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设“中国经商”课程 美国人学习“拉关系”


在随着中国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普通中国人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来自各个国家的形形色色的老外。更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移民到国外居住和
在随着中国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普通中国人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到来自各个国家的形形色色的老外。更是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移民到国外居住和生活。这其中,很多人普遍认为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勾心斗角,「拉关系」现象太过普遍,破坏了中国社会的公平竞争环境。而国外的人情世故相对简单,「老外」比较单纯,为人处事不像中国社会这样处处「讲关系」。其实这种看法却是着实看错了美国社会和「老美」为人处事的方式原则。美国人「讲关系」,「拉关系」的能力一点也不输给中国人。
中国人叫「关系」,美国人叫「network」,翻译过来就是「关系网」。其实有的时候,直接和老美说汉语拼音的「Guanxi」,美国人也听得懂。「guanxi」已经作为中国社会的一大特色和一大代名词被吸收进英语里面了,这道理就和日语中的「kawai(可爱)一样」已经成为了世界通用语言。不过有趣的是,中国人总是还会多多少少把「关系」看成一个贬义词,如果谁找工作是通过「关系」找到的话,总是会扭扭捏捏,讳莫如深;在这一点上,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概念完全不一样。在英语的语义表达和美国人的日常生活里,「network」绝对是一个包含积极意义的褒义词。美国人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光明正大的告诉别人自己是通过network才做成某某某事情,或者找到某某某份工作。而实际上,就拿作者经历过的找工作来说,其实在美国找工作,尤其是想找到很理想的工作,network往往也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这一点其实和中国倒也颇为相似。
记得有一个学期去哈佛商学院旁听一门叫做「Doing Business in China」(在中国经商)的课。课程节数不多,但是却很火,吸引了大批的有志於来中国经商投资的哈佛MBA学生精英们。连着旁听了将近一个月,发现这门课几乎没有将任何和business相关的东西,讲的几乎完全是中国的风土人情,人情世故。哈佛的MBA课程是完全采用的CaseStudy形式,也就是我们习惯上所称的案例分析。只不过最後,所有选取的案例和进行的分析都归结於一个结论,就是想要在中国经商投资,就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和中国民众的关系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课堂上也有不少来自中国的学生,往往不免会觉得有些脸上无光和不好意思,不过课堂上的美国学生反而倒是对此不以为然,反而津津有味,因为在美国人看来,个人能力和个人奋斗固然重要,network和人际关系更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转载自文汇网 ,如有侵权请电话联系13810995524)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news@mbachina.com,欢迎交流与合作。
备考交流
最新动态
推荐项目
活动日历
- 01月
- 02月
- 03月
- 04月
- 05月
- 06月
- 07月
- 08月
- 0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05/06 活动报名 | 经济学教授x帆船奥运冠军x独角兽企业联创,聊聊个体与组织的双向奔赴
- 05/07 活动预告 | 节后活动不停歇,5月7日招生直通车开启预约,CLGO毕业校友、知名跨国消费电子企业学长经验分享即将到来!
- 05/08 颠覆性创新时代,一切『再设计』| 复旦-BI MBA《设计思维》公开课报名
- 05/10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 复旦MPAcc公开课报名
- 05/10 重磅抢位!中欧MBA年度健康产业论坛2025:医疗创新为本,领航易变时代
- 05/10 报名|就读一年开启创业之路!交大TFMBA学长与你相约招生开放日
- 05/10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大厂专题:多元竞争,突破增长瓶颈 @北京
- 05/10 【招生沙龙报名】把握AI时代机遇,复旦MBA助你职场进化
- 05/11 活动报名 | 5月11日深圳招生直通车启程,招生政策新动向、在校生活Q&A一站式解答!
- 05/16 长江商学院MBA公开课 | 从优势到胜势:企业多元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打造方法论