了。每一个人生存的环境不一样,知识的来源有两块,一块是灌输,一块是实践。如果他在实践中得到了知识,他就不需要再接受灌输。如果他没有实践的机会,他只能通过灌输学到些东西。
不能说知识不重要,我给本科生讲,如果能在实践中学习当然好,但是现在我们没有这个环境,所以只能到大学里学,在课堂中听,然后再到实际中操作。确实有一些人,他没有在大学学到很多东西,创业也非常成功,是不是说明大家都不要去大学里读书呢?不是这么回事。我有个企业家朋友,一年销售2多个亿,而且80%的产品全部卖到国外去了,宝马、通用、奥迪和西门子等企业大量采购他的产品,可以说是国际企业。他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是他希望他的小孩读好大学。原因是什么?因为他走过的路比读大学走的路要痛苦——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效率要低,因此希望自己的小孩到大学里去学,期待他同样走这条路,但比自己走得轻松。大学是获得知识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另一个就是在实践当中自己摸索。两者不是排斥的过程,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的选择过程。因此,如果谁在现实中能够高效率学到东西,就可以不来读MBA,但是如果你现在达不到那个效率水平,学校就可以帮你做到。
记者:比方说,一个老板做的很成功,管理非常有秩序,经验也很丰富,受到的仅是中小学教育,中国这样做大老板的人还是很多的。另外,一个在国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仅在国内,甚至在国外大公司都做过,到我们MBA中心应聘老师,你趋向选择那一种?
魏农建:每一个人价值取向不一样,有些人喜欢冒险,喜欢做自己的事业,当自己的老板,有些人比较保守,对在某种保障下做一些事很感兴趣。今天就有一个人给我们投简历,他现在一个非常好的大公司,工资很高,他问能不能到我们上海对外贸易工商管理学院来工作。我说你要有心理准备,你的工资要下降三分之二,我还要考虑你年龄的问题,学术研究水平问题。职场的竞争和高校的竞争不一样,高校需要知识积累,一般人到五十多岁人可能累了,教学研究的精力跟不上。我说根据你的情况,我们是需要你的,但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们要全面考核。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愿意来做教师也是因为某种价值取向在起作用。
我们培养MBA的理念,就是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认识自身的地位、价值。我们强调MBA的学员要有反思的胸怀,要有战略的头脑和眼光,面对各种机会和选择,要有勇气去做决策。因此我们教育MBA学生,要好好反思一下,你值不值得按照现在这条路走下去。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关注新的知识,新的训练方法,乃至新的接触人群。物以类聚,人以群分,MBA这个层次肯定和自己单位不一样,通过MBA培训,你会接触到另外一批优秀的人员。
记者:有人说MBA是商人的俱乐部?
魏农建:这个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是。MBA学费高,我们的学生算过,每个小时花掉近千元。所以如果坐在那里听人胡说,他就不满意,马上把你轰下来。我们对老师要求很高,他必须能够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第二还要提供新的训练方法。严格来讲,MBA是一种经验性的培训。我们把人家走过的路告诉你,有成功的,有失败的,让你少走弯路。有了这些案例和经验教训,你要分析,你该怎么走,用现在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所走的路还有哪些缺陷,从中得到新的体会,为今后自己的发展打好基础。第三,就是形成新的交往人群,满足他们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提供了新的机遇和选择。MBA学员入学后,我们和他们开座谈会,发现里面至少有一半想重新规划前途。他们都希望通过上海外贸学院MBA的培养教育,两年半之后事业更好。
我们会尽力提供优秀的师资和教育,安排了名人、讲师、名家讲课,让MBA的学生能和他们接触和联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我刚才讲的那个企业家朋友,我们聘他为教授。他说我不会讲,只会做怎么办。我说你至少可以讲讲艰苦的创业故事,这个对MBA也是有启发教育的。
第二篇:MBA教育需培养一种商业精神
记者:除了外语和外贸这两个优势,上海外贸学院MBA教育还想传递什么价值?
