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罗俊校长:立德立功立言,应该是优秀教师的追求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021-05-17 19:07 浏览量: 3506

“我近期有两个小目标,一个是争取为学校成功申请海洋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是计划给即将在南校园集中培养的大一新生开一门《地球物理学》通识课。”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培震教授在近日中山大学举行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大学重要讲话精神教师座谈会上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在张培震看来,这是对从事教育和科技工作者深深期待,是他“前进的动力源泉”。

座谈会现场(王睿源 摄)

立足服务国家战略

提升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与会的教师代表谈到了学校近年来全体教师在文化、格局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商学院院长、学校科学研究院文科处处长、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广众教授说:“最近我参加了学校人文社科学科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会议,感受非常深!过去开学科发展委员会,大家大多讨论学校在校园、学科建设中的细枝末节问题,现在大家讨论的是自己的研究能不能服务国家战略,学科如何布局规划才有利于人才培养,成果能不能解决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这是大家精气神的变化!”在他看来,委员们的关注点不一样了,是学校快速发展,教师境界、格局提升的直接反映。作为深圳校区新建学院的院长,李广众也汇报了商学院近期人才招聘情况,“我们在国内、海外陆续公布了招聘启事,不到四十天就收到了来自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与国内的八十多份简历,有些应聘者在初步联系后去看了深圳校区,被深圳校区的建设震撼激励,纷纷表示希望能够尽快有机会加入中大,参与学校与深圳校区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开拓视野、兼收并蓄,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谭安奎教授说,最大的感受,是中国高等教育自信了。他说,他曾激励学院学生,“在国外有两个政治学的博士,后来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最后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大师。” 那么,我们能否培养出大师级的学生呢?他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表达了自信:“事实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老师基本上不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只要我们扎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中国的高等教育未来一定能培养出大师。”“学校师资队伍的水平比五年前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进步,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有责任为学校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研究生院院长陈曾平教授说。在陈曾平看来,现在当务之急是要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潜心育人、科研创新。

形成了聚焦主责主业

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教师们的改变来自于氛围和文化的营造。“通过明确一些办学过程的重大问题,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学校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聚焦主责主业,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文化建设,将大学的使命和责任转化成教师的使命和责任,促进广大教师普遍养成大格局,树立大志向。”陈曾平说。比如,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物理学院郑跃教授提到,学校近年来提出一流大学的标准是“三个首先想到”——国家首先想到、社会首先想到、学界首先想到,“三个首先想到”总结得非常通俗易懂却直击要害,特别容易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我现在做每一项研究都会以此为标准,先在心里问问自己这项研究国家是否需要。

”2015年以来,中山大学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和人才强校战略,专任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教师评聘考核制度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与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要求相比,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仍然存在差距。” 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马骏说,要缩小与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差距,从根本上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学有很多功能,但归根结底是人才培养。罗俊校长在座谈会上说,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新时代“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当仁不让的使命和目标。“大学办得好不好,是否真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衡量标准。”

又红又专的老师

才能培养又红又专的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大学教师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何谓大先生?如何做一名大先生?”教师们畅所欲言,其中提到最多的是教师师德师风。“学生与老师朝夕相处,做事的风格方法,对学生一辈子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培养‘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的学生,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这十二个字,也就是又红又专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又红又专的学生。”陈曾平说。“给猎枪还是给面包?”这是在清华大学生活九年的校长助理、管理学院院长王帆教授最深刻的求学印象。他对清华大学“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教书育人特色颇有感慨,中大提出的“领袖气质”,并不是字面的做大官做领袖,而是一种敢于担当、勇于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人生选择。“所谓大先生,就应该给学生树立这样的大志向和大抱负!中大的学生应当有此底气和追求。

”对于“大先生”,罗俊校长最后总结了自己作为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心得体会。在他看来,教师的追求,是要自觉地追求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是要立大德,时刻心怀学生,给学生最好的教育;立功就是利用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努力干事创业,做好教学和科研的本职工作,出思想出理论出学派、取得从0到1的创新突破;立言,就是自己要真正参与到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之中。“立德立功立言,应该是一名优秀教师的目标追求,也应该是高校做好教师工作的本质要求。”罗俊校长说。

编辑:刘蕊

(本文转载自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收藏
订阅

备考交流

免费领取价值5000元MBA备考学习包(含近8年真题) 购买管理类联考MBA/MPAcc/MEM/MPA大纲配套新教材

扫码关注我们

  • 获取报考资讯
  • 了解院校活动
  • 学习备考干货
  • 研究上岸攻略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