魏农建:当年全国只有两所外贸高校,北外贸和上外贸,外贸是和老外打交道的,历来受到政府的支持。华东地区外贸系统的很多的人都是外贸学院毕业的,这是我们的历史传承和特色。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建校50多年来培养了不少的国际经济贸易人才,就是现在的国际商务管理人才,这么一来,我们MBA中心的定位是“打造国际商务管理新精英的摇篮”。我们的理念是培养、训练一种商业精神,经过MBA的教育后,你应该有一种商业精神。中国缺的是商业精神。中国有很多人做生意,但是他们不知道商业的真正精神是什么。我认为商业精神就是一种价值追求,就是一种平等交换下的社会价值体现。我们要教育学生懂得这种价值。他们很好赚钱就是实现价值,你能把商品从这里卖到那里,能使消费者接受也是商业精神的某种结果。所以我们MBA就体现了新精英的摇篮。如何培养商业精神。我们想法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做起来很难,我们还在不断的摸索。
记者:你说的这种商业精神是西方的精神多,还是中国的精神多?
魏农建:中国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商业的文明主要起源于欧洲,所以你到欧洲去,会发现他们非常注重制度,非常注重契约。这和文化传承有密切关系。一旦中国纳入到世界商业运作体系当中,你就不能说自己代表哪里的商业精神,它一定是全球性的东西。现在中国的产品卖到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文化都需要中国来学习。同时很多的国家也在学习中国的文化,因为他们消费你的产品,也要对你的文化进行了解。因此商业精神同样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我们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从事全球商业运作的人才。
记者:你们培养的是老板,还是执行者?
魏农建:我们不会简单提培养老板,还是提培养职业经理人。从本源上说,MBA更多的层面、更多的要素是培养职业经理人。我们也可以延伸一下,培养自主创业的人,事实证明这个也可以做到。但我们认为MBA首先培养的是职业经理人。他要懂得如何运作一个企业,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的话,后面的自主创业就是空的。这里有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我们MBA一开始要培养一些基础性的技能。因此我们的课程也是这样设计的,怎么样提高他们的基础能力,也就是做好职业经理人的能力。MBA本身就是一种职业训练,我们采用一种解构主义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启发教育,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果你刚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没有实践经验,我给你2个亿甚至10个亿让你投资经营,你创办一个企业,很可能立即输光。事实上没有一个老板,你给他一笔钱他就可以成功,做老板需要学的东西很多,不是一天可以学会的。最好还是先做职业经理人,这是最理想的发展路径。当然我们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同时,也注意提高创业意识。等到时机成熟了,你可以主动创办一个企业。
记者:你们的课程中是否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魏农建:有的。我们在MBA教育中也强调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课程当中本身安排的内容。我们在讲课当中,譬如在行销课里,就会涉及到这方面的案例。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你看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大家都在责怪商学院,培养了一批太聪明的人危害全世界。这个情况导致哈佛商学院2009年把课程调整,突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等。商业精神里面也包含对社会负责的内容,以前的商科教育为了赚钱,就想着怎么去忽悠人家,创造各种衍生品,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线就是衍生品。它是商学院培养的学生设计出来的,但实际是转嫁危机。比如次贷危机,房地产卖不出去,就采用捆绑式设计,把坏的打包出售,最后形成一种全球化影响。因此社会责任知识不仅仅在我们这里要学,也是全球商学院要开的课程。
第三篇:上海外贸学院MBA教育发展思路
记者:全国很多知名大学已经办了不少MBA,上海外贸学院怎么会想到还要招MBA呢?
魏农建:上海外贸学院在上海知名度很高,原因是她一直注重本科学生的培养,但是我们MBA在招生的时候,就遇到问题了,很多人还不知道上海外贸学院也招MBA,可能是媒体宣传还不够。其实我们是一个很不错的学校,上海地区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本科教育非常好,新生入学分数线很高,毕竟这是一所有50年历史的高等学府。有了较好的本科教育,就要延伸更高层次的教育、就要完善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系统。所以,我们要办MBA教育。
我曾经问学生,你们知道上海外贸学院吗,他说不知道,我说你肯定不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你看我们工商管理学院30多个老师,有出国进修经历的已经达到80%多了。出国一年以上的,已经达到40%多了。所以我们很多老师可以开双语课,我们去年举办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语言是英文和法文,所有的老师上去都用流利的英文介绍自己的论文。一些外请专家都没想到我们老师的英文好到这个程度。
记者:我想不同学校办MBA,可能有差异,有的学校已经办了快20年了,你们属于后起者,是不是也有后发优势呢?当下的情况怎样?
魏农建:从营销的角度讲,没有差异化,确实很难生存。我们是历史悠久的商科院校,办MBA具备很多优势,但是中国的很多学生,他读书的理念不是按照我们的这个思路走的。现在的信息太多了,他们就按最简捷的方法了解信息。你看某某学校是211学校,外贸还不是211高校,985就更不谈了,这样一比较,外贸这样的小学校要吃亏。这是我们普通人处理信息的习惯方式、思维定式了,尽管我们的本科很好,专业排名也不错,但他们不看。你看美国高校,他也有排名,但美国学生不太一样,他选的是专业,而不仅仅是名气,因此在这方面我们认为中国教育存在某种问题。
记者:上海外贸学院有没有招生的困惑?
魏农建:一个新的MBA和老的MBA院校,老的肯定比新的获得的关注要多得多。中国MBA已经搞了20年了,外贸学院才搞了一届,这对我们招生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在招生过程中有优惠的待遇,上海外贸学院每一个MBA学员进来都有奖学金。我们称其为100%的入学奖学金,当然也是有高有低。有的人可以拿到一万元左右,有些人拿到三五千元。这个上海其他高校还没有做到,不是说他们不设奖学金,而是没有做到人人都有奖学金,这是我们提高MBA知晓度所做的举措(2013届学员入学奖学金最高可达5万元)。尽管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思想,还是有人人对我们抱着怀疑的眼光,我想随着我们的坚持,随着时间的推移,迟早这个问题会解决的。
记者:我们招来的学生是想来学些知识,还是为了学两年后提高薪水?
魏农建:二者都有,想提高薪水的更多。功利的人要比追求知识的多,必须承认功利也是一种价值追求,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一部分人非常要学。我们第一届MBA学生的平均工作年限是九年。我们国家规定本科毕业二年之后可以报考MBA。很多人到我们这里来学习,就是感觉到知识跟不上了,希望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继续学习。总之读MBA就是通过深造,接受新的知识和训练,最终调整和提升自己的价值。
记者:你们是如何看待高校MBA的招生竞争?
魏农建:对我们这个组织来说,首先是生存,生存下来以后,才能有发展和创新。因为MBA是舶来品,既然是舶来品,就牵涉到对舶来品的态度问题。我把它界定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模仿,第二个是学习,第三个是创新。我们目前还在模仿和学习阶段,就是说人家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个过程快点三五年,慢点则七八年。把这个搞好才能创新,这是我们考虑问题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
关于课程的创新和变化,我们首先要考虑到MBA教学的评估。我们的课程是在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开设的,新办MBA在二年之后会有一个考核,所以暂时不会搞课程的创新和突破,充气量只能微调。在十三门骨干课里,我们只做了一门课的调整。我们的创新主要在选修课里面,其中加了我们认为重要的,同时也是有我们上海外贸学院特色的课程。
记者:MBA学生主要来自企业,上海外贸学院MBA教育中心选择老师时,你是否考虑做过企业的?
魏农建:我们的师资队伍现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一方面是我们的高校教师,第二方面是我们的一些企业高管。MBA教育肯定是一个应用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这么一来,高校教师可能在应用型、对企业实践了解方面存在相对的缺陷。这个缺陷就需要谁来弥补?需要企业高管来弥补。我们有非常好的企业高管担任客座教授。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国际师资。
我们MBA中心很重视师资队伍的问题。我们绝不会只考虑某个老师的职称或者年龄,只要适应这门课,任何老师都有机会。适应MBA课程的含义,包括几个方面:第一,要适应这门课的内容,我相信绝大部分老师都做得到;第二,要适应这门课的教育需求;第三,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满足这三个要求的老师,就是我们聘用的对象。现在我们的任课老师都能适应这些情况,他们都是长期从事某门课的教学,对MBA的要求都了解,也能够满足。比如你必须要有一些案例,没有案例是不能上课的。你看我们的教学计划,我们老师上课的内容都有案例在支撑。往往三个小时课,一半左右讲原理,另一半时间就是案例分析。这是MBA的要求,也是从事MBA教育最起码的要求。你如果做不到这些,就不可以成为我们MBA的老师。我们提出将第一届MBA打造成“黄埔军校第一期”,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是精心挑选的。我们刚刚开过MBA学生座谈会,说到我们教师的学识,教师的人品,没有人提出不好的意见。我们听到的是异口同声:你们请的老师太好了。
当然也不能说任何一门课都能让百分之百的学生很满意,我们还是看大多数人的想法和反馈。比如有些学生非常熟悉某门课,他就从事这个行当,他说我不学习可以吗,这个允许的。还有如果是学生本身的问题造成学习困难,那就不能随便推卸责任。比如我们请美国一个很有名的教授来上课,这个老师教美国MBA的管理经济学,有的学生非常高兴,有的学员不高兴,因为他外语不好,上课听不懂。加上要求每天读十几篇文章。我们这里的学员没有这个习惯,连续上课感觉比较苦,就说为什么邀请美国老师,不如请中国老师好了。其实这个老师非常好,教学水平很高,两个星期下来,至少学生的外语水平特别是听力比以前上一个档次,这里好像有点拔苗助长,但我们是在想办法帮学生提高各种能力,到最后他们也理解接受了。
记者:MBA全用英文上课?
魏农建:我们有些课程要求全英文上课。比如前面说到的美国教授,我们坚持这样做代价不小,他来中国住两个半星期,开支比较大。我们还给每个老外专门配助教,助教也要付钱的,也就是一门课我们支付两个人的费用,我们有好几门课程要请老外来教,我们这里请外教是不用学员另外付费的。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觉得应该为了学生成才考虑,这样去跟学生说,他们的积极性也起来了。
谈到为什么请老外来教,原因很多,我感觉中国的教师,对有些问题研究的还不透彻,有的教师学术研究很深,但它跟企业接触的很少;有些和企业接触很多,但在理论上又说不出一二三。比如我们的社会伦理课,打算请一个法国教授,这个教授在法国非常有名,是社会伦理的权威,同时也有很多企业的实践。这样他就容易把课上好,这也是我们外贸的特色。
记者:你们有没有设计一门课,是其他MBA没有的。
魏农建:这个课程体系是有变化的,MBA运营二年下来,教指委是要评估的。评估是按照教委的教育体系评估的。所以在这限制的二年之间我不可能做一个课程的创新。充其量只能微调,前面说了,我们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选修课里面,加了我们认为重要的,同时也是我们上外贸特色的课程就在选修课里纳入了些课程。
第四篇:从MBA延伸到对中国高等教育以及教师职业的反思
记者:高等教育最需要反思的地方是什么?
魏农建:对人的尊重,包括对教师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这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在我们工商管理学院,我对教师特别尊重。你做不好事,或者做错事,我会批评你。但是批评归批评,有好机会还是要给你,看谁能够出类拔萃就选谁。比如到我们工商管理学院工作的青年老师,一年不到,马上安排他出国,因为有培养前途。但是有的高校就做不到,担心花钱让老师出去玩了。当然我们会跟出国的老师定计划,签协议,要求完成一些任务,有制度约束。我们的本意是让大家长见识出成果的,这个花钱也值得。
处在院长这个位置上,我很看重老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我更看重其组织协调能力,因为我们需要团队合作。我们还有集体活动,有些事情必须是集体做的。譬如申报一个项目,一个人做不出来,就需要其他人也参与进来。因此有的人来这里应聘,他的研究能力非常强,个人能力非常强,但我没要,原因是考察下来,发现他没法和人家合群。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个性的,我们现在有的老师不合群,他只愿自己干,但是做学问很投入。怎么办呢?我们研究下来还是给他时间,要求他到时拿出像样的成果,最后做到了,也是为组织做贡献。一般来说,一个组织可以容忍少数几个人搞单干,但是不合群的人多了就不能接受,因为会影响到整体运作。
记者:现在社会对老师的态度,你感觉怎么样?
魏农建:虽然我们现在每年有教师节,貌似对教师很尊重。其实你去了解一下,没有几个教师认为自己地位很高的。中国古代对教师是尊重的,但是中国古代的教师比较清贫,现在有人说教师已进入高收入人群,但是教师感觉不到被人家尊重。上个星期,我刚从台湾回来,台湾对教师很尊重,确实感受到了,学生的态度也好,走在路上也好,处理问题也好,一说你是某某大学的,人家马上肃然起敬。我们这里做不到,真正的尊重,不是制造出来的说说而已,而是亲身感受出来的。
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当老师,没离开过高校,30年了。经历了中国文革后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这里面的变化和差异值得深思。
记者:但是很多人认为,社会是尊重老师的,是老师没有自重?
魏农建:从本性上看人都是自重的,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老师不自重。我们选择这份职业就要甘于寂寞,要能够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还是要强调自重的事,要像个教师。
记者:现在很多人说老师不受尊重是因为不好好搞教学,到外面上课,做项目而受了影响。
魏农建:这个跟政府的导向有关系,政府把老师推到了市场的第*。这里还牵扯到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一个定位,这个问题学校没法解决,我们教师个人没法解决。政府不能把教师完全推到市场的漩涡里去,搞市场经济改革也不能忘了哪些是要国家养的。比如台湾教师全部属于公务员,他们原则上不鼓励甚至不容许教师到外面去随意讲课。他给你很多福利,就是希望你把教学搞好。而我们呢。。。。。。?老师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也要生存,因此他要到市场经济的大海里去游泳才行,我以为到外面上课也算是发挥自己所长。
说到做项目课题,因为现在对老师的考核不仅仅是论文,课题也很重要。而且也是教师对社会的服务过程。但是现在的课题申报程序是不是有问题?通常上面设计一个项目,要你申报,然后他来批,最后还要检查验收。这样完成项目的路径是否科学、合理,看样子还要有待时间的检验。
记者:中国的大学教育看来还存在一些弊端,怎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魏农建:这个问题我这样的小人物无法回答。我们考虑的是制定的一些管理办法去适应现在社会的环境要求。比如说我们的出国人员考核办法和教授委员会。我们管理学院规定48岁以上的教师不做科研考核,超过48岁不等于说不会搞科研,如果你对自己尊重,你也会搞科研,事实上我们不被考核的人比一些需要考核的人科研成果更多。我觉得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比如五十多岁了,可能难以写出好东西,但是这些人经验丰富,可以指导人家,发挥其他方面的作用。
记者:你怎么把这种尊重老师的教育融入到MBA的教育中去?
魏老师:我们要创造尊重教师的氛围。譬如说如果有MBA学员对教师不满意,那很简单,你讲出你的理由,要明确是老师还是你的原因。确实产生过类似的问题,我们有一个老师,平时口碑非常好,结果有学生不接受,在一个座谈会反映上来了,我就让他充分表达,因为只有沟通才有说服。有的学生对教师有质疑,我说那你认为这门课该怎么讲,你知道吗,你不知道,那我告诉你,这个老师没错,这门课就是这么教的。最终学生理解了,问题解决了,后面的反映是好的。教育需要双向沟通,我要求教师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但反过来学生也要适应教师的教学,毕竟你是学生,这样才能做到既尊重教师又尊重学生。
100分钟的对话,就像一节课,从上外贸MBA的实情讲到商业精神,再到师生的尊重,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如春雨落竹林,飘然而过。零八年而起的世界金融危机尚未远去,千年前柏拉图式的对话已经形成。从魏农建老师的谈话里,听到了当下MBA教育工作的呼唤之声,这声音不是所有MBA教育者的声音,但他说的是现实,或许还有很多很多如他一样的声音,也是很多高等教育者的困惑,需要尊重。然而社会的声音并不领情——MBA是老板的俱乐部,不是去学知识,是钞票买来的文凭,是为了做生意,扩充人脉。为何社会有如此的反差呢?大学开设之初本来就没有商学院,200年前出现了商学院,后来成为高等教育的宠儿。今天,在中国,甚至被看成高校敛钱的工具。(高昂的学费,名目繁多的各种培训让商学院赚的盆满体胖,老板、职业经理人、白领、官员为了各种不同的目的、交易,趋之若鹜,)MBA发展已经扭曲。原因何在?是商学院本来就不属于大学的范畴,应像医院一样自成体系?还是它一进入大学,就改变了大学?还是被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特色的体制所绑架?MBA的本质是什么?是魏老师所说的一种职业的训练?是商业精神的灌输?中国商业的精神在哪里?大学的精神在哪里?松江大学城很大,大的有些像开发区。记者在飞驰的轻轨上,看到这日新月异的巨变,思考着答案。(本文转载自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